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词和词式书写研究:中国语言规划新前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彭泽润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54385434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汉字-书写规则-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词和词式书写研究:中国语言规划新前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马庆株序言1
陆丙甫序言4
作者序言13
一 词意识和汉语信息资源开发15
1 汉语的事先词意识和事后词意识15
2 汉语词式书写和正词法的基础理论研究17
3 汉语词式书写和正词法的应用理论研究22
4 实践汉语词式书写和正词法24
5 普及汉语词式书写和正词法26
二 汉语词式书写的历程29
1 文字及其书写方式的演变29
2 汉语书写方式改革的5大内容30
3 汉语“词式书写”和“正词法”32
4 拼音文本的汉语“词式书写”的萌芽34
5 拼音文本的汉语“词式书写”的成长36
6 拼音文本的汉语“词式书写”的发展37
7 汉字文本的汉语“词式书写”的提倡40
8 词式书写改革历程的启发46
三 词和相关问题的认识误区49
1 没有正确认识汉字和拼音的地位49
2 汉语文字和英语文字比较的认识错位52
3 其他错误认识56
四 教材编写语言夹杂文言词问题59
1 现代汉语书面语夹杂文言词的现象59
2 文言文课文和夹杂的文言词62
3 教材编写语言夹杂的文言词63
4 夹杂文言词的例子分析64
五 词式书写的心理障碍81
1 汉语词式书写的拼音文本和汉字文本81
2 词式书写浪费书写的纸张82
3 词式书写妨碍阅读的连贯性83
4 词式书写要在策略上放宽对词的要求85
5 汉语的“词”是模糊的甚至不存在87
6 汉字文本不需要词式书写88
7 不要讨论汉语文字表音化问题91
六 词和汉语的词调模式化94
1 跟词有关的声调现象94
2 “词调模式化”的性质和认识过程98
3 “词调模式化”的类型109
4 “词调模式化”规律的进一步讨论112
5 结论和理论启发122
七 词和文字款式139
1 文字款式和字表格顺序139
2 平面性的笔序和部件顺序141
3 线条性的字序、字距和词距142
4 版面顺序中的行序和行距143
5 版面顺序的类型和发展趋势144
6 电子字幕版面顺序和顿距147
八 苗语文字和词式书写改革150
1 文字的性质类型和苗语文字150
2 文字的书写方式类型和苗语文字151
3 苗语音素文字的音节式书写现状153
4 词式书写和苗语文字的书写改革156
九 东干语文字和词式书写启发160
1 东干语及其研究概况和语言地位规划160
2 东干语的音位系统和音素文字的配置162
3 东干语音素文字创制原理及其启发166
4 东干语词式书写规则及其启发168
十 蒙古语文字和词式书写特色174
1 蒙古语文字中的字和词式书写174
2 蒙古语文字的性质和规范化179
3 蒙古语文字跟相关文字比较183
十一 普通话词典的词意识186
1 普通话词典词性标注和词意识的发展186
2 普通话词典词意识存在的问题189
3 普通话词典词意识进一步强化的方向191
十二 词式书写和拼音自动处理195
1 汉语词式书写和拼音转换的策略195
2 自动插入拼音文本和声调符号200
3 词式书写文本和多音字注音的转换205
4 词式书写和拼音转换自动处理的软件209
十三 两个国家标准中的词215
1 两个国家标准对词的认识215
2 《正词法》和《分词规范》存在的问题216
3 两个标准存在的矛盾与解决办法220
十四 语素“-们”的正词法处理226
1 国家标准和词典中的“-们”226
2 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229
3 “-们”是词缀不是词尾或者词232
十五 词式书写的书写词原则236
1 词意识和不同角度的词236
2 书写词和语法词238
3 书写词和词典词239
4 书写词和输入词240
5 确定书写词的困惑241
6 确定书写词的原则244
十六 回应词式书写批评249
1 词式书写是中国语言现代化的继续249
2 不能蔑视汉语词式书写改革的接力赛250
3 不能误解文言文语言和文言文文化252
4 不能用“粗鄙”形容规范化和现代化的语言253
5 不能用临时心理感受代替事物的属性254
6 不能用模糊认识否定别人的认识256
7 不能用解决困难的能力否定词式书写257
8 不能用没有逻辑的个性代替语言共性259
9 不能臆造似是而非的“句式书写”概念259
[附录]262
彭泽润论著目录262
后记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