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 201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978750277710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74页
- 文件大小:207MB
- 文件页数:599页
- 主题词:海洋战略-研究报告-中国-201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 201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海洋发展的宏观环境第一章 中国海洋发展的国际环境3
一、世界海洋发展历程3
(一)古代海洋3
(二)近代海洋8
(三)现代海洋11
二、全球化时代的海洋15
(一)海洋与气候15
(二)海洋与食物17
(三)海洋与交通18
(四)海洋与能源19
(五)海洋的估值20
三、国际海洋可持续发展21
(一)发展框架22
(二)发展规划23
(三)实施方案24
(四)发展趋势25
四、小结27
第二章 中国海洋发展的地区环境29
一、周边国家海洋战略与政策29
(一)周边国家概况29
(二)周边国家的海洋发展战略30
二、周边国家的海洋开发与利用35
(一)海洋油气开发35
(二)海洋捕捞与水产养殖36
(三)海洋交通运输37
(四)滨海旅游38
三、周边海洋环境与资源的保护39
(一)海洋环境与资源保护形势39
(二)环境和资源保护行动40
四、周边海上政治经济形势40
(一)经贸合作40
(二)海上安全环境42
五、周边海洋形势与中国海洋发展44
(一)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依存度增大44
(二)周边海洋开发压力加大45
(三)域外势力的介入影响周边海洋环境45
(四)尽快制订国家海洋战略45
六、小结46
第三章 中国海洋发展的国内环境47
一、中国及周边海区47
(一)中国的陆地与海洋47
(二)中国周边的海洋50
二、中国的沿海地区52
(一)省级行政区52
(二)县级行政区59
三、海洋科技与教育60
(一)海洋科学与技术60
(二)海洋高等教育62
四、小结63
第二部分 海洋法律与海洋权益第四章 国际海洋法律制度67
一、国际海洋法的产生和发展67
(一)国际海洋法的产生67
(二)联合国三次海洋法会议67
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主要内容69
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主要机制71
(一)缔约国会议72
(二)国际海洋法法庭73
(三)大陆架界限委员会75
(四)国际海底管理局77
四、小结79
第五章 国际海洋法的新发展80
一、国际海洋划界实践80
(一)周边国家海洋划界实践80
(二)晚近双边海洋划界实践84
二、国际涉海司法裁决86
(一)国际司法机构87
(二)涉海司法裁决88
三、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95
(一)外大陆架划界案和初步信息97
(二)划界案的审议和建议97
(三)中国周边国家的划界案和初步信息102
四、“区域”新资源的立法103
(一)硫化物和富钴结壳规章的制定103
(二)“区域”及其资源与外大陆架划界案104
(三)深海遗传基因资源的国际立法104
五、涉海国际条约和协定105
(一)《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05
(二)《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05
(三)《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及其议定书106
(四)《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为公约》106
(五)《制止危及大陆架固定平台安全非法行为议定书》107
(六)《联合国鱼类种群协定》108
(七)《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108
(八)《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109
(九)《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09
六、小结110
第六章 中国海洋法律制度的发展112
一、中国海洋法律制度的发展112
(一)古代海洋法律制度112
(二)近代海洋法律制度115
二、新中国的海洋法律制度116
(一)初期发展阶段117
(二)快速发展阶段118
(三)深入发展阶段119
三、中国海洋法律制度的发展方向120
(一)新时期海洋法制建设的要求120
(二)完善海洋法律制度的主要思路120
(三)需要建立和完善的法律制度121
四、小结121
第七章 中国海洋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122
一、内水、领海及毗连区制度122
(一)内水、领海及毗连区的范围122
(二)主要制度123
(三)紧追权的行使124
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125
(一)范围与界限125
(二)主权权利和管辖权125
(三)申请和审批制度126
(四)生态环境保护127
(五)管理措施127
三、海域使用管理制度127
(一)海洋功能区划制度129
(二)海域使用权制度130
(三)海域有偿使用制度130
四、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制度131
(一)矿产资源131
(二)渔业资源132
(三)其他资源133
五、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制度134
(一)主要制度134
(二)分析与简评139
六、海上交通安全法律制度140
(一)历史沿革140
(二)主要内容141
(三)未来发展145
七、其他海洋法律制度146
(一)海洋调查146
(二)海底电缆管道铺设与保护147
(三)海底文物保护148
八、小结149
第八章 中国的海洋权益150
一、海洋权益概述150
(一)沿海国的海洋权利150
(二)沿海国的海洋利益150
二、中国的海洋权益151
(一)管辖海域内的海洋权益152
(二)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157
三、海洋权益面临的问题及挑战161
(一)传统海洋权益问题161
(二)海洋权益面临的新挑战163
四、中国的立场和举措165
(一)原则立场165
(二)政策和措施166
五、小结170
第九章 中国的海洋安全171
一、海洋安全概述171
(一)海洋安全的威胁172
(二)海洋安全对国家安全的意义173
二、海洋安全的国际背景174
(一)海洋传统安全形势174
(二)非传统海洋安全形势176
三、中国海洋安全的形势179
(一)海洋安全的总体形势179
(二)主要海上安全问题180
四、维护海洋安全的途径181
