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代汉语自学读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古代汉语自学读本](https://www.shukui.net/cover/37/32329870.jpg)
- 李新魁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语文出版社
- ISBN:780006008X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1034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10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古代汉语自学读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上编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什么是古代汉语3
第二节 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4
第三节 古代汉语的内容5
一、通论5
二、文选8
三、常用词9
一、必须反复学习10
第四节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10
二、用发展的眼光来学习11
三、有联系地学习11
四、弄清对象的特点来学习12
五、要抓住主要矛盾来学习14
思考与练习题一16
第二章 文字17
第一节 汉字的结构17
一、关于“六书”17
二、形声字的声符31
一、字形与音、义的关系36
第二节 从字形辨认字(词)义36
二、从字形来辨认意义39
第三节 古书中的通用字44
一、认识一些必要的繁体字,了解繁简字意义之间的差别44
二、掌握异体字47
三、了解古今字的发展48
四、注意古代的通假字50
思考与练习题二53
第一节 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和特点55
一、从词的语音形式来分55
第三章 词汇55
二、从词的意义来分60
三、从词的结构来分62
四、从词汇的组成成分来分65
第二节 古代汉语词义的诸种关系77
一、词义与语音的关系78
二、词义与字形的关系80
第三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82
一、了解词义古今的发展,要特别注意那些“意义微别”的词83
二、古今词义发展的几种方式85
三、怎样掌握词的古义或本义89
第四节 同义词与反义词91
一、同义词91
二、反义词103
第五节 怎样正确理解词义110
一、注意词义的时代差异110
二、正确划分词的“义界”112
三、掌握古代常见词语的特殊意义113
四、不要就字解词,避免望文生义115
五、联系上下文,不要孤立解释词义116
思考与练习题三117
第四章 语法121
第一节 古代汉语词类的区分121
一、名词122
二、动词123
三、形容词124
第二节 古代汉语的句子成分125
一、基本成分125
1.主语125
2.谓语128
3.宾语129
二、附加成分131
1.定语132
2.状语133
3.补语136
三、独立成分139
1.呼应语140
2.感叹语140
3.插入语140
4.复说语140
第三节 名词用作状语141
一、什么叫词类活用144
第四节 古代汉语词类的活用144
二、怎样判断词类活用145
三、名词、形容词等一般的活用147
四、名词、形容词等特殊的活用148
1.意动用法149
2.使动用法149
第五节 代词的用法151
一、人称代词151
1.第一人称151
2.第二人称153
3.第三人称154
4.人称代词的复数155
5.人称代词的灵活用法156
二、指示代词157
1.近指157
2.远指158
3.旁指158
4.虚指159
5.无指159
6.指示代词的“兼词”160
三、疑问代词161
第六节 数量词的用法163
一、数词的语法作用163
二、各类数词的用法166
1.基数166
2.序数167
3.分数167
4.倍数168
5.不定数168
6.虚数169
三、量词170
第七节 副词的用法171
一、范围副词173
二、程度副词175
三、时间副词177
四、状态副词188
五、表敬副词190
六、语气副词191
七、否定副词194
第八节 一些常用虚词的用法197
一、连词、介词的语法特点197
1.而198
二、几个常用连词的用法198
2.以200
3.则201
三、几个常用介词的用法204
1.于204
2.以206
3.为208
4.与209
四、几个常用助词的用法210
1.所210
2.者214
3.之215
4.是219
5.也219
6.矣221
7.焉222
8.耳224
9.尔224
10.乎225
12.耶227
11.哉227
13.欤228
14.夫229
15.盖230
第九节 句子成分的次序和省略231
一、句子成分的次序231
1.主语后置231
2.谓语后置231
3.宾语前置234
4.定语后置236
二、句子成分的省略236
1.主语省略237
3.宾语省略238
2.述语省略238
4.中心语省略240
第十节 几种特殊的句式240
一、判断句241
二、被动句242
三、疑问句246
1.询问句246
2.反问句249
思考与练习题四253
四、否定句253
第五章 古书的注释263
第一节 注释古书的基本知识263
一、注释古书会碰到的问题263
1.声母系统339
2.韵母系统342
3.声调系统344
第三节 《诗经》押韵字的分部345
一、前人怎样划分《诗经》的韵部345
二、前人划分《诗经》韵部的基本结论346
一、用什么语音来读古代作品354
第四节 与阅读古书有关的一些读音问题354
二、不要用“叶韵”的办法来读古代韵文356
三、对古代有特殊读音的词语的处理358
