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 上 修订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 上 修订本
  • 杨伯峻,何乐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语文出版社
  • ISBN:7800062100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51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5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 上 修订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上编:概述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古汉语和汉字3

第二节 什么是古汉语4

第二章 词法概述6

第一节 字、词、词素6

第二节 单词7

第三节 兼词13

第四节 复词35

第三章 句子成分47

第一节 总述47

第二节 定语49

第三节 状语57

第四节 宾语68

第四章 短语和子句72

第一节 短语72

第二节 子句78

中编:词类83

第一章 词有无定类83

第一节 词有定类83

第二节 词类84

第二章 名词86

第一节 名词的概念86

第二节 人、地、书等专名88

第三节 时间词和处所词91

第四节 方位词95

第三章 代词99

第一节 代词概述99

第二节 人称代词100

第三节 指示代词145

第四节 疑问代词161

第四章 动词174

第一节 动词的概念和类别174

第二节 动词的重叠175

第三节 由其他词转来的动词176

第五章 形容词183

第一节 形容词的概念和类别183

第二节 形容词的特殊词序185

第六章 数量词188

第一节 数词188

第二节 序数、分数、倍数200

第三节 量词204

第七章 助动词213

第一节 助动词的概念和特点213

第二节 助动词的分类214

第八章 副词226

第一节 副词的概念和分类226

第二节 时间副词230

第三节 程度副词270

第四节 状态副词288

第五节 范围副词304

第六节 否定副词320

第七节 疑问副词330

第八节 推度副词345

第九节 判断副词349

第十节 连接副词352

第十一节 劝令副词355

第十二节 谦敬副词358

第十三节 副词小结361

第九章 介词376

第一节 介词的概念、特征、功能、分类376

第二节 引进与动作行为相关的时间377

第三节 引进与动作行为相关的对象398

第四节 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412

第五节 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方式、条件、依据430

第六节 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目的434

第七节 引进训告的内容438

第八节 引进动作行为处置的对象439

第九节 介词小结440

第十章 连词453

第一节 连词的概念、特征、功能、分类453

第二节 并列连词456

第三节 顺承连词463

第四节 转折连词464

第五节 选择连词466

第六节 关于单句内的连词467

第十一章 助词470

第一节 助词的概念、特征、功能、分类470

第二节 语助词471

第三节 重言助词481

第四节 结构助词483

第五节 语缀助词493

第六节 助词小结509

下编:句法517

第一章 动词谓语句517

第一节 动词谓语517

第二节 动宾结构520

第三节 双宾结构559

第四节 动宾结构带宾语569

第五节 连动结构572

第六节 并列结构582

第七节 兼语结构588

第八节 多种复杂谓语的综合形式616

第二章 动补结构620

第一节 补语的概念、特点与分类620

第二节 结果补语621

第三节 趋向补语631

第四节 程度补语640

第五节 动补式的重要发展:带“得”的动补式的产生644

第六节 动补式中的助词“将”650

第七节 “却”、“了”、“著”由动词到助词的变化652

第八节 动补结构小结661

第三章 被动句668

第一节 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668

第二节 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693

第三节 被动句小结697

第四章 名词谓语句700

第一节 描写句700

第二节 说明句和对答句703

第五章 判断句705

第一节 无系词的判断句705

第二节 有系词的判断句708

第三节 判断句谓语为形容词、动词720

第四节 判断句小结722

第六章 形容词谓语句727

第一节 表情态、性质727

第二节 表示比较733

第三节 表示程度742

第四节 形容词谓语小结745

第七章 主谓谓语750

第一节 大主语为主谓谓语的受事750

第二节 大主语是主谓谓语评论、叙述、描绘的主题751

第三节 主谓谓语与有关结构的区别753

第八章 其他谓语757

第一节 数量词作谓语757

第二节 副词作谓语758

第三节 助动词作谓语759

第四节 疑问词作谓语760

第九章 主语762

第一节 从主谓语义关系上分类762

第二节 主语的词性和结构774

第十章 词序784

第一节 宾语的位置(一)784

第二节 宾语的位置(二)799

第三节 数量词的位置810

第四节 主谓顺序812

第十一章 省略814

第一节 省略的方式814

第二节 主语的省略816

第三节 宾语的省略826

第四节 谓语动词的省略831

第五节 介词的“省略”837

第六节 名词语、兼语等的省略840

第七节 习惯语或句子的省略844

第八节 容易引起误解的省略847

第十二章 句子的作用与语气——兼谈语气词、感叹词、呼应词850

第一节 陈述句850

第二节 疑问句之一:询问句863

第三节 疑问句之二:反诘问句与测度问句889

第四节 祈使句893

第五节 感叹句898

第六节 语气词小结904

第十三章 复句908

第一节 汉语句子的特点908

第二节 单句概述912

第三节 复句的标准918

第四节 并列复句922

第五节 连贯复句938

第六节 偏正复句950

第七节 复句小结994

第十四章 语段1005

附一:本书例句引用古籍书目1012

附二:名词术语、词语、固定格式索引1031

再版后记10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