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代白族赵氏作家群作品评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清代白族赵氏作家群作品评注](https://www.shukui.net/cover/4/32279880.jpg)
- 周锦国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12433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文学评论-中国-清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清代白族赵氏作家群作品评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李缵绪1
前言1
赵廷玉及其诗歌1
赵廷玉诗歌选(二十七首)5
新春小饮用懿儿韵5
望夫云(二首)6
聚仙楼7
汉江寄内7
李将军庙8
国母祠(并序)9
寄弟诗10
苍洱竹枝词(十七首)10
妇负石(二首)16
同赵虹晴游石马泉(师范)17
周馥及其《绣余吟草》18
《绣余吟草》诗选(二十九首)25
关雎(二首)25
弹琴得小字26
偶兴26
送紫笈夫子应南巡召试27
课子27
紫笈夫子就馆中甸话别28
种瓜28
得懿儿晋阳手书并近作诗文29
哭次子慧(出继夫弟所园)30
雨铜观音殿示同游诸娣侄32
悼四子珥彤,命载彤寄书武乡,唤懿儿归32
古蜀山氏女33
汉阿南夫人34
唐阁罗凤女35
梁阿盖郡主36
段羌娜闺秀36
圣源寺杨桂楼先生僰语碑诗,诘屈难译。孝廉高立方,老宿也,能读此碑。诗以纪之,和紫笈夫子作37
同紫笈夫子过灵会寺忆唐梅38
和懿儿菜花诗38
遣兴39
书司马相如后传39
绣衣行40
闻邑侯上杭蓝公雪夜至萧寺为三儿载彤讲授文艺感而有作41
雪42
花42
示懿儿42
龙女花43
赵母周孺人传(沙琛)43
《绣余吟草》序(刘大绅)49
《绣余吟草》序(王厚庆)51
《绣余吟草》原序(赵廷玉)53
原诗歌篇名及顺序54
赵廷枢及其《所园诗集》56
《所园诗集》诗选(一百四十八首)72
卷一,问梅堂草,壬辰至丁酉(1772—1777年),共一百一十七首,今选录四十九首72
春晓曲72
晚憩圆通寺73
关山月73
七贤咏73
书陆剑南诗后77
宝剑78
秋闺怨78
鸡鸣曲78
乌鹊曲79
古歌79
秋夜80
塞上曲80
塞下曲80
征妇词81
高楼曲81
晡后出下关82
郊行82
无题83
写韵楼题升庵先生像83
题朱雪岩诗84
排闷四首85
寄大兄晴虹四十四韵86
柳枝词(十四首,选之一、十、十二)89
四时闺怨(四首)90
柳枝词91
阅亡友陈问雷遗札92
鹦鹉93
明妃93
题留春别馆四首(选之二)93
题静候秋江放舟图(二首)94
夕阳94
端午谒先外祖母墓95
岩端看瀑96
自省归偕家晴虹兄游荡山96
卷二,蝶梦窗草,戊戌至癸卯(1778—1783年),共一百三十九首,今选录四十首97
秋夜闻蝉97
京邸春夜98
古诗98
夜坐99
白鹿洞99
萍乡署中蔷薇100
读先大父《香嵓诗集》100
良夜四章101
辛丑秋日杂诗八首(选之七、八)102
季春得诗八首(选之三、四、七、八)102
长夏咏怀四首(选之三)103
对月104
书怀104
得紫笈兄所寄诗和作105
老妓(二首)106
春日杂诗(二首)106
鹅湖山下田家107
暮春独坐遥忆崇圣寺有作108
古琴109
写愁109
晚霞篇——舟过安仁作110
咏渔樵耕牧四首111
晓发章树镇112
清江道中(二首)112
湘潭113
舟发长沙奉简南园学使113
入滇南胜景114
卷三,倦圃吟草,甲辰至戊申(1784—1788年),共一百一十首,今选录三十三首115
屏居115
写怀115
小园116
洱滨渔家117
梅花(二首)117
间贾芝田赞府118
初夏游荡山连日得绝句五首119
