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乐清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乐清市地方志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02461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239页
- 文件大小:133MB
- 文件页数:12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乐清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9
第二节 变迁85
第一节 位置85
卷一 建置85
第一章 县境85
第二章 沿革87
第一节 明清时期89
第三章 行政区划89
第二节 中华民国92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94
第二节 县署 县府大院120
第一节 城池120
第四章 县城120
第三节 街巷121
第一章 乐成镇123
卷二 区乡镇概况123
第一节 大荆镇125
第二章 大荆区125
第二节 仙溪镇127
第四节 旸谷岙乡128
第三节 湖雾镇128
第六节 叶家垟乡129
第五节 石坦乡129
第八节 福溪乡130
第七节 双峰乡130
第十节 甸岭乡131
第九节 东林乡131
第十一节 龙西乡132
第十三节 雁东乡133
第十二节 卓南乡133
第十四节 水涨乡134
第二节 雁荡山乡135
第一节 白溪镇135
第三章 雁荡区135
第三节 下塘乡136
第四节 沙门乡137
第一节 芙蓉镇138
第四章 清江区138
第三节 清江镇139
第二节 南塘镇139
第四节 小芙乡140
第六节 清北乡141
第五节 雁芙乡141
第七节 岭底乡142
第一节 虹桥镇143
第五章 虹桥区143
第二节 蒲岐镇145
第三节 南岳镇146
第五节 淡溪乡147
第四节 硐垟乡147
第七节 南阳乡148
第六节 瑶岙乡148
第九节 东联乡149
第八节 四都乡149
第十一节 西联乡150
第十节 朴湖乡150
第十二节 天成乡151
第二节 城北乡152
第一节 盐盆镇152
第六章 城区152
第四节 后所乡153
第三节 慎海乡153
第五节 万岙乡154
第一节 柳市镇155
第七章 柳市区155
第二节 白石镇157
第三节 北白象镇158
第五节 磐石镇160
第四节 翁垟镇160
第六节 黄华镇161
第七节 湖头镇162
第九节 慎江镇163
第八节 象阳镇163
第十一节 湖横乡164
第十节 中雁乡164
第十三节 洪渡桥乡165
第十二节 万家乡165
第十五节 象东乡166
第十四节 海屿乡166
第十七节 茗屿乡167
第十六节 茗东乡167
第十八节 三山乡168
第一节 地层169
第一章 地质169
卷三 自然环境169
第二节 岩石170
第四节 矿产171
第三节 构造171
第一节 山地 丘陵173
第二章 地貌173
第三节 岛礁 沙带 滩涂174
第二节 平原174
第二节 海域177
第一节 海岸线及其变迁177
第三章 乐清湾177
第三节 潮汐178
第一节 河流179
第四章 河流和地下水179
第二节 地下水181
第一节 土壤182
第五章 土壤 植被182
第二节 植被185
第一节 四季特征187
第六章 气候187
第三节 降水188
第二节 气温188
第六节 风190
第五节 光照和辐射190
第四节 蒸发190
第一节 异常天气及地震191
第七章 异常天气及地震191
第二节 异常天气及地震记略192
第二节 内陆动物200
第一节 植物200
第八章 野生动植物200
第三节 乐清湾海域动物202
第一章 雁荡山风景名胜203
卷四 雁荡山203
第一节 灵峰景区204
第二节 三折瀑景区209
第三节 灵岩景区212
第四节 大龙湫景区216
第五节 雁湖景区219
第六节 显胜门景区221
第七节 仙桥景区224
第八节 羊角洞景区225
第一节 玉甑景区227
第二章 中雁荡山风景名胜227
第二节 西漈景区229
第三节 东漈景区231
第四节 三湖景区232
第五节 凤凰山景区233
第六节 杨八洞景区234
第七节 刘公谷景区235
第三章 零散风景237
第四章 名人游踪238
第二节 交通网络243
第一节 管理机构243
第五章 旅游设施243
第三节 膳宿服务244
第一节 数量245
第一章 资源245
卷五 土地245
第二节 质量248
第三节 开发252
第四节 利用现状254
第五节 保护256
第一节 权属258
第二章 权属与管理258
第二节 地籍259
