图书介绍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材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材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过建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5003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自然资源-资源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环境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材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自然资源与环境概述1

1.1.1 自然资源的概念1

1.1.2 环境的概念4

1.1.3 自然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6

1.2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产生的背景8

1.2.1 资源问题不断突出8

1.2.2 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9

1.2.3 早期主流经济学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忽视11

1.3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2

1.3.1 自然资源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2

1.3.2 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5

1.4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18

1.4.1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8

1.4.2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20

1.4.3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趋势21

1.4.4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2

本章小结22

复习思考题23

第2章 资源的稀缺性及其缓解途径25

2.1 资源稀缺的含义及其现状25

2.1.1 资源的稀缺性及其经济含义25

2.1.2 造成资源稀缺的主要原因26

2.1.3 我国资源稀缺的现状与特点28

2.2 资源稀缺的衡量30

2.2.1 衡量指标的选择标准30

2.2.2 资源稀缺衡量指标的设计31

2.2.3 资源稀缺衡量指标的局限性与克服33

2.3 资源稀缺对经济的影响与缓解途径35

2.3.1 资源稀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35

2.3.2 缓解资源稀缺的途径36

本章小结40

复习思考题40

第3章 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41

3.1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41

3.1.1 经济增长理论概述41

3.1.2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关于增长要素的研究42

3.1.3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关于自然资源的研究43

3.1.4 经济增长中自然资源的可替代性44

3.2 可持续发展45

3.2.1 可持续发展的产生背景45

3.2.2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46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关于资源、环境的观点48

3.3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8

3.3.1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含义49

3.3.2 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现途径50

3.3.3 可供选择的资源与环境政策52

3.4 循环经济与资源可持续利用54

3.4.1 循环经济概述54

3.4.2 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作用54

3.4.3 循环经济对发展中国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义55

本章小结56

复习思考题57

第4章 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59

4.1 环境问题59

4.1.1 环境问题的概念59

4.1.2 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61

4.1.3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62

4.1.4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63

4.2 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72

4.2.1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72

4.2.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73

4.2.3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75

本章小结77

复习思考题77

第5章 资源、环境配置的经济学原理78

5.1 自然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原理78

5.1.1 自然资源配置的相关内容概述78

5.1.2 资源配置的市场理论79

5.1.3 资源配置的产权理论81

5.1.4 资源配置的外部性理论84

5.2 利润最大化与资源配置87

5.2.1 利润最大化理论87

5.2.2 不同类型市场的利润最大化88

5.2.3 资源配置中的利润最大化研究89

5.3 市场失灵与资源配置90

5.3.1 市场失灵90

5.3.2 市场失灵纠正91

5.4 资源配置中的福利经济问题93

5.4.1 福利经济理论93

5.4.2 资源配置中的福利经济问题研究95

本章小结97

复习思考题97

第6章 非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00

6.1 非再生资源的概念与基本特征100

6.1.1 非再生资源的概念100

6.1.2 非再生资源的特征101

6.2 非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103

6.2.1 非再生资源的耗竭原因分析104

6.2.2 非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原理105

6.2.3 非再生资源的跨时间有效配置112

6.3 保障非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政策手段119

6.3.1 确立资源价值,理顺价格关系119

6.3.2 建立非再生资源核算体系119

6.3.3 建立和完善非再生资源的经济补偿机制120

6.3.4 明确和强化非再生资源资产的财产所有权121

6.3.5 政府通过经济杠杆对不可再生资源市场进行宏观调控121

6.3.6 政府的直接管理与临界控制122

本章小结122

复习思考题122

第7章 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24

7.1 可再生资源的概念与基本特征124

7.1.1 可再生资源的概念124

7.1.2 可再生资源的分类124

7.1.3 可再生资源的基本特征126

7.2 可再生资源的生态增长模型126

7.2.1 与密度无关的增长模型127

7.2.2 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129

7.2.3 具有时滞的种群动态增长131

7.3 可再生资源的最优化利用132

7.3.1 种群数量变动132

7.3.2 资源开发与种群平衡133

7.3.3 资源的最优利用135

7.4 典型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36

7.4.1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136

7.4.2 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147

本章小结152

复习思考题152

第8章 公共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154

8.1 公共资源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154

8.1.1 公共资源的概念及含义154

8.1.2 公共资源的基本特征157

8.2 公共资源利用中存在的典型问题158

8.2.1 公共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影响158

8.2.2 公共资源利用中的“公地悲剧”160

8.3 公共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及需要解决的矛盾163

8.3.1 公共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和基本原则163

8.3.2 公共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可能途径165

8.3.3 实现公共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解决的矛盾169

8.4 道德观、伦理观与公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71

8.4.1 环境道德、生态伦理的概念与内涵171

8.4.2 公共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关系173

本章小结175

复习思考题175

第9章 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方法177

9.1 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概述177

9.1.1 环境污染控制的一般原理177

9.1.2 污染损害178

9.1.3 污染控制的成本181

9.2 污染控制的目标186

9.2.1 社会有效率的污染排放水平186

9.2.2 污染控制的目标187

9.3 污染控制的手段189

9.3.1 管制手段189

9.3.2 经济手段192

9.3.3 几种流行的经济手段193

本章小结199

复习思考题200

第10章 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评估201

10.1 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观201

10.1.1 环境与自然资源无价值论201

10.1.2 环境与自然资源有价值论201

10.1.3 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的经济学意义202

10.1.4 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的分类203

10.1.5 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评估的理论框架204

10.1.6 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205

10.2 直接市场估价法206

10.2.1 直接市场估价法概述206

10.2.2 剂量—反应法208

10.2.3 生产率变动法209

10.2.4 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209

10.2.5 机会成本法210

10.3 揭示偏好价值评估法211

10.3.1 基本概念211

10.3.2 内涵资产定价法212

10.3.3 防护支出法与重置成本法213

10.3.4 旅行费用法216

10.4 陈述偏好法218

10.4.1 陈述偏好法的概述218

10.4.2 投标博奕法221

10.4.3 比较博奕法222

10.4.4 无费用选择法222

10.5 成本—效益分析222

10.5.1 静态成本—效益分析222

10.5.2 动态成本—效益分析224

10.6 环境与自然资源案例225

10.6.1 达维台风225

10.6.2 污水排放225

10.6.3 顺德的桑基鱼塘226

本章小结227

复习思考题227

第11章 自然资源与环境核算229

11.1 环境资源核算的背景及意义229

11.1.1 环境资源核算理论性的背景229

11.1.2 环境资源核算的意义231

11.2 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232

11.2.1 SEEA概述232

11.2.2 SEEA2003233

11.3 自然资源核算238

11.3.1 资源核算的内容和程序238

11.3.2 将自然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38

11.3.3 自然资源核算方法239

11.4 环境核算242

11.4.1 市场价值法242

11.4.2 替代市场法242

11.4.3 意愿调查法243

11.4.4 其他核算方法248

11.5 环境资源核算的实践249

11.5.1 国外环境资源核算实践249

11.5.2 国内环境资源核算实践252

本章小结253

复习思考题2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