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口红树林滨海湿地与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范航清,陈光华,何斌原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750276332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2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147页
- 主题词: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概况-广西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山口红树林滨海湿地与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山口保护区概况1
1 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情况1
1.1 地理位置1
1.2 功能区划2
1.3 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周边社会经济2
1.3.1 人口与分布2
1.3.2 农业3
1.3.3 渔业3
1.3.4 其他产业4
1.3.5 经济收入构成4
2 物理环境4
2.1 气象4
2.2 水文4
2.3 地质地貌5
2.4 红树林潮滩盐土5
2.4.1 红树林潮滩盐土的分类特征5
2.4.2 红树林潮滩盐土的潮带特征6
2.5 环境7
2.5.1 土壤中Cu、Pb、Zn和Cd分布特征及其与有机质的关系7
2.5.2 主要红树植物的重金属含量8
2.5.3 海洋动物的重金属污染状况9
2.5.4 主要污染源及其发展趋势11
第2章 生物多样性12
3 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红树林12
3.1 红树植物种类12
3.2 红树林群落类型14
3.2.1 白骨壤群落14
3.2.2 桐花树群落15
3.2.3 秋茄群落15
3.2.4 红海榄群落15
3.2.5 木榄群落15
3.2.6 海漆群落15
3.3 红树林面积16
3.3.1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调查数据16
3.3.2 全国红树林资源调查数据18
3.4 红树林的剖面特征19
3.4.1 种群分布19
3.4.2 群落类型19
3.4.3 群落外貌20
3.4.4 群落结构20
3.4.5 更新层21
3.5 红树林群落演替规律21
3.6 生物量和生产力22
3.6.1 山口保护区各红树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和生产力22
3.6.2 山口保护区红树林总生物量和地上部总生产力的评估23
3.6.3 成长型与成熟型红海榄群落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差异24
3.7 养分循环24
4 山口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25
4.1 生产者25
4.1.1 陆岸生态过渡带植被25
4.1.2 红树林26
4.1.3 海草26
4.1.4 互花米草26
4.1.5 底栖硅藻27
4.1.6 浮游植物28
4.2 消费者28
4.2.1 大型底栖动物28
4.2.2 游泳动物31
4.2.3 浮游动物37
4.2.4 鸟类37
4.2.5 红树林区昆虫39
4.2.6 红树林区蜘蛛39
4.3 还原者40
4.3.1 土壤微生物各类群优势属组成40
4.3.2 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的数量分布40
4.3.3 红树林土壤中芽孢杆菌孢子型(A)和营养型(B)比较40
5 山口红树林生态系统41
5.1 山口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结构41
5.2 危害山口红树林系统的主要方面42
5.2.1 人为危害42
5.2.2 自然危害44
5.3 山口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9
5.3.1 对第一性生产者红树林的破坏50
5.3.2 对食物链中上级海洋动物的破坏50
5.3.3 污染对低等海洋生物的影响50
5.3.4 降低生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50
5.4 山口红树林的特征和重要性50
5.4.1 我国南海海洋高等植物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留地50
5.4.2 红树植物群落面积的相对构成和总体平均净生产力51
5.4.3 我国保存最完整的红海榄林51
5.4.4 突出的海岸减灾功能51
5.4.5 丰富的海岸湿地生物多样性51
5.4.6 重要的海岸鸟类栖息地51
5.4.7 沿海农村的传统就业资源52
5.4.8 旅游、科研和教育基地52
5.4.9 海洋科学研究和海岸综合管理的国际合作基地52
第3章 保护管理与合理利用53
6 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53
6.1 组织架构53
6.1.1 保护区管理机构53
6.1.2 保护区管理队伍53
6.1.3 保护区的保护管理53
6.2 保护管理活动回顾55
6.2.1 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55
6.2.2 保护区的宣传教育55
6.2.3 保护区人员培训56
6.2.4 国内外交流与合作57
6.2.5 社区参与58
6.2.6 促进生态旅游建设的行动59
6.2.7 旅游产品开发60
6.3 保护区管理效果的评估62
6.4 管理保护中面临的主要困难62
6.5 近期工作目标63
6.6 红树林的恢复造林技术63
6.6.1 红树林宜林地63
6.6.2 红树林种苗65
6.6.3 红树林造林67
6.6.4 抚育管理措施68
6.6.5 敌害生物及防治68
6.7 红树林生态旅游监测技术70
6.7.1 生态旅游容量70
6.7.2 生态旅游环境监测75
6.8 红树林生态旅游的管理79
6.8.1 红树林生态旅游的必要性79
6.8.2 红树林生态旅游不应该是“大排档”旅游79
6.8.3 极致的经济利益是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实现途径80
6.8.4 有实力的企业介入可以是红树林生态旅游的催化剂80
6.8.5 针对企业投资红树林生态旅游,必须进行法规和政策的创新80
6.8.6 红树林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初步分析80
参考文献82
附录1 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陆岸维管束植物名录85
附录2 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生境的大型底栖硅藻名录96
附录3 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名录100
附录4 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大型底栖动物名录103
附录5 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鱼类名录109
附录6 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名录113
附录7 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名录114
附录8 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昆虫名录118
附录9 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蜘蛛名录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