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川西伟晶岩型矿床的形成机制及大陆动力学背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川西伟晶岩型矿床的形成机制及大陆动力学背景
  • 李建康,王登红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ISBN:978750223957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87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02页
  • 主题词:伟晶岩矿床-形成-研究-四川省;伟晶岩矿床-大陆-动力学-研究-四川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川西伟晶岩型矿床的形成机制及大陆动力学背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与伟晶岩有关的稀有金属矿产供需现状1

1.1.1锂1

1.1.2铍2

1.1.3铌、钽2

1.2伟晶岩的研究现状3

1.2.1伟晶岩的分类3

1.2.2伟晶岩的成因类型4

1.2.3伟晶岩形成与造山过程的耦合关系10

1.3川西伟晶岩型矿床的研究目标及意义12

1.3.1伟晶岩矿床的形成机制13

1.3.2伟晶岩对松潘—甘孜造山带造山过程的示踪作用13

1.3.3造山过程、岩浆活动、伟晶岩成矿作用间的内在联系14

1.4本书完成的工作量14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16

2.1区域构造背景16

2.2区域地层、变质作用、岩浆活动18

2.2.1区域地层18

2.2.2区域变质作用19

2.2.3区域岩浆活动23

2.3松潘—甘孜造山带与伟晶岩有关的矿产资源概况24

第3章 可尔因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26

3.1可尔因矿区地质特征26

3.1.1地层26

3.1.2构造27

3.1.3可尔因复式岩体27

3.1.4变质作用29

3.2可尔因矿床地质特征31

3.3可尔因复式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33

3.3.1主量元素33

3.3.2微量元素36

3.3.3稀土元素38

3.3.4小结40

3.4可尔因矿床的白云母地球化学特征40

3.4.1白云母的主要化学组分特征41

3.4.2白云母的微量元素特征42

3.4.3白云母的稀土元素特征46

3.4.4小结及讨论47

3.5可尔因矿床的成岩成矿流体特征47

3.5.1流体包裹体特征48

3.5.2均一温度48

3.5.3盐度49

3.5.4捕获压力与捕获温度50

3.5.5流体成分51

3.5.6碳、氢、氧同位素组成53

3.5.7成岩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54

3.6可尔因矿床的形成机制55

3.6.1可尔因复式岩体的成因55

3.6.2可尔因复式岩体与伟晶岩的关系56

3.6.3白云母钠长花岗岩与稀有金属矿化伟晶岩关系56

3.6.4成矿模式57

第4章 甲基卡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59

4.1甲基卡矿区地质特征59

4.1.1地层59

4.1.2构造60

4.1.3二云母花岗岩62

4.1.4变质作用62

4.2甲基卡矿床地质特征63

4.2.1伟晶岩的类型及产出形态63

4.2.2伟晶岩的内部结构66

4.2.3稀有金属的赋存状态68

4.2.4典型矿脉——No*134伟晶岩地质特征68

4.3甲基卡矿床地球化学特征69

4.3.1主量元素69

4.3.2微量元素70

4.3.3稀土元素72

4.3.4同位素73

4.3.5小结73

4.4甲基卡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特征73

4.4.1包裹体的类型及特征73

4.4.2测温结果76

4.5No*134锂辉石型伟晶岩脉的流体特征76

4.5.1No*134伟晶岩脉的流体包裹体特征76

4.5.2含硅酸盐子矿物包裹体的特征77

4.5.3No*134伟晶岩脉的熔体(流体)演化过程80

4.6甲基卡矿床的成岩成矿流体特征81

4.6.1均一温度81

4.6.2盐度、组分特征85

4.6.3捕获压力87

4.6.4流体成分87

4.6.5碳、氢、氧同位素组成88

4.6.6小结89

4.7甲基卡矿床的形成机制90

4.7.1富F花岗岩浆的液态不混溶作用91

4.7.2甲基卡矿床发生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的依据93

4.7.3甲基卡矿床中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的诱发因素95

4.7.4成矿模式96

第5章 丹巴伟晶岩型白云母矿床98

5.1丹巴矿区地质特征98

5.1.1地层98

5.1.2构造100

5.1.3变质作用102

5.1.4岩浆活动103

5.2丹巴矿床地质特征103

5.2.1矿脉的形态、产状及规模104

5.2.2矿脉的物质成分及分类104

5.2.3矿脉的结构构造105

5.2.4围岩105

5.2.5布衣沟白云母伟晶岩的特点107

5.3丹巴矿床的白云母地球化学特征108

5.3.1主量元素108

5.3.2微量元素108

5.3.3小结109

5.4丹巴矿床的成岩成矿流体特征109

5.4.1流体包裹体的类型110

5.4.2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111

5.4.3流体包裹体的盐度112

5.4.4流体成分112

5.4.5碳、氢、氧同位素组成113

5.4.6小结113

5.5丹巴矿床的形成机制116

5.5.1矿区主要地质体的形成时代116

5.5.2构造—变质—伟晶岩116

5.5.3成矿模式117

第6章 川西伟晶岩型矿床的大陆动力学背景119

6.1川西典型伟晶岩型矿床的形成时代119

6.1.1可尔因稀有金属矿床的年代学研究119

6.1.2甲基卡稀有金属矿床的年代学研究122

6.1.3丹巴白云母矿床的年代学研究125

6.1.4雪宝顶钨锡铍矿床的年代研究128

6.2伟晶岩型矿床对松潘—甘孜造山过程的示踪作用131

6.2.1伟晶岩对大陆活动的示踪依据131

6.2.2川西伟晶岩型矿床的示踪结果132

6.3其他方面的信息对伟晶岩示踪结果的证明134

6.3.1构造特征134

6.3.2松潘—甘孜造山带酸性岩体的特征135

6.3.3地层厚度137

6.4总结138

第7章 构造—岩浆—成矿作用139

7.1大陆动力学背景对川西伟晶岩矿化类型的制约139

7.2川西伟晶岩型矿床的富F花岗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141

7.2.1富F花岗岩浆的稀有金属矿化过程141

7.2.2构造环境对富F花岗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的制约141

7.2.3化学组分对富F花岗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的制约142

7.3富F花岗岩浆对稀有金属的富集作用144

7.3.1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对稀有金属的富集作用145

7.3.2富F花岗岩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对稀有金属的富集作用148

7.3.3影响稀有金属富集的其他因素151

7.3.4小结151

7.4川西伟晶岩型矿床形成的构造—岩浆—成矿作用模式152

结论153

参考文献155

附录167

附录a167

附录b170

附录c图版及其说明1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