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 第4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 第4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2271642.jpg)
- (美)TIM WILLIAMS著;李迪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06081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428页
- 主题词:电磁兼容性-设计-教材;电磁兼容性-测试-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什么是电磁兼容1
1.1.1 航空器中的便携式电子设备2
1.1.2 对医疗设备的干扰3
1.1.3 温度调节装置5
1.1.4 嘎嘎叫的鸭子5
1.2 系统间和系统内的兼容性6
1.2.1 系统内的电磁兼容6
1.2.2 系统间的电磁兼容6
1.2.3 系统内遇到系统间问题7
1.3 电磁兼容的范围7
1.3.1 控制系统的故障7
1.3.2 数据与编程处理的抗扰度8
1.3.3 对射频接收的干扰8
1.3.4 供电电源中的扰动11
1.3.5 电力线通信12
1.3.6 其他电磁兼容问题15
1.3.7 兼容性裕量16
1.4 电磁场与人体健康17
1.4.1 ICNIRP的基本限制17
1.4.2 非热效应18
第2章 电磁兼容指令19
2.1 历史19
2.1.1 新方法指令19
2.1.2 立法背景20
2.1.3 第一部电磁兼容指令20
2.2 第2版电磁兼容指令22
2.2.1 改变了什么22
2.2.2 范围、要求和例外22
2.2.3 CE标志与符合性声明26
2.2.4 生产质量评估29
2.2.5 固定安装30
2.2.6 系统33
2.2.7 实施、执行与制裁34
2.3 对指令的符合性35
2.3.1 自我认证与内部生产控制36
2.3.2 公告机构38
2.3.3 测试39
2.3.4 标准的使用39
2.4 符合性行为42
第3章 R&TTE指令44
3.1 R&TTE指令的实施44
3.1.1 范围44
3.1.2 指令的要求45
3.2 符合性评估程序47
3.2.1 程序47
3.2.2 无线电发射器的分类48
3.2.3 公告50
3.2.4 信息要求51
3.2.5 设备和文档的标记52
第4章 商用标准54
4.1 标准制定组织54
4.1.1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54
4.1.2 CENELEC和ETSI59
4.2 通用标准——发射62
4.2.1 EN 61000-6-3:2001+A11:200462
4.2.2 EN 61000-6-4:200162
4.3 重要的产品标准——发射62
4.3.1 EN 55011:1998+A1:1999+A2:200262
4.3.2 EN 55014-1:2000+A1:2001+A2:200263
4.3.3 EN 55022:1998+A1:2000+A2:200363
4.4 通用标准——抗扰度64
4.4.1 EN 61000-6-1:200164
4.4.2 EN 61000-6-2:200565
4.5 基础标准——EN 61000-3-X和-4-X66
4.5.1 EN 61000-3-X66
4.5.2 EN 61000-4-X67
4.6 产品标准70
4.6.1 电视广播接收机及其相关设备70
4.6.2 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及类似用途设备72
4.6.3 照明设备72
4.6.4 信息技术设备73
4.6.5 专业视听和娱乐照明设备73
4.6.6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设备74
4.6.7 火、入侵者及社会报警系统74
4.6.8 电信网络设备75
4.6.9 无线电设备75
4.6.10 海上导航设备76
4.6.11 医疗电设备76
4.6.12 未来的多媒体77
4.6.13 其他产品标准78
4.7 和电磁兼容指令无关的其他标准79
4.7.1 FCC标准79
4.7.2 测量标准79
4.8 射频发射限值80
第5章 其他标准及法规82
5.1 汽车82
5.1.1 汽车电磁兼容指令82
5.1.2 ISO,CISPR和SAE标准84
5.1.3 汽车制造商85
5.1.4 特殊要求86
5.2 军事86
5.2.1 DEF STAN 59-4187
5.2.2 MIL STD 46189
5.3 航空90
5.3.1 DO-160/ED-1491
5.4 铁路92
5.4.1 铁路组标准92
5.4.2 伦敦地铁标准93
5.4.3 EN 5012193
第6章 发射的测量96
6.1 发射的测量仪器96
6.1.1 测量接收机96
6.1.2 频谱分析仪97
6.1.3 接收机的规格99
6.2 传感器103
6.2.1 天线103
6.2.2 线缆测量用的线路阻抗稳定网络和探头107
6.2.3 近场探头112
6.2.4 发射测试用的GTEM小室114
6.3 场地和设施115
6.3.1 辐射发射115
6.4 测试方法121
6.4.1 测试环境搭建121
6.4.2 测试程序123
6.4.3 1 GHz以上的测试124
6.4.4 军用发射测试126
6.5 不确定度的来源127
6.5.1 适用测量不确定度127
6.5.2 不确定度的来源128
第7章 抗扰度的测试134
7.1 射频抗扰度134
7.1.1 设备134
7.1.2 测试设施141
7.1.3 测试方法143
7.1.4 传导射频抗扰度146
7.1.5 射频抗扰度的测量不确定度150
7.2 静电放电(ESD)和瞬态抗扰度151
7.2.1 静电放电151
7.2.2 电快速瞬变(EFT)脉冲群153
