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监督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治监督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2250693.jpg)
- 吴丕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12406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政治-监督-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治监督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政治监督学导论1
第一节 监督与监察界说2
一、监督:从广义到狭义2
二、监督是对政府权力的运行加以控制和约束3
三、监督与监察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3
四、如何对监督与监察进行研究5
第二节 监督与监察制度的形成6
一、监督与监察是历史形成的制度6
二、原始社会的民主制度及其对公共权力的监督7
三、国家产生后的早期民主政治及中世纪英国议会的产生12
四、早期民主的中西比较15
第三节 监督与监察的要素与分类19
一、监督与监察的五要素19
二、按主体分类20
三、按客体分类20
四、按内容分类21
五、按标准分类22
第四节 监督与监察的方式22
一、对立法机关的监督方式23
二、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方式23
三、对司法机关的监督方式25
四、对政党的监督方式25
第二章 权力与监督27
第一节 权力是什么27
一、权力的各种定义27
二、什么是政治权力30
第二节 权力的要素与特性32
一、权力的要素32
二、权力的特性35
三、关于权力的进一步思考39
第三节 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41
一、权力来源与监督主体的联系41
二、权力自身的监督与监察42
三、如何对权力进行监督与监察43
第三章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47
第一节 古代监察制度的起源和发展48
一、监察制度的渊源48
二、秦汉监察制度51
三、唐宋监察制度57
四、元明清监察制度63
第二节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和监察制度分析68
一、官僚政治和贪污腐败68
二、古代监察体制的特点及局限70
第四章 近代中国宪政改革和监察制度76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宪政改革77
一、清末宪政改革及其失败77
二、民国初年宪政实践及其教训80
第二节 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和权力监督思想81
一、批判君主专制官僚政治81
二、五权宪法和权能分开83
三、孙中山监督学说的缺陷和在实践中变形86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制度88
一、蒋介石专制独裁和监察院形同虚设88
二、监察院的制度条规90
第五章 苏联党政监督体制反思95
第一节 苏联党政监督模式96
一、列宁的建党学说和民主集中制96
二、苏联党政监督体系和列宁遗嘱100
第二节 斯大林模式的教训和苏联解体107
一、斯大林个人独裁和肃反扩大化107
二、反对个人迷信和苏联改革治标不治本110
三、苏联解体的历史反思119
第六章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监督与监察122
第一节 党政监督监察体制的建立和探索123
一、建国前党政监察体制概略123
二、对腐败的警惕和以运动的方式遏制腐败123
三、监督监察的制度建设125
第二节 干部体制和反对官僚主义128
一、学术界对官僚制的解释128
二、毛泽东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30
三、反右斗争以来在监督监察方面的偏差132
第三节 “文革”十年动乱和权力监督问题反思136
一、“文化大革命”和“大民主”136
二、邓小平的监督思想和对“文革”教训的总结137
第七章 西方国家的政治监督理论142
第一节 近代西方政治监督思想142
一、主权论与人权论的基本分歧143
二、权力本位思想:霍布斯和卢梭146
三、权利本位思想:洛克与孟德斯鸠150
第二节 当代西方政治监督理论156
一、有限政府与有效政府157
二、治理与善治161
三、多元主义与多头政制164
四、政治腐败与政治发展167
五、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168
六、政府垄断与公共选择170
七、政府寻租与政治逐利172
八、科层制与官僚病173
九、几点结论174
第八章 西方发达国家的监督与监察制度177
第一节 权力制衡的制度设计178
一、三权分立的宏观监督178
二、分权制衡的制度功效183
第二节 政党监督184
一、政党监督的作用和内容185
二、西方国家政党监督的功效评析188
第三节 舆论监督190
一、西方国家的新闻与言论自由190
二、当代西方国家的舆论监督193
第四节 公民与利益集团监督194
一、公民监督195
二、利益集团监督197
第九章 现代监督与监察机关201
第一节 现代各国监督与监察机关的发展201
一、现代监督与监察机关及其发展202
二、现代监督与监察机关的特点及各种模式204
第二节 瑞典的议会监察专员206
第三节 我国香港与新加坡的监察机关209
一、香港的廉政公署209
二、新加坡的贪污调查局213
第四节 日本的行政监察机关216
第五节 其他监察机关简介221
一、德国的宪法法院221
二、法国的行政法院222
三、美国的监察长制度224
第十章 我国当前的监督与监察体制227
第一节 国家监督227
一、立法机关的监督228
二、司法机关的监督233
三、行政机关的监督236
第二节 政党监督244
一、中国共产党的监督244
二、政协监督247
第三节 社会监督251
一、社会监督的宪法依据251
二、社会监督的主体及监督方式252
第四节 我国现行监督监察体制的问题与改进257
一、我国现行监督监察体制的问题257
二、我国现行监督监察体制的完善258
第十一章 腐败与反腐败263
第一节 腐败概念分析263
一、腐败的范围与界定263
二、从不同学科研究腐败问题265
三、政府腐败与社会腐败267
四、腐败产生的原因268
五、改革开放以来腐败的发展与蔓延270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反腐败历程272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的反腐败的基本制度272
二、我国现阶段反腐败成效的基本评价275
三、反腐败工作存在的问题276
四、中共中央反腐战略《实施纲要》的出台277
第三节 反腐败的阻力279
一、腐败有益论279
二、非正式制度的形成与影响280
三、反腐败的阻力主要来自腐败受益者281
四、腐败与其他犯罪活动的关系282
第四节 关于反腐败的建议283
一、更好地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283
二、更好地发挥监察机关的监督作用284
三、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284
四、加强反腐败的国际合作285
第十二章 推动政治民主完善监督制度290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290
一、经济体制改革与反腐败291
二、政治体制改革与反腐败294
第二节 民主政治与依法治国297
一、民主与法制的关系297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98
名词索引301
后记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