第三节 有偿使用260
第一节 用地审批262
第三章 用地管理262
第二节 税费265
第三节 违章查处266
第四节 管理机构268
第一节 人口数量269
第一章 人口数量与分布269
卷六 人口269
第二节 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272
第三节 迁徙274
第一节 民族275
第二章 人口结构275
第二节 年龄与性别277
第三节 婚姻与家庭279
第四节 文化程度与职业281
第五节 残疾人282
第一节 各姓人数283
第三章 姓氏283
第二节 部分姓氏由来及分布284
第一节 政策措施291
第四章 计划生育291
第二节 实施成果292
第一节 驿道 乡村道路 机耕路295
第一章 设施295
卷七 交通295
第二节 公路 车站296
第三节 桥梁 渡口 隧道299
第四节 航道 过船坝304
第五节 港口 锚地307
第六节 航标 电台309
第二节 船舶310
第一节 车辆310
第二章 工具310
第一节 客运312
第三章 运输312
第二节 货运313
第三节 装卸 搬运314
第四节 营运单位315
第一节 机构319
第四章 管理319
第四节 驾驶员管理320
第三节 车船监理320
第二节 营运管理320
第五节 安全管理321
第二节 邮局325
第一节 驿站 铺舍325
卷八 邮电325
第一章 机构325
第五节 邮电局326
第四节 交通站326
第三节 电信局326
第二节 邮路329
第一节 驿道329
第二章 邮政329
第四节 设备331
第三节 交通站交通路线331
第五节 业务332
第一节 电报336
第三章 电信336
第二节 电话337
第一节 古海塘342
第一章 海塘342
卷九 水利342
第二节 标准海塘344
第一节 山溪治理346
第二章 溪河治理346
第二节 河网整治347
第三节 运河治理349
第一节 中型水库351
第三章 水库 山塘351
第二节 小型水库及山塘353
第三节 水库移民354
第一节 沿海排水闸356
第四章 水闸356
第二节 内河节制闸358
第二节 水井360
第一节 传统提水工具360
第五章 引水提水设施360
第三节 机电泵站361
第四节 其他设施362
第二节 信息 设施365
第一节 指挥机构365
第六章 防汛防旱365
第三节 防灾抗灾记略366
第二节 水资源管理368
第一节 工程管理368
第七章 管理368
第五节 水利经费369
第四节 水费计收369
第三节 综合利用369
第六节 水政执法370
第一节 道路371
卷十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第一章 县城建设371
第二节 桥梁372
第三节 公用建筑373
第五节 环境卫生374
第四节 园林绿化374
第二节 虹桥镇375
第一节 大荆镇375
第二章 城镇建设375
第四节 北白象镇376
第三节 柳市镇376
第六节 其他建制镇377
第五节 磐石镇377
第一节 供水379
第三章 公用事业379
第二节 排水380
第四节 液化石油气381
第三节 供电381
第二节 农村民居382
第一节 城镇民居382
第四章 居民住房382
第一节 公房管理384
第五章 房产管理384
第二节 私房管理385
第四节 普查 发证 测绘387
第三节 商品住宅387
第五节 白蚁防治388
第二节 环境污染389
第一节 环境监测389
第六章 环境保护389
第三节 污染治理391
第四节 环境管理393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395
第一章 所有制变革与调整395
卷十一 农业395
第二节 土地改革396
第四节 人民公社397
第三节 互助合作397
第五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98
第一节 农业区划399
第二章 农业区划与耕作制度399
第二节 耕作制度401
第一节 劳动力403
第三章 劳动力与生产资料403
第二节 耕地404
第三节 农机具405
第四节 肥料408
第一节 生产概况410
第四章 粮食作物生产410
第二节 栽培技术412
第三节 良种繁育与推广413
第四节 病虫害发生与防治416
第一节 生产概况419
第五章 经济作物生产419
第三节 良种推广420
第二节 栽培技术420
第二节 财物管理422
第一节 劳动管理422
第六章 经营管理与服务机构422
第三节 收益分配423
第四节 服务机构425
第一节 林地与林业资源427
第一章 林业427
卷十二 林业 特产 畜牧业427
第二节 山林权属与林场430
第三节 育苗与引种驯化432
第四节 植树造林434
