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皖南事变史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皖南事变史论
  • 刘喜发,李亮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605419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6页
  • 主题词:皖南事变(1941)-史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皖南事变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皖南事变发生之国内原因1

(一)皖南事变是国民党顽固派推行反动政策的必然结果2

(二)皖南事变的发生与苏北新四军在黄桥战役中歼灭顾祝同嫡系部队李守维部有关联4

(三)人民革命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极度恐慌和敌视,是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的内在动因8

(四)华中及皖南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是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的客观原因10

(五)华中国民党军事力量较强,蒋介石认为可以轻而易举地消灭新四军12

二、苏美日战略调整与皖南事变发生之国际背景15

(一)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后的苏联对华政策15

(二)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23

(三)日本侵华战略与政略的调整31

三、皖南新四军的北移路线问题38

(一)皖南新四军的北移路线是如何选择决定的38

(二)南下茂林的北移路线不是导致皖南新四军失败的主要原因46

四、谁是皖南事变的千古罪人53

(一)在新四军成立前后,国民党顽固派就处心积虑地企图将它扼杀在襁褓之中53

(二)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开始将其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57

(三)蒋介石、顾祝同、上官云相是皖南事变的刽子手61

五、皖南新四军失败的责任问题与《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项袁错误的决定》70

(一)《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项袁错误的决定》对项英在新四军的工作持全盘否定态度70

(二)项英有无一个系统的“三山计划”74

(三)项英领导新四军的历史功绩应该予以肯定82

(四)项英对皖南新四军的失败应负主要责任90

(五)中国共产党中央对皖南新四军的失败负有一定责任100

六、延安: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中央在皖南事变前后111

(一)审时度势,决定皖南新四军全部北移111

(二)处变不惊,以攻势对攻势,打退顽固派的进攻121

(三)总结经验,丰富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131

七、重庆:周恩来与中国共产党中央南方局在皖南事变前后134

(一)未雨绸缪,事变前透彻了解分析形势,提出对付国民党反共阴谋的策略和意见134

(二)针锋相对,坚持以斗争求联合140

(三)隐蔽精干,保存实力,从容应变145

(四)展开外交攻势,冲破国民党的舆论封锁,争取进步舆论的支持147

(五)拒绝出席国民参政会,粉碎蒋介石掩饰罪责的阴谋149

八、盐城:刘少奇与华中总指挥部在皖南事变前后154

(一)坚决贯彻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发展华中”的 战略决策154

(二)确定苏北为新四军发展方向162

(三)发动曹甸战役,试图一战解决苏北问题171

(四)挽救危局,及时提出处理皖南事变善后的斗争策略182

九、中日苏美四角关系的博弈与皖南事变的善后191

(一)中国社会各界和广大爱国华侨强烈谴责和严重抗议国民党反共暴行191

(二)日本发动对国民党军队武装进攻,中日矛盾激化198

(三)苏联与中国共产党反击国民党顽固派方针的转变202

(四)苏美英不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205

十、错位——新四军时期的项英叶挺关系211

(一)受命于民族危亡之际,携手筹组新四军211

(二)新四军领导体制的内在矛盾与项叶矛盾的产生221

(三)项叶矛盾难以消弭是造成皖南新四军惨败的重要因素228

附录1 皖南事变研究述评237

(一)关于项英有无“三山计划”的问题237

(二)关于皖南新四军的北移路线问题241

(三)关于皖南新四军失败的责任问题244

(四)关于项英在皖南时期的功过评价246

(五)关于皖南事变发生的原因249

(六)关于皖南事变能否避免的问题254

(七)关于皖南事变的影响与后果254

附录2 皖南事变大事记258

附录3 皖南事变研究论著目录举要280

后记3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