四、读破与如字363
五、关于同音通假370
第五节 诗词格律375
一、诗的体裁375
二、节奏376
三、平仄377
四、押韵379
五、对仗381
六、律诗的格律383
七、词律392
思考与练习题六394
第七章 工具书的使用397
第一节 使用工具书必须注意的问题397
第二节 古代汉语中的问题所涉及的工具书401
一、字典和词典401
二、专名词典408
三、类书410
四、其他的词书、字书413
五、索引417
第三节 掌握使用工具书的方法418
一、掌握各种工具书的查检方法418
二、懂得注音的方法方式420
三、懂得选择义项和音项421
四、懂得工具书中用以解释音义的话语和说解的422
体例422
思考与练习题七422
桃花源记 陶渊明427
第一单元427
中编427
小石潭记 柳宗元430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王禹偁433
岳阳楼记 范仲淹436
醉翁亭记 欧阳修440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442
石钟山记 苏轼446
登泰山记 姚鼐450
第二单元454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454
齐桓公伐楚 《左传》462
召公谏厉王弭谤 《国语》466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470
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473
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策》480
鸿门宴 《史记》485
西门豹治邺 褚少孙493
周新传 《明史》499
第三单元505
《论语》六则505
学而506
述而507
颜渊509
子路512
阳货514
微子515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519
奕秋 《孟子》522
公输 《墨子》524
《老子》二章529
三十辐共一毂529
小国寡民530
秋水 《庄子》532
劝学(节选) 《荀子》537
和氏 《韩非子》544
察今 《吕氏春秋》549
苛政猛于虎 《礼记》554
教学相长 《礼记》556
第四单元557
论贵粟疏 晁错557
师说 韩愈563
马说 韩愈568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柳宗元570
六国论 苏洵577
辕马说 方苞581
出师表 诸葛亮584
陈情表 李密590
齐民要术·序 贾思勰595
天工开物·序 宋应星612
卖柑者言 刘基617
中山狼传 马中锡620
钱神问对 戴名世629
哀江南赋序 庾信635
第五单元635
陋室铭 刘禹锡644
秋声赋 欧阳修646
前赤壁赋 苏轼650
关雎 《诗经》655
伐檀 《诗经》657
硕鼠 《诗经》659
七月 《诗经》661
国殇 屈原667
哀郢 屈原670
古诗十五从军征 《文选》676
莫愁乐 《乐府诗集》678
折杨柳歌辞(其四) 《乐府诗集》679
拟行路难(其三) 鲍照680
子夜吴歌(秋歌) 李白682
古风五十九首(其十九) 李白684
织妇辞 孟郊686
猛虎行 张籍688
第六单元69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690
商山早行 温庭筠692
蜀相 杜甫694
放言五首之三 白居易696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697
长安秋望 杜牧698
枫桥夜泊 张继699
赠刘景文 苏轼700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701
梦江南 温庭筠702
相见欢 李煜703
浣溪纱 苏轼704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705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707
念奴娇·登多景楼 陈亮708
第七单元711
曹刿论战 《左传》711
宫之奇谏假道 《左传》711
李将军列传 《史记》712
说文解字·序 许慎717
切韵·序 陆法言719
《搜神记》二则 干宝720
韩凭夫妇720
吴王小女721
重农722
事非前定722
海潮722
《梦溪笔谈》四则 沈括722
石油723
《阅微草堂笔记》二则 纪昀723
猎户杀虎723
缢鬼技穷724
问说 刘开724
袁随园君墓志铭序 姚鼐726
桃夭 《诗经》727
第八单元727
雄雉 《诗经》728
介子推不言禄 《左传》729
赵简子与郑战 《左传》729
夏礼吾能言之 《论语》731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731
齐人伐燕 《孟子》733
论盛孝章书 《文选》734
鲁仲连义不帝秦 《战国策》736
顾长康画人738
阮宣子论鬼神738
钟士季精有才理738
过江诸人738
郑玄欲注《春秋传》738
《世说新语》六则 刘义庆738
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739
契丹灭后晋 《资治通鉴》739
报刘一丈书 宗臣740
避风岩记 张明弼741
游武夷山记 袁枚743
下编747
一、常见通假字表747
二、古代汉语常用同义词辨析821
三、古代汉语常见特殊读音字(词)表1001
(一)国、族名1001
(二)地名1001
(三)山、水名1005
(四)姓氏名称1005
(五)动植物名1008
(六)物名1009
(七)一般词语1010
四、古代汉语常见读破字表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