波罗崖121
携何云川、沙雪湖游波罗崖,酒间已成前作,明日复走笔成古风一首121
喜雨晴后登城眺望123
长夏久雨晴后经理小园四首(选之二、四)123
幽花124
登苍山中和峰125
陪萧曙堂师及宗晴皋学博游凤眼洞,时丙午秋七月廿二日也128
过定西岭129
携徐曙东游九鼎寺129
白崖道中130
月夜散步崇圣寺后院131
九月十五夜与洪西堂、僧悟空月下登胜概楼131
吊李中溪先生与洪西堂同作132
读秦纪(二首,选之一)133
读柳河东传有感133
长歌奉简王用其同年学博134
晓发白崖136
杂感(二首,选之二)136
简师荔扉136
书愤137
卷四,后出游草,己酉至辛亥(1789—1791年),共一百三十九首,今选录二十六首138
天镜阁138
大渡河138
杜宇139
舟行即景139
舟次夔府140
由夔州府入峡141
峡中夜雨142
舟泊巴东143
秦淮143
与栖霞方丈福上人围棋144
湖上渔人144
春曲144
单县道中偶题145
蒙钦赏职衔恭纪145
阅《桃花扇传奇》感南朝事作长句赋之(四首)146
保定道中147
身世148
邯郸旅舍148
渡黄河148
江行有感149
小孤山149
望江大风雨149
长歌行150
《蝶窗诗草》自序151
《蝶窗诗草》序(游方震)153
《所园诗集》跋(刘大绅)156
杨载彤及其《嶰谷诗草》161
《嶰谷诗草》诗选(二百七十五首)187
卷一,古近体诗一百三十三首,庚申至乙酉(1800—1825年),今选录五十三首187
庚申初秋,侍家严游荡山,时年十四187
读先所园叔罢官后诗187
大理风188
石羊八景(八首选之七、八)190
辛未九日次家严韵寄怀家善渊兄客晋并悼四弟珥彤191
秋雨叹(三首)192
乙亥除夕还家193
石岭赠文轩宗叔194
由石岭过喜洲195
史城晓行赴洱源药室195
哭母196
春日还家口占196
先慈忌日谒墓197
登大观楼198
夜读《即园诗钞》,赠赋199
星回节咏阿南夫人201
闻雁203
对梅有感204
梦游苍洱204
寄内(六首)207
山居209
送友人旋里209
临歧别友口占210
晚眺210
秋旅210
种花(八首,选之一、三、七、八)211
咏菊(二首)212
菊骨213
宿三清阁晓起观日213
春夜宿赵州官廨215
马龙道中215
谢观察王幼海先生为先慈评刊《绣余吟草》兼题鄙集二诗即次原韵(二首)216
遣兴217
由曲靖过沾益道中口占(三首)218
乙酉元日偶兴用甲戌和家善渊兄韵219
家居即事219
春日过即园(三首,选之二、三)220
卷二,近体诗一百一十二首,乙酉至丁亥(1825—1827年),今选录三十一首220
乙酉春挈眷至昆明寓翠海次韵答李即园姻家220
消夏杂咏221
早春大雪仿欧阳公颖州禁体即次原韵与蓉渚同作223
怀古(六首,选之三、四、五、六)225
雪山十二境(十二首,选一、四、五、九、十)228
侍寄庵夫子过即园次韵(二首)229
仲秋偕家蓉渚暨觉公放舟华浦230
季秋偕家蓉渚、丹亭、钟冶亭游西山宿罗汉壁,次日过太华、华亭诸寺,步高峣谒杨升庵祠(十首,选三首)231
吴道人室232
由罗汉壁过太华、华亭迷路入松阴寺(四首,选之一)234
太史祠怀杨升庵234
下山返棹235
咏梅(二首)235
和古村(二首,选之一)236
酬马子云236
送别家蓉渚(五首,选之二、三、四)239
卷三,古近体诗一百九十一首,戊子至庚子(1828—1840年),今选录五十一首241
怀家蓉渚即次见寄韵(二首,选之二)241
九日偕王乐山先生暨史澹初、邱小彦、谢石臞、唐二南、朱丽川、袁于谷、家丹亭诸同好凡九人圆通山登高分体得七律分韵得时字(二首)241
除夕题壁(三首,选之三)242
送阮赐卿公子旋维扬243
落花生——和王小榭公子244
飞絮影244
采荍吟245
大关(二首)246
九月朔日揭晓前自嘲247
大理赴乡试竹枝词(十二首)248
寄家蓉渚书时闻江右水泛251
寄和家善渊兄卖雪辞(三首)251
下第252
九日感事253
