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公债学说精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公债学说精要](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2285889.jpg)
- 卢文莹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4254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公债-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公债学说精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上篇 中国公债发展脉络3
第一章 清政府的公债3
第一节 中国公债的产生3
第二节 清政府的国外公债6
一、中国近代外债的起始时间6
二、清政府举借外债的两个阶段7
第三节 清政府的国内公债18
一、清政府发行的三次内债18
二、三次内债发行失败的原因20
第二章 北洋政府的公债21
第一节 北洋政府的外债21
第二节 北洋政府的内债22
第三章 国民政府的公债26
第一节 国民政府的外债26
第二节 国民政府的内债27
一、广东和武汉国民政府的国内公债28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国内公债28
第四章 革命根据地政府的公债34
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公债的发行34
一、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行的公债34
二、东北解放区发行的公债35
三、晋察冀边区政府发行的公债37
四、湘赣省发行的公债37
五、湘鄂赣省发行的公债37
六、闽浙赣省发行的公债38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公债的特点38
一、革命根据地公债的主要特点38
二、革命根据地公债的偿还39
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公债41
第一节 1950年的中国公债41
一、1950年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41
二、“一五”时期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43
三、1950年代的中国国外公债47
第二节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的中国公债49
一、从1979年开始的中国国外公债49
二、从1981年开始的国库券51
第三节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的中国公债57
一、1988年以来国内外公债发行57
二、国债一级发行市场的回顾58
第四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的国债市场63
一、二级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63
二、国债银行间市场的建立64
下篇 中国公债思想源流69
第六章 西方公债学说及其在中国的传播69
第一节 公债思想产生的先决条件69
第二节 古典学派的公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70
一、亚当·斯密的公债理论70
二、李嘉图的公债理论72
三、萨伊的公债理论73
四、穆勒的公债理论73
第三节 “新兴学派”的公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74
一、十九世纪前叶德国公债理论74
二、英国近代经济学家的公债理论77
三、凯恩斯学派的公债理论79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债理论80
一、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公债理论的评价81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债思想81
三、马克思、恩格斯对公债与赋税关系的论述83
第五节 近代西方公债学说在中国的传播83
一、西方公债学说在中国传播的概况83
二、传播西方公债学说的杰出人物85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公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88
第七章 清末甲午战前时期的公债思想(1865—1895)91
第一节 甲午战前时期公债思想概况91
一、该时期公债思想的特点91
二、对洋务派举借外债的分析94
第二节 左宗棠的公债思想95
一、军需外债的先行者95
二、举债的方式96
第三节 沈葆桢的公债思想98
一、军需外债及思想98
二、借外债的利弊99
第四节 李鸿章的公债思想100
一、由军需借款向实业借款的思想转变100
二、由从国内筹资向国外借债思想的转变101
三、“借洋债”思想的采行者102
第五节 马建忠的公债思想102
一、外债的用途与利弊103
二、募集外债的原则与方法106
第六节 郑观应的公债思想107
一、“国债”存在的必要性107
二、借内债优于借外债109
三、举债的方式与用途110
第七节 钱恂的公债思想111
一、国债的原意及近代各国国债的情形111
二、国债与租税的关系112
三、国债的类型及其利弊113
四、国债的募集116
五、国债的管理与偿还117
第八章 清末甲午战后时期的公债思想(1895—1911)119
第一节 甲午战后时期公债思想的特点119
第二节 张之洞的公债思想120
一、借外债的必要性121
二、借外债的策略思想123
三、张之洞借外债的实践124
第三节 盛宣怀的公债思想124
一、参与各种借外债活动125
二、借债筑路主张的推行者126
三、倡导建立公债发行机关——中国通商银行129
四、“汉冶萍借款”与盛宣怀后期的外债思想131
第四节 何启、胡礼垣的公债思想133
一、以借内债为宗旨133
二、举债的原则方法134
第五节 梁启超的公债思想135
一、公债概论136
二、外债论140
三、内债论146
第九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公债思想(1911—1927)149
第一节 张謇的公债思想149
一、对债务问题的基本认识150
二、外债思想151
第二节 孙中山的公债思想153
一、举借外债的必要性153
二、举借外债的利弊155
三、举借外债的原则156
第三节 宋教仁、朱执信的公债思想157
一、宋教仁的外债论157
二、朱执信的公债思想159
第四节 熊希龄、周学熙、梁士诒的公债思想162
一、熊希龄的公债思想162
二、周学熙的公债思想166
三、梁士诒的公债思想168
第五节 刘揆一、唐暮潮的公债思想170
一、刘揆一及其外债思想170
二、唐暮潮的外债思想172
第六节 徐永祚的公债思想174
一、外债的共性175
二、外债的利弊176
三、外债的用途176
第七节 漆树芬的公债思想177
一、公债券的种类177
二、国民政府外债的剖析179
第十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债思想(1927—1949)180
第一节 马寅初的公债思想180
一、内债与外债的关系181
二、内外债政策的利弊183
三、借用外债的方式186
第二节 程文蔼的公债思想187
一、公债的产生187
二、公债的性质188
三、公债的利弊190
四、对民国公债政策的批判193
五、公债的发行与中国的债市193
第三节 宋子文、孔祥熙的公债思想194
一、宋子文及其公债政策思想194
二、孔祥熙及其公债政策思想198
第四节 翁文灏、钱昌照的公债思想199
一、翁文灏、钱昌照的举债实践199
二、举借外债建设重工业200
三、对苏美的易货偿债和寻求美国大借款201
四、战后工业化与借助外债203
第五节 吴景超的公债思想204
一、借助外债实现工业化204
二、举借外债的最佳方式206
第十一章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公债思想208
第一节 许涤新的公债思想208
一、“取之有道的收入”209
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210
第二节 陈岱孙的公债思想210
一、论整理旧债211
二、外债与建设213
第三节 千家驹的公债思想214
一、公债的产生214
二、旧中国公债的性质、特点215
第四节 邓子恢的公债思想217
一、开发财源,支援前线217
二、因地制宜的公债政策220
第十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公债思想(1949— )222
第一节 建国以来的公债思想的特点222
第二节 领袖人物的公债思想224
一、毛泽东224
二、陈云227
第三节 经济学家的公债思想学说231
一、陶大镛231
二、黄达235
三、段云236
四、何建章237
五、邓子基238
主要参考文献242
后记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