7.2.3 浪涌155
7.2.4 其他瞬态抗扰度测试157
7.2.5 易变性的来源158
7.2.6 瞬态测试的测量不确定度159
7.3 军用敏感度测试160
7.3.1 连续低频和射频敏感度160
7.3.2 瞬态敏感度160
第8章 低频测试161
8.1 电源谐波电流与闪烁发射161
8.1.1 测量设备161
8.1.2 测试条件163
8.1.3 设备分类与限值163
8.1.4 闪烁165
8.2 磁场与电源质量抗扰度168
8.2.1 磁场168
8.2.2 电压跌落和中断170
第9章 测试计划172
9.1 测试计划的必要性172
9.1.1 鉴定认可的要求172
9.1.2 标准的要求172
9.1.3 客户的要求173
9.2 测试计划的内容174
9.2.1 待测设备(EUT)的描述174
9.2.2 测试目的的声明175
9.2.3 需要进行的测试175
9.2.4 待测设备练习软件和辅助设备或仿真器176
9.2.5 测试场地的要求178
9.2.6 测试环境搭建的详细要求178
9.2.7 如何评估测试结果179
9.3 抗扰度性能判据181
9.3.1 通用判据181
9.3.2 通用判据的解释182
第10章 干扰耦合机理183
10.1 源与受害者183
10.1.1 公共阻抗耦合184
10.1.2 分布式近场耦合186
10.1.3 电源线耦合187
10.1.4 辐射耦合188
10.1.5 耦合模式190
10.2 发射193
10.2.1 辐射发射193
10.2.2 传导发射196
10.3 抗扰度199
10.3.1 辐射场199
10.3.2 瞬态202
10.3.3 静电放电206
10.3.4 低频磁场207
10.3.5 电源电压现象209
10.4 电源谐波电流210
10.4.1 电力供应者问题210
10.4.2 非线性负载210
第11章 布局与接地213
11.1 设备的布局与接地214
11.1.1 系统划分214
11.1.2 接地215
11.1.3 接地系统218
11.2 PCB的布局设计221
11.2.1 无地平面时的地布局222
11.2.2 地平面的应用223
11.2.3 I/O与电路地的规划234
11.2.4 PCB布局规则236
第12章 数字与模拟电路的设计239
12.1 发射控制的设计239
12.1.1 傅里叶频谱239
12.1.2 逻辑电路产生的辐射243
12.1.3 数字电路的去耦250
12.1.4 模拟电路与发射254
12.1.5 开关电源256
12.1.6 其他电源开关电路261
12.2 抗扰度设计262
12.2.1 数字电路:干扰路径262
12.2.2 逻辑电路的噪声抗扰度268
12.2.3 信号完整性和地反弹270
12.2.4 微处理器的看门狗电路271
12.2.5 防御性编程275
12.2.6 瞬态与射频抗扰度——模拟电路278
第13章 接口与滤波284
13.1 线缆与连接器284
13.1.1 传播模式284
13.1.2 线缆回路电流285
13.1.3 串扰285
13.1.4 低频时的线缆屏蔽层287
13.1.5 射频时的线缆屏蔽层289
13.1.6 线缆屏蔽层的类型289
13.1.7 屏蔽线缆的连接292
13.1.8 非屏蔽线缆294
13.1.9 结构化线缆:UTP与STP297
13.2 滤波与抑制298
13.2.1 滤波器的结构298
13.2.2 元件301
13.2.3 电源滤波器306
13.2.4 I/O滤波(输入/输出滤波)311
13.2.5 瞬态抑制313
13.2.6 接触器的保护316
第14章 屏蔽318
14.1 屏蔽理论318
14.1.1 无穷大屏蔽板的屏蔽理论319
14.1.2 低频磁场320
14.1.3 开孔效应321
14.1.4 作为地参考的屏蔽325
14.1.5 镜像平面325
14.2 屏蔽的实践326
14.2.1 屏蔽硬件326
14.2.2 导电涂层329
14.2.3 窗口与通风槽331
14.2.4 印制电路板上的屏蔽333
14.2.5 机箱屏蔽效能的标准化335
第15章 系统的电磁兼容性336
15.1 系统与产品的电磁兼容性336
15.1.1 标准符合性要求336
15.1.2 功能性要求336
15.2 接地和搭接337
15.2.1 地的目的337
15.2.2 多用途接地的安装技术338
15.2.3 接地导体340
15.2.4 搭接技术340
15.3 机壳、机柜和空间342
15.3.1 地参考的转移阻抗343
15.3.2 机壳内的布局和放置343
15.3.3 导电性部件346
15.3.4 屏蔽机箱的安装和维护347
15.4 线缆布置348
15.4.1 线缆分类、隔离和走线348
15.4.2 并联接地导体(PEC)技术350
15.5 雷击保护351
15.5.1 雷击现象如何影响电子设备351
15.5.2 雷击保护系统(LPS)的总体设计352
第16章 电磁兼容管理355
16.1 管理电磁兼容过程355
16.1.1 表达电磁兼容的范围355
16.1.2 电磁兼容协调人员356
16.2 设计过程357
16.2.1 产品规格357
16.2.2 设计规则357
16.2.3 设计检视358
16.2.4 区分关键电磁兼容问题358
16.3 测试管理359
16.3.1 何时进行测试359
16.3.2 公司内部还是外部测试360
16.3.3 各种类型的报告361
16.4 生产期符合性及其他362
16.4.1 质量保证的程度363
16.4.2 生产质量保证测试363
16.4.3 工程更改控制365
16.5 指令的控制计划和文档管理365
16.5.1 控制计划的目的365
16.5.2 电磁兼容评估366
16.5.3 内容366
附录A 设计查检表368
附录B 电磁兼容的计算机辅助设计370
附录C 案例分析374
附录D 有用的表格与公式381
附录E 欧盟和欧洲经济区国家393
名词术语394
参考文献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