第五节 名木古树436
第六节 森林保护440
第七节 管理服务机构442
第一节 水果443
第二章 特产443
第二节 茶叶445
第三节 桑蚕446
第一节 畜禽种类与分布447
第三章 畜牧业447
第二节 品种改良和推广449
第三节 饲养管理和繁殖技术451
第四节 疫病防治452
第五节 专业机构455
第一章 海水养殖457
卷十三 渔业457
第一节 贝类458
第三节 虾类461
第二节 藻类461
第五节 苗种生产462
第四节 鱼类462
第二章 海洋捕捞464
第一节 渔场465
第二节 渔船 渔具466
第三节 捕捞作业468
第二节 捕捞471
第一节 资源471
第三章 淡水渔业471
第三节 养鱼472
第五节 苗种生产473
第四节 新品种养殖473
第一节 渔港475
第四章 渔港 渔村 养殖场475
第三节 养殖场476
第二节 渔村476
第三节 冷冻品478
第二节 腌制品478
第五章 水产品加工478
第一节 干制品478
第四节 罐制品479
第一节 渔业所有制480
第六章 管理与服务机构480
第三节 渔政和渔船管理482
第二节 资源保护482
第五节 服务机构483
第四节 安全生产483
第二节 盐村 盐民486
第一节 盐区变迁486
卷十四 盐业486
第一章 海盐生产486
第三节 盐场487
第四节 经营体制490
第二节 生产设备491
第一节 生产方式491
第二章 制盐工艺491
第三节 操作工艺492
第一节 产量493
第三章 盐产品493
第二节 质量495
第三节 副产品496
第二节 收购价497
第一节 制度497
第四章 原盐运销497
第三节 销售价498
第四节 销区及销量499
第二节 场产管理501
第一节 机构501
第五章 盐政501
第三节 收购与贮存502
第四节 缉私护税503
第一章 发展概况505
卷十五 乡镇企业505
第一节 体制507
第二章 体制与管理507
第二节 经营管理509
第三节 质量管理511
第四节 劳动工资管理512
第一节 五金电器514
第三章 工业企业514
第二节 电子 仪表515
第四节 塑料 橡胶516
第三节 冶金 机械516
第七节 鞋类 服装517
第六节 纺织配件517
第五节 化工 医药517
第十节 造纸及纸制品518
第九节 文体用品518
第八节 工艺美术518
第十二节 食品罐头519
第十一节 建材 灯具519
第二节 商业企业520
第一节 农业企业520
第四章 农商交通企业520
第三节 交通运输企业521
第五章 企业选介522
第一章 工业概况527
卷十六 工业 建筑业527
第一节 所有制变革531
第二章 体制与管理531
第二节 管理机构532
第三节 企业管理534
第一节 食品536
第三章 工业门类536
第二节 机械 电子537
第三节 化工 医药540
第四节 陶瓷 建材541
第五节 矿冶544
第六节 工艺美术545
第七节 鞋类 服装 皮革550
第八节 纺织551
第九节 印刷 造纸552
第十节 家具及其他553
第一节 发电555
第四章 电力555
第二节 输变电559
第三节 用电管理560
第一节 国营企业563
第五章 企业选介563
第二节 县属集体企业567
第一节 建筑队伍572
第六章 建筑业572
第二节 施工设备573
第四节 建筑业管理574
第三节 建筑设计574
第一节 私营个体商业579
第一章 经济体制579
卷十七 商业579
第二节 集体商业580
第三节 国营商业582
第一节 网点分布584
第二章 商业网点584
第二节 商业区585
第三节 著名市场588
第四节 集市贸易场所589
第五节 传统市日与会市593
第二节 五金交电类595
第一节 日用杂品类595
第三章 生活资料购销595
第四节 药材药品类596
第三节 针纺织品类596
第二节 工业生产资料及建筑材料类598
第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类598
第四章 生产资料购销598
第一节 肉禽蛋类600
第五章 副食品购销600
第二节 水产品类601
第三节 糖烟酒及果蔬类602
第一节 燃料类604
第六章 燃料与土特产购销604
第二节 土特产类605
第一节 出口商品607
第七章 对外贸易607
第二节 经营方式609
第三节 扶持生产610
第二节 服务业611
第一节 饮食业611
第八章 饮食与服务业611
第一节 自由购销613
第一章 粮食购销613
卷十八 粮油经营613
第二节 统购统销及合同定购614
第三节 超购奖励及其他购销办法616
第四节 城镇居民口粮供应617
第五节 军粮供应618
第一节 粮食价格619
第二章 粮价与闹米风潮619
第二节 闹米风潮624
第二节 计划供应626
第一节 计划收购626
第三章 油脂购销626
