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学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学原理
  • 黄楠森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1904262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02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当代中国人学热兴起的社会背景1

(一)认识史和科学史的背景1

(二)国际背景2

(三)国内背景4

二、中国人学思想史7

(一)关于天人关系的思想7

(二)关于人际关系的思想11

(三)关于人性的思想17

(四)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22

三、西方人学思想史28

(一)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的思想30

(二)关于人际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思想39

(三)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49

(四)关于人生意义的思想57

(五)关于科学人学的思想65

四、人学基本问题68

(一)人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68

(二)人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76

(三)人学研究的方法84

(四)人学研究的意义86

第一章 人的环境90

第一节 人与自然环境90

一、人在自然中的出现和生存91

二、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94

三、保护自然与人的发展97

第二节 人与社会环境101

一、人的社会环境101

二、社会角色:人的社会定位103

三、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107

第三节 人与文化环境111

一、人是文化动物111

二、人的文化环境113

三、人的文化模型117

第四节 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120

一、人与环境关系的传统思想121

二、马克思的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124

三、人与环境的关系的人学诠释127

第二章 人的存在134

第一节 人的存在的界定135

一、理性主义:理性的存在135

二、自然主义:自然的存在137

三、存在主义:自为的存在139

四、哲学人类学:文化的存在140

五、实践哲学:实践的存在142

第二节 人的存在的基本形态144

一、自在自发的存在144

二、异化受动的存在146

三、自由自觉的存在148

第三节 人的存在的现实境况149

一、人的生活世界150

二、市场经济的建构与日常生活世界的重建153

第四节 人的存在的演化趋势156

一、人的自由与主体性的发展157

二、人的存在的开放性159

第三章 人的本质162

第一节 揭示人的本质的方法162

一、寻求人之所以成为现实的个人的根据163

二、分析人的存在165

三、分析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性质166

第二节 人的本质的内容168

一、人的本质与人的本性、人性、人的属性168

二、人的本质的结构172

三、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歧解及评点179

第三节 研究人的本质的理论意义182

一、为认识社会历史的本质提供方法论183

二、为研究人的问题提供方法论184

三、为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提供方法论185

四、为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提供钥匙185

五、为建立科学共产主义学说提供线索186

第四章 人的需要与利益188

第一节 需要的发生与需要的结构188

一、人的需要的发生188

二、人的需要的结构192

第二节 需要的本质与需要的作用198

一、人的需要的本质与特性198

二、人的需要的作用205

第三节 需要的活动与发展208

一、需要的活动208

二、需要的发展与人的发展213

第四节 利益的本质与类型216

一、利益的本质与特性216

二、利益的类型与作用221

第五节 利益的协调与发展226

一、利益的差异与协调226

二、利益的变化与发展228

第五章 人的活动230

第一节 现实活动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230

一、现实活动是人的需要的实现途径230

二、现实活动是人的内在本质的外部展示231

三、现实活动是人的社会关系的活化状态232

四、现实活动是人掌握外部世界的手段233

第二节 人类活动的基本方式234

一、人类掌握世界的实践活动方式234

二、人类掌握世界的认识活动方式236

三、人类掌握世界的宗教活动方式240

四、人类掌握世界的审美活动方式242

第三节 人在现实活动中的主体性245

一、主体和主体性245

二、主体功能的实现形式247

三、人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251

第四节 人的主体能力254

一、主体能力的概念254

二、主体能力的基本要素和内在结构258

三、主体能力的基本特征261

四、主体能力的个体差异265

第六章 人的社会关系268

第一节 人的活动与人的交往方式269

一、从人的活动到人的交往269

二、人的交往方式271

第二节 人的社会关系本质及层次279

一、社会关系的本质279

二、社会关系的结构与类型282

三、社会关系的主体性层面286

第三节 社会关系的分合及调整297

一、社会结合关系298

二、社会对立关系301

三、社会关系的改善305

第四节 个性与社会关系309

一、个性的本质、构成与特点309

二、个性发展与社会关系条件313

第七章 人的价值317

第一节 人的价值的本质及其分类318

一、人的价值的一般规定318

二、人的价值的分类322

三、人的价值关系网络329

第二节 人的价值的实现330

一、人的价值实现的条件330

二、人的价值实现的方式333

第三节 人的价值评价337

一、人的价值的尺度337

二、人的价值评价的对象339

三、人的价值评价的基本原则340

第八章人的权利与责任342

第一节 人的权利342

一、人权观念的逻辑建构342

二、资产阶级人权观的哲学思考344

三、马克思研究人权的科学方法论347

四、当代人权问题351

第二节 人的责任353

一、人的责任:人权的伦理内核353

二、人的责任的内涵354

三、树立社会责任感356

第九章 人的理想和信仰360

第一节 人是赋有理想的自觉存在物360

一、人生活在现实中,也生活在理想中360

二、理想是人的重要的本质力量362

三、理想的实质、特点和功能365

第二节 信仰是人掌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367

一、相信、信念、信仰368

二、对世界的认同和掌握371

三、信仰与终极关怀374

第三节 理想与信仰: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376

一、理想的内在矛盾376

二、信仰的内在矛盾385

三、理想和信仰的区别和统一393

第四节 中国人的理想与信仰396

一、现实关切与终极关怀396

二、时代变迁与信仰转换399

三、理想的失落和重建402

第十章 人的发展及其规律407

第一节 马克思考察人的历史发展的方法及两种思路407

一、考察人的历史发展的方法407

二、考察人的历史发展的两种思路408

第二节 人的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表现形式409

一、前资本主义社会:原始的丰富人的依赖关系自我牺牲410

二、资本主义社会:畸形发展·个人独立·利己主义413

三、共产主义社会:全面发展·自由个性·个人和社会的一致417

第三节 人的历史发展的本质内容与规律421

一、人的历史发展的本质内容421

二、人的历史发展规律424

第四节 人的历史发展的条件与方式432

一、人的历史发展的条件及其运用方式432

二、人的历史发展的方式434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445

第一节 考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问题的正确方法445

一、反对从原则和书本公式出发446

二、反对超越阶段的倾向44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特征45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意蕴450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特征45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456

一、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456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及对人的发展的影响459

第四节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塑造人466

第十二章 未来时代的人470

第一节 把什么样的人带人21世纪470

一、未来时代的人的界定470

二、未来时代的人的特点471

第二节 共产主义时代的人478

一、共产主义具有规律性和目的性的双重品格478

二、在人的发展视野下的共产主义的目的483

三、共产主义下的“自由个性”496

后记5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