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2269180.jpg)
- 陈飞主编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721104651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1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25页
- 主题词:古典散文-文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中国散文史研究的几个问题1
中国古代散文的界定1
中国古代散文的研究对象7
中国散文研究的分期15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散文史研究的业绩16
20世纪前80年的散文史研究16
近20年的中国散文史研究20
20世纪散文研究的特点28
第三节 中国散文史研究中几个有待解决的问题31
散文研究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31
散文观念的澄清35
散文研究水准的提高38
第一章 周秦诸子散文研究42
第一节 百年研究概要43
诸子散文百年文学研究的大致分期43
诸子散文繁荣原因研究48
诸子散文发展阶段的研究51
诸子散文文学性及其表现手法的研究53
第二节 《论语》、《孟子》散文研究64
《论语》散文研究64
《孟子》散文研究76
第三节 《老子》、《庄子》散文研究86
《老子》散文研究86
《庄子》散文研究94
第四节 《荀子》、《韩非子》散文研究111
《荀子》散文研究111
《韩非子》散文研究117
第五节 结语122
第二章 先秦两汉史传散文研究126
第一节 百年研究概要126
第二节 先秦历史散文研究128
中国史传散文起点研究128
《尚书》、《周易》、《春秋》研究130
《左传》研究133
《国语》研究140
《战国策》研究143
先秦史传散文宏观研究148
第三节 《史记》研究150
《史记》文献研究150
《史记》思想研究151
《史记》艺术研究157
第四节 《汉书》研究163
《汉书》思想研究163
《汉书》艺术研究164
《史》《汉》比较研究167
附《后汉书》、《三国志》研究171
第五节 结语174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诸体散文研究176
第一节 百年研究概要176
第二节 序跋体散文研究183
第三节 游记体散文研究189
第四节 书信体散文研究196
第五节 章表体散文研究200
第六节 论说体散文研究204
第七节 其他各体散文研究210
檄移体210
传状体213
哀吊体216
第八节 骈体文研究219
第九节 结语224
第四章 唐宋八大家散文研究226
第一节 百年研究概要226
第二节 韩愈散文研究229
韩愈散文理论研究230
韩愈散文成就整体评价233
韩愈散文艺术讨论236
韩愈文集和版本研究239
第三节 柳宗元散文研究242
柳宗元散文创作理论研究242
柳宗元散文成就研究245
柳宗元文集整理和版本研究251
韩、柳思想与文学之比较研究253
第四节 欧阳修、苏轼散文研究258
欧阳修在宋代古文运动中地位的评价258
欧阳修文论研究261
欧阳修散文艺术研究264
苏轼散文研究272
第五节 王安石、曾巩和苏洵、苏辙散文研究279
王安石散文研究279
曾巩散文研究284
苏洵、苏辙散文研究290
第六节 结语295
第五章 明代散文流派研究296
第一节 百年研究概要296
20世纪明代散文流派研究的历史分期298
晚明小品之争311
第二节 七子派320
论七子派的兴起和动因320
论七子派与晚明文学新思潮322
论文学复古的价值和局限322
论作家作品324
第三节 唐宋派329
论文学渊源329
论唐宋派与阳明心学330
论散文理论331
论发展与流变332
论散文的特色333
论对后世的影响334
论散文的价值335
论作家作品335
第四节 公安派338
公安派兴衰研究339
性灵说研究342
作家作品研究344
第五节 竟陵派349
曲折复杂的百年研究349
作家作品研究353
第六节 台阁派、茶陵派及其他355
台阁派355
茶陵派356
开国派357
李贽358
张岱、王思任359
张溥、陈子龙360
第七节 结语361
第六章 清代散文流派研究363
第一节 百年研究概要363
桐城派百年研究历史分期364
桐城派百年研究基本判断376
第二节 义法的阐释及桐城文论的历史贡献378
义法说的内涵及义与法的关系378
桐城文论的历史贡献383
第三节 桐城古文与时文的关系及创作成就评价386
桐城古文与时文的关系386
桐城派古文艺术特色及创作成就研究389
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394
第四节 文派流变史及其历史经验教训的探讨与总结396
主要参考书目及版本399
后记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