第一节 仓储628
第四章 储运628
第二节 调运630
第一节 体制631
第一章 财政631
卷十九 财政 税务631
第二节 收支633
第三节 根据地财政635
第四节 财务管理636
第五节 金库638
第一节 税种639
第二章 税务639
第二节 稽管647
第一节 典当 钱庄649
第一章 机构649
卷二十 金融649
第三节 银行650
第二节 合作金库650
第四节 信用合作社651
第二节 流通652
第一节 种类652
第二章 货币652
第一节 存款654
第三章 信贷 结算654
第二节 贷款655
第三节 结算658
第一节 债券660
第四章 金融市场660
第二节 外汇调剂661
第三节 金银收兑与配售662
第四节 民间融资活动663
第五章 保险666
第一节 编制667
第一章 计划667
卷二十一 经济管理667
第二节 实施668
第一节 内容670
第二章 统计670
第二节 方法671
第三节 成果672
第一节 市场管理673
第三章 工商行政673
第二节 打击投机倒把674
第三节 工商企业登记676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678
第五节 商标和广告管理679
第一节 演变680
第四章 物价680
第二节 管理681
第三节 差价与比价682
第一节 计量685
第五章 技术监督685
第三节 产品质量监督686
第二节 标准化686
第一节 国家审计687
第六章 审计687
第二节 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688
第一节 沿革689
卷二十二 中国共产党 乐清地方组织第一章 组织机构689
第二节 代表会议和代表大会691
第三节 领导人名录693
第四节 县委工作机构695
第五节 基层组织697
第一节 建国前重大活动701
第二章 重大活动记略701
第二节 建国后重大活动703
第一节 组织建设708
第三章 党务708
第二节 宣传教育710
第三节 统一战线713
第四节 党校714
第五节 老干部工作715
第六节 信访716
第七节 党史研究717
第二节 违纪查处718
第一节 机构718
第四章 纪律检查718
第三节 甄别平反719
第一节 组织沿革721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乐清县党部721
卷二十三 党派社会团体721
第二节 主要活动723
第三节 三青团乐清县分团725
第二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乐清县总支部委员会726
第一节 中国民主同盟乐清县委员会726
第二章 其他政党726
第三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乐清县支部727
第一节 工人团体728
第三章 社会团体728
第二节 农渔盐民团体732
第三节 青少年团体735
第四节 妇女团体738
第五节 工商团体741
第六节 科技团体742
第八节 联谊团体744
第七节 文艺团体744
第九节 老年人团体745
第十节 其他团体746
第一节 县衙署747
第一章 政府747
卷二十四 县政747
第二节 县公署 县政府753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755
第四节 县人民政府工作机构759
第五节 基层行政机构763
第一节 人大代表选举765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765
第二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766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768
第四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772
第一节 县政协委员会776
第三章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776
第二节 历届全体会议778
第三节 主要工作780
第二节 县参议会783
第一节 县议会783
第四章 议会 参议会783
第三节 “国大代表”选举784
第一节 军事机关785
第一章 军事机关与设施785
卷二十五 军事785
第二节 军事设施786
第二节 志愿兵制 义务兵制788
第一节 募兵制 世兵制 征兵制788
第二章 兵役788
第三节 预备役789
第一节 驻军791
第三章 武装力量791
第三节 县大队 武警部队793
