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管理新潮 企业文化力量的勃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侯定和,朱国成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25103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企业管理新潮 企业文化力量的勃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当代中国企业文化的走向1
第一节 企业文化“热”在中国的勃兴背景1
一 企业管理方式的最佳选择2
二 企业改革的特殊需要5
三 企业精神的必要延伸8
第二节 中国企业文化状况的基本评价11
一 发展态势的基本评价11
二 优势劣势的基本评价13
三 文化类型的基本评价16
第三节 中国企业文化未来的发展趋势19
一 向独立体系发展20
二 发展为新的管理方式21
三 进一步个性化24
四 进一步民族化28
五 进一步全员化30
第二章 企业文化结构的解剖34
第一节 企业文化的基本要素34
一 国外学者的论述34
二 国内论著的观点38
三 分析和评价41
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基本结构45
一 宏观硬结构46
二 “共同体”结构47
三 类型文化的结构48
四 微观软结构49
第三节 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53
一 引导功能53
二 凝聚功能56
三 规范功能58
四 塑造功能60
第三章 企业哲学的建构63
第一节 企业哲学与企业科学63
一 人的因素是企业哲学与企业科学的结合部63
二 思维方式是联结企业哲学与企业科学的桥梁65
三 企业软科学是企业哲学与企业科学的共生物67
第二节 企业哲学的基本范畴68
一 企业与社会69
二 人本与资本71
三 理性与人性73
四 战略与哲学76
五 竞争与优化78
第三节 企业价值观及其基本形态80
一 价值、价值观及其体系80
二 个体价值观82
三 群体价值观85
四 组织价值观87
五 环境价值观89
第四节 企业哲学和企业价值观在企业中的渗透90
一 在企业宗旨中体现90
二 在企业精神上显现91
三 在管理风格上展现91
四 在行为方式上表现92
五 在利益关系中实现93
第四章 企业活力的源头94
第一节 企业精神内涵和外延的界定94
一 对企业精神内涵的种种理解94
二 对企业精神内涵的评述与分析97
三 对企业精神外延的界定103
第二节 企业精神的文化力量105
一 推动力106
二 转化力107
三 激发力108
四 辐射力110
五 感化力111
第三节 企业精神的塑造和内化112
一 企业精神的塑造机制112
二 企业精神的表述方式116
三 企业精神的内化过程122
第四节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精神124
一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精神的人格化124
二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精神的缩影126
三 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精神的发展127
第五章 企业行为的再造128
第一节 企业行为及其研究意义128
一 企业行为的内涵和特征128
二 研究企业行为的意义132
第二节 企业行为的结构体系134
一 目标体系135
二 动力体系137
三 规范体系142
第三节 企业行为的合理化144
一 企业行为合理化的含义144
二 企业不合理行为的表现146
三 企业合理行为的再造过程149
第六章 民主文化与管理文化152
第一节 企业民主的体系论152
一 企业民主的重大意义152
二 企业民主的基本层次155
三 企业民主的结构体系157
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民主观159
一 企业文化的民主内涵159
二 民主观念的正确表达163
三 民主观念与公民意识165
第三节 企业管理的民主化167
一 资本主义企业的管理民主167
二 社会主义企业的民主管理168
三 政治优势与管理权威170
第七章 企业形象的公关思考176
第一节 企业形象的涵义176
一 企业形象的概念177
二 企业形象的内容177
第二节 企业公共关系概述185
一 企业公共关系的要素185
二 公关的基本准则186
三 企业的公关意识188
第三节 塑造企业形象的公关途径190
一 企业形象的设计190
二 企业形象的塑造193
三 企业形象的传播197
第八章 企业文化的边际关系202
第一节 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202
一 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共同点202
二 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的不同点204
三 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关系206
第二节 企业文化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210
一 横断交叉,迭加强化210
二 边缘相系,功能相补213
三 殊途同归,相得益彰215
第三节 企业文化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19
一 企业文化与管理科学的关系219
二 企业文化与行为科学的关系223
三 企业文化与企业公关的关系224
第九章 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论226
第一节 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226
一 政治方向原则226
二 继承创新原则228
三 共性个性原则230
四 系统动力原则232
第二节 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抉择234
一 基础建设战略234
二 重点突破战略237
三 总体推进战略239
第三节 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与领导239
一 领导者在建设企业文化中的作用240
二 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形式241
第四节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式243
一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式243
二 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程序245
第五节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247
一 观念内化法248
二 行为强化法249
三 习俗同化法251
四 环境默化法252
第六节 企业文化建设运行机制253
一 激励机制253
二 转化机制254
三 协调机制255
四 约束机制256
第十章 中外企业文化的透视257
第一节 美日中企业文化的成因比较257
一 美国企业文化的成因分析257
二 日本企业文化的成因分析260
三 中国企业文化的成因分析262
第二节 美日中企业文化团体精神比较264
一 美国企业的团体精神265
二 日本企业的团体精神267
三 中国企业的团体精神268
第三节 美日中企业哲学比较270
一 美国企业哲学是实证主义270
二 日本企业哲学是改造了的儒家哲学272
三 中国企业哲学是唯物史观275
主要参考文献279
编后记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