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事证据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事证据研究
  • 叶自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6052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证据-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事证据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论1

一 民事证据的历史发展1

二 民事证据的概念和特征4

三 民事证据的种类8

四 民事证据与刑事证据的异同11

第二章 司法认知16

一 司法认知的概念和特征16

二 司法认知的理论依据、对象和效力18

三 必须认知与可予认知28

四 个人的知识或经验31

五 司法认知的程序32

六 司法认知规则的回顾与前瞻34

七 我国司法认知规则的立法完善38

第三章 自认41

一 关于自认的属性的学说41

二 基本立法类型分析44

三 自认的分类51

四 诉讼上的自认54

五 诉讼外的自认55

六 自认法则的回顾与前瞻60

七 关于我国自认制度的若干构想62

第四章 推定69

一 引言69

二 推定的概念和性质74

三 推定的分类76

四 事实上的推定82

五 推定的效力83

六 推定的历史回顾及发展趋势87

七 无罪推定93

八 推定在民事侵权诉讼与刑事诉讼上的区别95

九 过错推定与无过错推定的区别97

十 推定在民事侵权诉讼中的发展取向98

十一 我国关于推定的理论、立法及其完善101

第五章 举证责任及其分配标准106

一 引言106

二 举证责任分配理论的起源及其早期的发展112

三 法律要件分类说的优点和缺点117

四 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举证责任分配理论127

五 举证责任分配的实质标准133

六 当事人举证责任与法院查证责任的划分149

第六章 伪证152

一 伪证的社会经济要因及法律漏洞153

二 作证规则的制定157

三 伪证的识别方法166

第七章 法律行为的证据171

一 引言171

二 法律行为的证据172

三 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举证责任与证据182

四 民事行为无效的证据183

第八章 法律行为原因的证据187

一 关于法律行为原因的几种理论187

二 法律行为原因是否合法的举证责任189

三 善意取得与非善意取得的证据190

四 民事行为原因不合法的举证范围及方法193

五 民事行为原因不合法的证据194

六 合同未载明原因时的证据问题196

七 合同原因不清的证明责任197

第九章 法律事实的证据200

一 引言200

二 第三人对法律事实的举证责任200

三 人身损害的证据201

四 雇佣人转承赔偿责任的证据与举证责任207

五 其他法律事实的证据208

第十章 婚姻事件的证据217

一 结婚的证据217

二 婚姻无效的证据219

三 社会学上的婚姻观念与证据法上的婚姻观念的区别220

四 海峡两岸之间婚姻证据的差异问题221

五 离婚的证据222

第十一章 继承事件的证据226

一 继承权的证据226

二 遗嘱有效的证据230

三 继承能力的证据234

四 遗赠有效的证据236

五 遗赠扶养协议有效的证据236

六 遗产的证据237

七 取消遗嘱执行人资格的证据237

第十二章 电子数据交换239

一 电子数据交换与电子合同239

二 电子数据的证据价值问题240

三 各国法制上的EDI证据规则241

四   国际组织与EDI的证据问题248

五 关于使EDI电文符合书面形式要求的解决办法250

六 我国的对策252

第十三章 知识产权的证据254

一 引言254

二 发明的证据255

三 专利权的证据258

四 商标权的证据264

五 著作权的证据268

六 共有知识产权的证据277

第十四章 新闻侵权的证据283

一 引言283

二 新闻侵害名誉权及其证明责任284

三 新闻侵害隐私权及其证明责任292

四 新闻自由与新闻责任293

第十五章 医疗责任事故的证据296

一 医疗事故的定义与分类296

二 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297

三 免责事由299

四 医疗事故与法医监督300

五 病历的证据价值及其判断301

第十六章 法医学鉴定体制的变革306

一 引言306

二 是否应当建立“一元化”的法医学鉴定体制309

三 《刑事诉讼法》第120条第2款之分析315

四 比较法上之考察319

五 建立“多元化”法医学鉴定体制的构想325

六 适时调整法官的角色,严格依法检验鉴定结论的科学性342

第十七章 自由心证与心证公开352

一 引言352

二 现代各国诉讼法上的自由心证357

三 我国台湾地区的自由心证363

四 现代自由心证的基本条件373

五 我国法院的自由心证377

主要参考书目394

后记4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