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民众继承习惯调查实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民众继承习惯调查实证研究
  • 陈苇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群众出版社
  • ISBN:978750144166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68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706页
  • 主题词:继承(法律)-习惯法-调查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民众继承习惯调查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民众继承习惯调查实证研究概述1

第一节 中国民众继承习惯调查实证研究的背景1

一、我国人口和国民收入概况1

二、我国财产继承的新情况、新问题6

三、“中国民法典继承编”学者建议稿概况9

第二节 中国民众继承习惯调查实证研究的意义22

一、中国民众继承习惯调查实证研究的理论意义23

二、中国民众继承习惯调查实证研究的实践意义25

第三节 中国民众继承习惯调查实证研究的方法27

一、调查地点的选取28

二、调查问卷的制作及其具体内容设计28

三、调查的组织与实施31

第四节 中国民众继承习惯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预测35

一、中国民众继承习惯的特点35

二、中国民众继承习惯的发展趋势预测67

第二章 北京市民众继承习惯调查实证研究76

第一节 北京市民众继承习惯调查背景76

一、调查地区背景76

二、调查方法和过程简介83

三、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85

第二节 北京市民众继承习惯调查内容统计分析92

一、继承的接受与放弃92

二、继承权的丧失与恢复96

三、遗产范围的界定107

四、继承的通知与遗产的管理117

五、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139

六、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可否酌分遗产及其理由160

七、父母、子女同时死亡后的遗产继承方式176

八、法定继承之遗产分割原则181

九、遗嘱的适用频率和形式188

十、遗嘱有关继子女的继承权问题206

十一、遗嘱分配遗产的方式210

十二、遗嘱的保管214

十三、遗赠意愿及遗赠的接受与放弃217

十四、继承契约231

十五、遗产债务的清偿原则、方法及遗产债权人利益的保护241

十六、常见的继承纠纷250

第三节 北京市民众继承习惯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预测255

一、北京市民众继承习惯的特点255

二、北京市民众继承习惯的发展趋势预测261

三、结语265

第三章 重庆市民众继承习惯调查实证研究267

第一节 重庆市民众继承习惯调查背景267

一、调查地区背景267

二、调查方法和过程简介272

三、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274

第二节 重庆市民众继承习惯调查内容统计分析277

一、继承的接受与放弃277

二、继承权的丧失与恢复279

三、遗产范围的界定287

四、继承的通知与遗产的管理297

五、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309

六、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可否酌分遗产及其理由320

七、父母子女同时死亡后的遗产继承方式325

八、法定继承之遗产分配原则329

九、遗嘱的适用频率和形式333

十、遗嘱有关继子女的继承权问题342

十一、遗嘱分配遗产的方式345

十二、遗嘱的保管348

十三、遗赠意愿及遗赠的接受与放弃351

十四、继承契约363

十五、遗产债务的清偿原则、方法及遗产债权人利益的保护370

十六、常见的继承纠纷377

第三节 重庆市民众继承习惯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预测383

一、重庆市民众继承习惯的特点383

二、重庆市民众继承习惯的发展趋势预测396

三、结语399

第四章 武汉市民众继承习惯调查实证研究405

第一节 武汉市民众继承习惯调查背景405

一、调查地区背景405

二、调查方法和过程简介410

三、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412

第二节 武汉市民众继承习惯调查内容统计分析413

一、继承的接受与放弃413

二、继承权的丧失与恢复416

三、遗产范围的界定427

四、继承开始的通知与遗产的管理434

五、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441

六、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可否酌分遗产及其理由445

七、关于死亡推定的问题448

八、法定继承中的遗产分割问题451

九、遗嘱的适用状况和形式454

十、遗嘱有关继子女的继承权问题462

十一、遗嘱分配遗产的方式464

十二、遗嘱的保管466

十三、遗赠意愿及遗赠的接受与放弃468

十四、继承契约476

十五、遗产债务的清偿原则、方法及遗产债权人利益的保护480

十六、常见的继承纠纷485

第三节 武汉市民众继承习惯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预测488

一、武汉市民众继承习惯的特点488

二、武汉市民众继承习惯的发展趋势预测498

三、结语500

第五章 山东省民众继承习惯调查实证研究504

第一节 山东省民众继承习惯调查背景504

一、调查地区背景504

二、调查方法和过程简介510

三、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511

第二节 山东省民众继承习惯调查内容统计分析512

一、继承的接受与放弃512

二、继承权的丧失与恢复514

三、遗产范围的界定520

四、继承的通知与遗产的管理531

五、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538

六、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可否酌分遗产及其理由542

七、父母子女同时死亡后的遗产继承方式546

八、法定继承之遗产分割原则549

九、遗嘱的适用频率和形式551

十、遗嘱有关继子女的继承权问题561

十一、遗嘱分配遗产的方式563

十二、遗嘱的保管565

十三、遗赠意愿及遗赠的接受与放弃567

十四、继承契约573

十五、遗产债务的清偿原则、方法及遗产债权人利益的保护579

十六、常见的继承纠纷583

十七、继承中的性别差异588

第三节 山东省民众继承习惯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预测596

一、山东省民众继承习惯的特点596

二、山东省民众继承习惯的发展趋势预测600

三、结语601

附件609

附件一 中国民众继承习惯调查基本问卷609

附件二 北京地区民众继承习惯调查问卷616

附件三 北京地区民众继承习惯调查访谈笔录表626

附件四 重庆地区民众继承习惯调查问卷一628

附件五 重庆地区民众继承习惯调查问卷二635

附件六 重庆地区民众继承习惯调查访谈笔录表644

附件七 武汉地区民众继承习惯调查问卷645

附件八 武汉地区民众继承习惯调查访谈笔录表652

附件九 山东省民众继承习惯调查问卷654

附件十 山东省民众继承习惯调查访谈笔录表662

主要参考文献6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