(一)制定国家海洋安全战略181
(二)加强海上力量建设182
(三)全面开展海上安全合作182
五、小结182
第三部分 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第十章 世界海洋经济与科技的发展187
一、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概况187
(一)海洋经济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87
(二)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189
二、世界海洋产业发展状况197
(一)海洋石油天然气业197
(二)海洋渔业201
(三)海洋交通运输业205
(四)滨海旅游业209
(五)其他海洋产业211
三、世界海洋科技主要进展215
(一)海洋科技发展计划215
(二)海洋科学最新发展217
(三)海洋高新技术最新进展218
(四)重要海洋技术中外比较221
四、小结222
第十一章 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224
一、海洋经济发展概述224
(一)海洋经济概况224
(二)海洋产业概况225
二、海洋产业的发展225
(一)海洋主要产业226
(二)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232
(三)海洋相关产业233
三、区域海洋经济发展235
(一)环渤海经济区235
(二)长三角经济区236
(三)珠三角经济区236
(四)海峡西岸经济区237
(五)北部湾经济区238
四、沿海省市海洋经济发展238
(一)沿海省市海洋经济发展水平238
(二)主要海洋产业发展240
(三)重大涉海项目241
五、涉海就业情况242
(一)涉海类就业情况242
(二)各产业类别吸纳就业情况243
(三)就业人员技术构成情况243
六、小结244
第十二章 中国海洋科技发展245
一、海洋科技发展回顾245
(一)开始起步阶段245
(二)艰难发展阶段245
(三)快速发展阶段245
(四)腾飞发展阶段246
二、海洋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247
(一)《规划纲要》及执行247
(二)《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执行251
三、海洋科学研究254
(一)海洋科研课题254
(二)涉海科研机构和人员254
(三)海洋科研经费256
四、海洋领域重大计划和专项257
(一)近海海洋环境调查与综合评价专项257
(二)中国极地科学考察258
(三)国家大洋专项及大洋科学考察259
(四)海洋高技术计划260
(五)海洋基础研究计划260
(六)海洋公益科研专项262
五、海洋高技术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前景263
(一)海洋高技术产业化对国民经济的贡献263
(二)主要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264
六、小结272
第十三章 中国沿海经济发展规划274
一、新时期涉海产业布局和举措274
(一)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74
(二)船舶工业振兴规划277
(三)石化工业振兴规划279
(四)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80
二、新一轮沿海经济发展战略282
(一)《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284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286
(三)《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287
(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290
(五)“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291
(六)《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91
(七)《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292
(八)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293
(九)关于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293
(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294
(十一)《横琴总体发展规划》295
(十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6—2020)》295
(十三)《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298
三、小结298
第四部分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第十四章 世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301
一、国际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与发展301
(一)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政府间国际会议301
(二)主要涉海国际组织305
二、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面临的威胁308
(一)近岸海域生物多样性308
(二)深远海生物多样性311
(三)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314
三、世界海洋保护区的建设317
(一)海洋保护区317
(二)公海保护区319
(三)禁渔区320
(四)特殊区域320
(五)特别敏感海域321
四、国家管辖范围外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与法律322
(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322
(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323
(三)《生物多样性公约》324
(四)其他条约和协定324
五、小结324
第十五章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326
一、海洋生态环境的现状326
(一)海水环境质量327
(二)沉积物质量330
(三)近岸海洋生物质量331
(四)海洋生态监控区健康状况331
(五)海洋生态环境灾害333