春草词——癸巳春日和呈贡郭蓴香明府作(十首,选之一、三、四)253
五月十六日游西山宿妙定寺之海云阁(二首)254
题谢云房为净慧僧写竹255
黑盐井道中作256
封云龙州盐业有感(并序)256
初秋有感(四首,选之一、三)257
赠歌儿(二首)259
秋海棠(二首,选之一)259
夜中五华山散步260
秋晚携二子步五华山即事仿虞世南《侍宴》之作示仁镜260
咏秋海棠(二首)260
子月朔六日冒雨自头村返昆明药室261
朔七日对雪262
过即园262
西鸡齐啼句偶拈二绝(二首)263
卷四,古近体诗一百六十一首,庚子至甲辰(1840—1844年),今选录五十九首264
和雪山居士(共十六首)264
中秋题号(二首)267
沙桥道中怀杨升庵267
青海塘感旧悼次女佩芷268
九鼎山下268
望九鼎寺269
二月八日偕林松坪茂才游鸡足山,至福田庄家晴峰孝廉留宿即事(三首,选之一)269
游鸡足山270
金顶观日272
佛光273
大理宏圣寺谒诸葛武侯祠堂(童试题拟作示仁铭侄)274
浩然阁观洱海275
喜晤赵子谷姻家自晋临邑致仕归276
马苍峤苍山屏石甚奇诗以赠之276
壬寅三月初二日梦中得二句277
偶成(二首)277
秋日登五华山望田禾避雨树下口占278
癸卯人日喜雪用甲戌年先君子和家善渊兄韵278
和恒公韵一偈279
庭中金银花开甚繁,蜂蝶围绕戏占279
还家杂咏(三首,选之一、二)279
途中口占(三首)280
镇南道中竹枝词281
楚雄道中(四首)281
返榆城(二首)282
普淜晓发283
回文四首(选之四)283
卷五,古近体诗一百五十八首,甲辰至丁未(1844—1847年),今选录四十三首284
六月十八日杨林旅店五叠前韵题壁284
课子仁镜仁铠285
和王英齐先生官箴八首原韵287
春日通泉署斋即事并示诸生(四首)291
穷州吟(并序)292
五月望日寄怀叶榆亲友(二首)294
寄江西宜黄家蓉诸明府(二首,选之二)295
闲居即事(四首,选之一、二、四)295
再用归嵩山韵296
年来屡梦入闱场,情事宛然,今秋七月廿四日为先严忌日,复有此梦,诗以寄之(二首)297
夜雨即事297
僻壤298
山街298
散步299
送别浣江王乔东茂才299
见燕300
五月朔日梦马子云将归丽江话别300
遣兴(四首,选之三、四)301
有感302
六月朔日自寿并酬问讯亲友302
立秋日登城有怀四女,时闻在榆抱恙303
六月廿六日抵昆明晤马子云于彩云楼僧舍,时抱恙初愈303
秋闱报罢将返通泉感赋(二首,选之二)304
子云将归丽江,余先返马龙赠别(二首)304
春正二十七日马子云命侄长庚寄书言别,并嘱觅舆夫指期花朝前五日起行,口占一律寄答305
端午日喜晴(二首)306
卷六,古近体诗一百○七首,丁未至庚戌(1847—1850年),今选录三十八首307
读史(二十八首,选之一)307
学圃漫吟308
古歌行308
戊申元日雪晴早朝,恭纪,并感西师(二首,选之一)309
初五日喜晴309
阅赵子谷姻丈书得读,偕余醇轩游苍洱诸作感赋却寄(四首)310
六月312
书怀312
九日312
冬至前八日赴昆明道中有感313
返通泉晓行怀李云帆姻丈314
悼亡六首(选之二、四、六)314
己酉新正三日喜雪(二首)318
喜家善渊兄由洱源走马昆明来视予318
怀家蓉渚自江右解组归蜀三年无信319
八月八日通泉学署感事(二首)319
九日携眷登通泉西山小饮莎草潭口占,示女婿周臻、子仁镜、仁铠321
黄花老人石刻草书歌321
鸡?菜322
滇池秋泛323
怀杨升庵先生323
得诸友和章叠前韵奉酬325
庚戌秋日之任他郎道中(四首,选之一)325
由他郎送考景东道中(三首)326
闻家蓉堵马子云俱于己酉岁恶耗,诗以悼之328
他郎度岁感事杂咏(四首)328
赵懿《善渊诗钞》(三首)331
中秋前三日偕赵一亭周鸿雪游崇圣寺331
题凤眼洞332
雨洗碑332
本书选录诗文的文献333
参考文献334
后记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