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府或有债务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府或有债务问题研究
  • 张海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6522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30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450页
  • 主题词:公债-财政管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府或有债务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1.1 选题的背景1

1.2 研究的意义6

1.3 前人的成果:相关文献综述8

1.4 本书的写作思路与章节安排25

1.5 本书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28

第二章 政府或有债务的分析框架31

2.1 公共部门赤字融资方式31

2.2 公共债务的分类矩阵与政府的或有债务42

2.3 政府或有债务的层次与特征50

2.4 政府或有债务的形成机制63

2.5 政府担保:或有债务的重要承载形式76

第三章 中国政府或有债务体系:中央层次考察83

3.1 中央政府的债务分类矩阵83

3.2 隐性担保:来自国有经济部门的或有债务84

3.3 转轨成本:政府的社会养老金隐性负债109

3.4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隐性担保115

3.5 国家外债中产生的隐性和或有债务117

第四章 中国政府或有债务体系:地方层次考察119

4.1 地方政府债务的界定120

4.2 地方政府负债的经济学分析123

4.3 地方政府债务的多角度透视131

4.4 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成因146

第五章 经济转型方式与政府或有债务169

5.1 激进转型国家的政府或有债务170

5.2 渐进转型次序与中国政府的或有债务191

第六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或有债务226

6.1 开放经济下政府的隐性外债226

6.2 隐性外债与金融危机:一个理论推导230

6.3 政府担保、道德风险与货币危机238

6.4 对中国隐性外债的反思243

第七章 政府或有债务:从财政(公共)风险的视角分析255

7.1 风险、财政风险与政府的或有债务255

7.2 中国政府或有债务的财政(公共)风险透析264

7.3 防范或有债务风险的国际经验308

第八章 财政创新与风险控制330

8.1 明晰政府行为的风险责任与职责范围330

8.2 构建防范政府或有债务风险的制度路径336

8.3 建立化解政府或有债务风险的管理系统358

8.4 探索预警政府或有债务风险的技术监测方法381

参考文献405

后记428

图1—1 一些国家隐性赤字占GDP的比重2

表2—1 政府财政风险矩阵43

图2—1 政府债务的两个层次47

图2—2 两个层次的政府债务的四种类型48

图2—3 本书的研究口径与层次49

图2—4 政府的双重主体与或有债务52

表2—2 公共债务矩阵54

表2—3 公共债务的结构55

表2—4 公共债务类型的比较58

图2—5 法定的或有债务:一种隐性补助机制66

图2—6 推定(隐性)或有债务:一种最终支付人机制67

表2—5 政府为满足“马约”赤字和债务上限要求可能采取的机会主义行为72

图2—7 担保合约中涉及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77

表3—1 中央政府的债务矩阵84

图3—1 转型时期财政投融资与国有银行投融资的比较85

表3—2 中央财政支付的国有企业亏损补贴和国有企业亏损额87

图3—2 中央财政支付的国有企业亏损补贴与国有企业实际亏损额88

图3—3 中国国有企业负债资本比率(%)89

图3—4 中国经济转型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3

表3—3 银行类型、资本情况、流动性与风险倾向94

表3—4 中央银行对国有专业银行的再贷款96

表3—5 1995—2004年我国金融风险财政化的案例97

图3—5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支持度100

图3—6 中央财政对国有企业、国有商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的三层担保102

表3—6 学术界关于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估算104

表3—7 政府在金融机构关闭、重组方面采取的财政性措施107

表3—8 对隐性债务的不同测算114

表4—1 地方公共品的类别与合理负债的范围130

表4—2 地方政府支出的类别与相应的筹集资金方式131

表4—3 地方政府债务分类矩阵132

表4—4 2003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类别测算139

表4—5 不同地区政府隐性及或有债务的构成143

表4—6 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系数154

表5—1 转型国家的财政预算余额占GDP的比重171

图5—1 Baltics,CEE和OFSU国家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财政余额占GDP的比重173

图5—2 Baltics,CEE和OFSU国家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174

图5—3 转型国家财政调整过程中政府支出水平变动(占GDP的比重)175

图5—4 财政调整中赤字率的收敛176

图5—5 财政调整中基本收支差额的收敛177

表5—2 捷克共和国“隐藏的公共债务”181

表5—3 捷克共和国的“真实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182

表5—4 银行重构中的财政与准财政成本占GDP的比重185

表5—5 捷克共和国政府发行担保的风险186

表5—6 估算的担保代偿额对捷克政府预算的影响186

图5—6 保加利亚1999—2004年被要求执行的担保可能造成的财政影响189

表5—7 全国财政收入和中央财政收入193

图5—7 全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194

图5—8 转型期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194

图5—9 转型期全国财政收支余额占GDP的比重195

表5—8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财政赤字率与负债率196

图5—10 1990—2005年中央财政收支余额占GDP的比重197

图5—11 转型时期的负债率(国债余额/GDP)198

图5—12 负债率的国际比较199

图5—13 前苏联和中东欧转型国家赤字率的比较200

图5—14 一些国家财政预算中的隐藏赤字(%GDP)201

表5—9 中国公共部门的赤字占GDP的比重(%)202

表5—10 中国政府和国有企业合并赤字占当年GNP的比重(%)203

表5—11 2000年68个国家(地区)政府在金融部门中的或有债务估计208

表5—12 我国11项重大改革步骤出台的时序表218

表6—1 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主要国家财政状况(财政赤字/GDP)228

表7—1 世界银行关于风险的分类258

表7—2 中国公共部门资产负债表265

表7—3 公共债务规模与结构268

表7—4 国有资产总规模及其构成270

表7—5 全国国有企业主要指标270

表7—6 政府可用于清偿债务的最大资产总量(截至2004年)271

表7—7 三个层次的资产负债率(截至2004年)272

表7—8 地方政府公共部门资产负债表273

表7—9 地方政府债务最小估计规模(截至2004年)279

表7—10 地方政府国有经营性资产总量280

表7—11 地方政府可用于清偿债务的最大资产总量(截至2004年)280

表7—12 全国财政收支流量状况284

图7—1 中央政府对地方债务隐性担保机制的双重担保结构流程图290

图7—2 中国渐进改革中各部门资金流动与风险转移流程图300

图7—3 外部性与公共服务供给(1)303

图7—4 外部性与公共服务供给(2)303

表7—13 新西兰的政府或有债务报告310

表7—14 捷克政府或有债务313

表7—15(a) 由政府提供担保的债务余额313

表7—15(b) 经过风险加权调整的或有债务314

表7—16 捷克中央财政风险矩阵315

表7—17 捷克政府担保项目的风险评估316

表7—18 捷克政府担保项目对于隐性赤字的影响316

表7—19 捷克政府的“真实赤字”占GDP的百分比(%)317

表7—20 某些国家地方政府借款的限制324

表7—21 哥伦比亚债务报警信号(交通信号灯系统)325

表8—1 降低政府财政风险暴露的系统方法359

表8—2 风险、可能的财政成本与私人部门相应的解决方法365

表8—3a 巴基斯坦政府担保一览表385

表8—3b 经过风险加权调整后的担保或有债务385

表8—4 政府债务预警机制基础数据需求汇总表396

表8—5 财政风险评估的宏观总量指标体系397

表8—6 非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指标设计402

表8—7 政府债务汇率风险的监测指标4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