(六)“绿潮”334
二、新一轮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与海洋环境保护335
(一)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生态脆弱区状况335
(二)沿海地区发展战略与海洋环境保护335
三、中国的海洋保护区建设337
(一)海洋自然保护区337
(二)海洋特别保护区338
四、小结339
第十六章 中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341
一、海洋资源利用的基础341
(一)国家管辖海域的资源341
(二)国家管辖外海域资源346
二、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48
(一)海洋生物资源利用348
(二)海洋矿产资源开发351
(三)海洋空间资源利用355
(四)海水资源利用情况361
(五)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363
三、海洋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363
四、小结364
第十七章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365
一、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与政策365
(一)海洋可持续发展政策365
(二)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366
(三)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主题368
二、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369
(一)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369
(二)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评述371
三、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与优先行动领域383
(一)海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383
(二)战略思路387
(三)优先行动领域387
四、小结391
第五部分 海洋政策与海洋管理第十八章 中国的海洋政策395
一、国际海洋政策的发展395
(一)主要沿海国家的海洋政策395
(二)国际海洋政策发展趋势和特点398
二、中国海洋发展的政策400
(一)海洋事业的发展与成就401
(二)《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403
三、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408
(一)出台背景408
(二)“海十条”政策措施409
(三)贯彻落实“海十条”412
四、小结412
第十九章 中国的海洋管理413
一、国际海洋管理的发展413
(一)联合国与海洋管理414
(二)海洋管理的主要方法415
二、中国海洋管理体制420
(一)海洋管理体制的发展421
(二)国家和地方海洋管理职能部门422
(三)主要涉海部门和机构425
三、海域使用管理431
(一)《海域法》配套制度建设431
(二)海洋功能区划体系建设432
(三)海域权属管理432
(四)海域有偿使用管理433
(五)海域勘界435
(六)《海域法》实施效果435
四、海洋资源管理435
(一)海岛开发保护436
(二)海洋矿产资源管理437
(三)港口资源管理437
(四)海洋渔业资源管理438
五、海洋环境和生态保护438
六、海洋防灾减灾439
七、海洋科技管理439
八、小结440
第二十章 中国的海洋执法441
一、海洋执法概述441
(一)海上执法体制441
(二)国外海上执法情况442
二、中国的海洋执法443
(一)中国海监444
(二)中国海事447
(三)中国渔政449
(四)公安边防海警部队452
(五)海关缉私警察454
三、中国海洋执法体制的发展456
(一)海洋执法体制456
(二)海洋执法体制改革的方向457
四、小结458
第二十一章 中国的海洋战略459
一、海洋战略概述459
(一)战略概念及构成要素459
(二)海洋战略与国家战略的关系460
二、制定海洋战略的背景461
(一)主要海洋国家的海洋战略461
(二)中国的海洋战略研究463
(三)中国的海洋战略需求466
(四)历史机遇与发展基础467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任务469
(一)海洋战略研究的基本思路469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471
(三)战略任务472
四、海洋发展的对策措施474
(一)加强海洋战略研究474
(二)建立健全海洋管理体制474
(三)发展海洋重大科技工程475
(四)建设和谐海洋国际环境475
五、小结475
结语477
附件485
附件一 2009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海洋工作的指示485
附件二 2008年《海域使用管理公报》487
附件三 2008年《中国海洋行政执法公报》493
附件四 2008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498
附件五 2008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515
附件六 2008年《中国海平面公报》525
附件七 2008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528
附件八 《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531
附件九 国家海洋局《关于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545
附件十 中国海军赴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统计资料549
附件十一 提交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案和初步信息统计551
附件十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确定二百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初步信息555
附件十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基点和基线559
附件十四 主要涉海国际条约和协定560
附件十五 中国主要海洋法律法规564
主要参考文献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