第二节 民团 自卫队793
第一节 组织795
第四章 民兵795
第三节 活动796
第二节 训练796
第一节 古代战事798
第五章 战事798
第二节 近代战事799
第三节 现代战事800
第一节 日军侵犯乐清803
第六章 抗日战争803
第二节 日军在乐清的暴行804
第三节 军民抗击日本侵略军806
第一节 革命武装809
第七章 括苍游击根据地809
第二节 游击根据地810
第三节 解放乐清及括苍地区的战斗811
第一节 机构813
第一章 公安813
卷二十六 公安 司法813
第二节 惩治反革命814
第三节 社会治安管理816
第四节 户籍管理821
第五节 消防823
第六节 监狱 看守所826
第二节 刑事检察827
第一节 机构827
第二章 检察827
第三节 经济检察829
第五节 监所及社会改造检察830
第四节 法纪检察830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831
第二节 刑事审判832
第一节 机构832
第三章 审判832
第三节 民事审判835
第五节 行政审判836
第四节 经济审判836
第七节 执行工作837
第六节 申诉复查837
第二节 法制宣传839
第一节 机构839
第四章 司法行政839
第三节 调解工作840
第五节 律师与法律顾问841
第四节 公证841
第六节 法律服务所842
第二节 抚恤843
第一节 烈士褒扬843
卷二十七 民政843
第一章 优抚安置843
第三节 拥军优属845
第四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846
第一节 救灾848
第二章 社会救济848
第二节 济贫849
第二节 “五保户”供养851
第一节 慈善事业851
第三章 社会福利851
第四节 残疾人事业852
第三节 弃婴和孤儿收养852
第五节 有奖募捐853
第一节 革命老区854
第四章 革命老区和山区工作854
第三节 支援老区和山区建设856
第二节 “三老”人员补助856
第四节 扶贫857
第二节 地名管理858
第一节 婚姻登记858
第五章 管理858
第四节 殡葬管理859
第三节 社团登记859
第五节 收容遣送860
第一节 用工制度861
卷二十八 劳动 人事 行政监察第一章 劳动861
第二节 职工队伍与工资862
第四节 社会劳动保险863
第三节 劳动争议仲裁863
第六节 劳动保护 安全监察864
第五节 劳动就业864
第七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865
第一节 干部队伍866
第二章 人事866
第二节 干部来源867
第三节 人事管理868
第四节 工资福利869
第二节 案件受理与查处871
第一节 监察队伍871
第三章 行政监察871
第三节 监督检查工作872
第一节 外国人来乐清873
卷二十九 外事侨务与港澳台事务第一章 外事873
第三节 外援与援外875
第二节 出访 考察875
第四节 涉外事项876
第一节 侨胞 侨乡877
第二章 侨务及港澳事务877
第二节 抗日救国 支援家乡建设878
第三节 侨务工作879
第二节 两岸交往881
第一节 台胞 台属881
第三章 台湾事务881
第三节 接待和安置882
第一节 县学883
第一章 古代教育883
卷三十 教育883
第三节 社学 私塾884
第二节 书院884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885
第二章 普通教育885
第二节 小学教育886
第三节 中学教育890
第一节 师范教育893
第三章 专业职业教育893
第二节 职业技术教育894
第一节 业余教育895
第四章 成人教育895
第三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897
第二节 函授和广播电视教育897
第一节 入学与学籍899
第五章 学生管理899
第二节 思想品德教育900
第三节 成绩考查与评定901
第四节 体育与保健902
第五节 生产劳动903
第二节 待遇904
第一节 队伍904
第六章 教师904
第三节 培训与进修905
第二节 教育经费907
第一节 管理体制907
第七章 行政管理907
第三节 学校设施908
第四节 教学研究909
第二节 县级科研组织911
第一节 行政机构911
卷三十一 科学技术911
第一章 科技组织911
第三节 民营科技机构912
第四节 农业科技网913
第三节 待遇914
第二节 技术职称评定914
第二章 科技人员914
第一节 队伍914
第一节 科普宣传916
第三章 科技活动916
第二节 培训与咨询917
第五节 监测919
第四节 科学调查考察919
