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老子的智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老子的智慧
  • 周立升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2022451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187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07页
  • 主题词:老子-哲学思想-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老子的智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被褐怀玉的哲人 大道智慧的宗师——老子身世及《道德经》一、道家学派的鼻祖1

(一)老子身世掠影2

(二)老学传承概貌5

二、五千言的哲理诗12

(一)《老子》书的作者与时代12

(二)代士陈言与士人风度17

第二章 立永恒、绝对之道 解世界万象之谜——道的提升与道的品格一、老子对道的提升23

(一)道的原义及引申义23

(二)老子对道的升华26

二、老子之道的品格28

(一)宇宙本体层面的道28

(二)形上境界形态的道32

(三)政治道术领域的道34

第三章 “道法自然”的道体观 “有物混成”的宇宙论——老子的自然哲学一、无为自化的天道观37

(一)春秋时期天道观的发展37

(二)老子推翻天国的贡献41

二、“有物混成”的宇宙论44

(一)道是宇宙本原45

(二)万物尊道而贵德50

三、道生万物的演化论52

(一)众妙之门与三生万物52

(二)周行不殆与复归于朴54

第四章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归根复命,复归自然——老子的人生哲学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56

(一)人应法道之德性56

(二)上德之人虚怀若谷59

(三)上德无为而无以为60

二、我有三宝,持而宝之61

(一)慈,故能无私无畏62

(二)俭,故能蓄养生力63

(三)不为先,故能成器长64

三、少私寡欲,为而不争67

(一)见素抱朴,归根复命67

(二)为而不争,利而不害70

四、玄德、玄同的人生境界71

第五章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老子的政治哲学一、无为而治的政道76

(一)以清静之道治国76

(二)以无私无欲爱民79

(三)不以智治国,国之福81

二、以奇用兵,恬淡为上83

(一)不以兵强天下83

(二)恬淡为上,胜而不美84

(三)以奇用兵,以弱胜强85

(四)言兵者师89

三、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90

(一)甘食美服、安居乐俗的理想国91

(二)精神的超越,朴素的境界93

第六章 绝圣弃智以涤心 玄鉴静观以得道——老子的知识观一、得母与知子的知识系统95

(一)得“母”与知“子”95

(二)体道与观物97

二、为道与为学的不同途径98

(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98

(二)以物观物,正反两观100

(三)涤除玄鉴,致虚守静102

三、重道轻学的价值评诂106

(一)老子认识论的直觉主义特色106

(二)对老子直觉主义的评价108

第七章 更新思维方式 反思生存之本——老子的辩证观111

一、相反相成的对立转化观111

二、正言若反的辩证否定原理118

三、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一致121

第八章 道生德蓄的价值根据 善复为妖的价值悖论——老子的价值观一、道生德蓄的价值根据125

(一)道之价值根据论126

(二)德之价值根据论127

二、自然无为的价值取向129

(一)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129

(二)无为价值取向之展现131

三、善复为妖的价值悖论134

(一)价值的二重性135

(二)正负价值的转化135

(三)价值的强制性136

(四)价值的异化137

第九章 老子与中国文化(上)140

一、无世不在的至尊天神——老子与道教140

(一)老子升格为“太上老君”141

(二)老学与道教思想146

二、灵明清照的长生久视——老学与养生150

(一)尊道贵德为养生之旨151

(二)道法自然与饮食起居152

(三)少私寡欲与形神双修156

(四)气功养生学159

第十章 老子与中国文化(下)162

三、似与不似之间——老学与文学艺术162

(一)道法自然与田园诗风163

(二)大音希声与意境论170

(三)虚实相生与神韵说174

四、老学的现代价值——老学与当代社会178

(一)老子的处世思想及其现代意义179

(二)道法自然与现代环境保护意识182

主要参考书目1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