第三节 情报交流919
第六节 青少年科技活动920
第一节 乐清湾资源利用实验921
第四章 科技实验与推广921
第二节 农业科技实验与推广922
第三节 工业科技实验与推广925
第四节 医药卫生实验与推广929
第五节 能源科研930
第六节 “星火计划”931
第一节 获奖项目932
第五章 科技成果932
第二节 专利发明937
第二节 成果管理939
第一节 计划管理939
第六章 管理939
第三节 经费管理940
第一节 事业单位941
第一章 社会文化941
卷三十二 文化941
第二节 文化市场942
第三节 城乡文化活动943
第二节 音乐 舞蹈946
第一节 文学创作946
第二章 文学艺术946
第三节 美术 摄影947
第四节 书法 篆刻948
第二节 石雕 根雕 象牙雕949
第一节 黄杨木雕949
第三章 工艺美术949
第三节 剪纸950
第一节 戏剧 曲艺951
第四章 戏剧 电影放映951
第二节 电影放映953
第二节 发行955
第一节 藏书955
第五章 图书955
第一节 馆藏文物957
第六章 文物957
第二节 文物保护单位958
第三节 革命文物 遗址962
第二节 专志编修964
第一节 县志编修964
第七章 方志964
第二节 报刊966
第一节 新闻单位966
第八章 新闻 广播 电视966
第三节 广播968
第四节 电视970
第二节 管理利用971
第一节 收集整理971
第九章 档案971
第一节 县级医院和区卫生院973
第一章 医疗单位973
卷三十三 卫生973
第三节 医疗站 医务室975
第二节 乡镇联合诊所和卫生院975
第四节 私营医院和诊所976
第二节 西医977
第一节 中医977
第二章 医疗队伍977
第三节 培训978
第二节 医疗技术979
第一节 医疗设备979
第三章 医疗设备和技术979
第一节 爱国卫生981
第四章 卫生防疫981
第二节 卫生监督982
第三节 传染病防治984
第五节 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985
第四节 寄生虫病地方病防治985
第一节 妇女保健988
第五章 妇女儿童保健988
第二节 儿童保健989
第一节 医政990
第六章 医政药政990
第二节 药政991
第一节 卫生事业经费996
第七章 经费996
第二节 公费医疗997
第一节 传统体育999
第一章 群众体育999
卷三十四 体育999
第三节 职工体育1000
第二节 农民体育1000
第二节 “达标”锻炼1002
第一节 体育课与课外体育1002
第二章 学校体育1002
第一节 县运动会1003
第三章 体育竞赛1003
第二节 县级单项比赛1004
第三节 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1005
第二节 运动员的培养和输送1007
第一节 师资和教练员1007
第四章 体育队伍1007
第二节 经费1008
第一节 运动场地与设施1008
第五章 体育设施与经费1008
第一节 岁时习俗1009
第一章 风俗1009
卷三十五 风俗 宗教1009
第二节 礼仪习俗1012
第三节 生活习俗1015
第四节 生产习俗1017
第一节 道教1019
第二章 宗教1019
第二节 佛教1021
第三节 天主教1023
第四节 基督教1024
卷三十六 方言1026
第一章 语音概况1026
第一节 乐清话的声韵调系统1026
第二节 大荆话的声韵调系统1027
第二章 乐清话同音字表1030
第三章 分类词表1045
第四章 语法特点1057
第五章 谚语和歇后语1061
第一节 谚语1061
第二节 歇后语1063
卷三十七 艺文1065
第一章 诗词1065
第二章 散文1076
第一节 古代著作目录1089
第三章 著作目录1089
第二节 近现代著作目录1095
第一章 人物传略1107
第一节 古代人物1107
卷三十八 人物1107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1122
第二章 历代进士名录1146
第一节 文科1146
第二节 武科1148
第二节 北伐战争时期阵亡将士1149
第一节 辛亥革命时期与辛亥革命后的烈士1149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阵亡将士1149
第三章 英烈名录1149
第四章 革命烈士名录1151
旧志序言选辑1165
乐清市新编地方志目录1172
1991—1997年乐清发展概要1173
分类索引1191
人名1191
地名1205
要目1214
图表1227
编纂机构及人员名单1231
后记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