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安全检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安全检测
  • 董文庚,苏昭桂,刘庆洲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 ISBN:978751143558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安全技术-检测-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安全检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安全检测及其任务1

1.1 安全检测与安全监测1

1.1.1 安全检测1

1.1.2 安全监测3

1.2 安全监控的主要内容与特点3

1.3 安全检测技术与安全监控系统5

1.3.1 安全检测技术5

1.3.2 安全监测系统6

1.4 职业卫生检测与监控技术现状6

1.4.1 化学危害因素的实验室检测法6

1.4.2 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检测法7

1.4.3 固定式气体检测报警系统7

1.4.4 粉尘浓度检测仪8

1.4.5 物理危害因素的检测法8

本章小结8

复习思考题8

2 安全检测常用实验室型分析仪器原理9

2.1 分光光度法10

2.1.1 物质分子对光的选择性吸收10

2.1.2 朗伯-比耳定律11

2.1.3 分光光度计原理与使用12

2.1.4 定量测定方法17

2.2 原子吸收光谱法18

2.2.1 自由原子吸收的原理18

2.2.2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构成20

2.2.3 定量分析方法24

2.3 原子荧光光谱法26

2.3.1 原子荧光的产生26

2.3.2 原子荧光强度与浓度的定量关系27

2.3.3 原子荧光光谱仪28

2.3.4 定量分析方法及干扰消除29

2.4 紫外荧光分析法29

2.4.1 原理30

2.4.2 荧光光度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31

2.5 气相色谱法31

2.5.1 气相色谱仪的基本构成31

2.5.2 色谱分离机理及色谱流出曲线32

2.5.3 色谱柱及分离条件的选择35

2.5.4 检测器的响应原理36

2.5.5 定量分析方法38

2.6 高效液相色谱法40

2.6.1 分配色谱的分离原理40

2.6.2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构成41

2.6.3 实验技术44

2.7 离子色谱法45

2.8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简介46

本章小结47

复习思考题48

3 气态有毒有害物质样品的采集50

3.1 职业接触限值50

3.2 空气检测的类型及其对采样的要求51

3.3 定点采样点和个体采样对象的确定52

3.3.1 定点采样点的确定52

3.3.2 个体采样对象及数量54

3.4 职业接触限值测定时的采样及浓度计算54

3.4.1 最高容许浓度检测时有害物质的采样与浓度计算55

3.4.2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检测时有害物质的采样与浓度计算56

3.4.3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检测时有害物质的采样与浓度计算57

3.5 采集空气样品的基本要求58

3.6 气体样品的采集58

3.6.1 空气收集器的基本技术性能59

3.6.2 直接采样法空气收集器59

3.6.3 富集浓缩采样法空气收集器61

3.6.4 空气采样器68

3.7 预浓缩与气相色谱联用测定72

本章小结73

复习思考题74

4 气态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室测定75

4.1 使用气相色谱法的测定75

4.1.1 芳烃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测定75

4.1.2 乙腈和丙烯腈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78

4.1.3 丙烯腈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79

4.1.4 一氧化碳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80

4.1.5 二氯乙烷的无泵采样气相色谱法测定82

4.2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83

4.2.1 β-萘酚和三硝基苯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83

4.2.2 五氯酚及其钠盐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84

4.2.3 硫酸二甲酯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85

4.3 碘及其化合物的离子色谱法测定86

4.4 使用分光光度法的测定88

4.4.1 变色酸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氯丙醇88

4.4.2 异烟酸钠-巴比妥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丙酮氰醇89

4.4.3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90

4.4.4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磷化氢92

4.4.5 甲基橙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氯气94

4.5 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95

4.5.1 锰及其化合物的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95

4.5.2 砷及其化合物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96

4.5.3 汞及其化合物的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98

4.6 使用原子荧光光谱法的测定99

4.6.1 砷及其化合物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99

4.6.2 汞及其化合物的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101

本章小结102

复习思考题103

5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检测105

5.1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与理化性质105

5.1.1 生产性粉尘来源与分类106

5.1.2 粉尘的理化特性106

5.2 粉尘粒径及其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关系107

5.2.1 呼吸道内不同部位对不同粒径粉尘的沉积作用107

5.2.2 BMRC阻留曲线109

5.2.3 粉尘的危害111

5.3 工作场所粉尘的采集111

5.3.1 测尘点和采样位置的确定111

5.3.2 粉尘采样的类型和作用113

5.3.3 粉尘采样器的类型、规格和性能要求114

5.3.4 粉尘收集器115

5.3.5 粉尘预分离器117

5.4 工作场所空气中总粉尘浓度的测定119

5.5 工作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122

5.5.1 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滤膜质量法测定122

5.5.2 压电晶体差频法测定呼吸性粉尘浓度124

5.5.3 β射线吸收法测定呼吸性粉尘浓度125

5.5.4 光散射法测定呼吸性粉尘浓度125

5.6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分散度测定127

5.6.1 用物镜测微尺标定目镜测微尺127

5.6.2 滤膜溶解涂片法128

5.6.3 自然沉降法129

5.6.4 粉尘分散度的动态光散射仪检测129

5.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132

5.7.1 焦磷酸重量法132

5.7.2 红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134

5.7.3 X射线衍射法135

5.8 工作场所空气中石棉纤维浓度测定138

5.9 粉尘浓度在线检测142

本章小结144

复习思考题145

6 空气中危险气体的快速检测146

6.1 气体快速检测的含义与作用146

6.2 气体检测管法148

6.2.1 气体检测管法的原理148

6.2.2 气体检测管的分类149

6.2.3 载体150

6.2.4 显色剂和保护剂151

6.2.5 气体检测管的标定151

6.2.6 影响气体检测管变色长度的因素152

6.3 手持式气体检测仪及其传感器响应原理153

6.3.1 催化接触燃烧式检测仪154

6.3.2 光离子化检测仪156

6.3.3 半导体气敏检测仪159

6.3.4 定电位电解式气体检测仪161

6.3.5 红外吸收式气体检测仪163

6.3.6 迦伐尼电池式气体检测仪165

6.3.7 隔膜电极式气体检测仪166

6.4 复合式气体检测仪及采样方式167

6.5 气体检测仪的选用168

6.5.1 直读式气体检测仪的选用原则168

6.5.2 气体检测仪的选用169

6.6 受限空间气体的检测170

6.6.1 受限空间气体检测的种类170

6.6.2 受限空间内气体检测检测点的确定170

6.6.3 受限空间内气体检测的检测程序171

6.6.4 受限空间气体检测的注意事项172

本章小结172

复习思考题173

7 固定式气体检测报警系统175

7.1 气体探测器及探测点的确定175

7.1.1 气体探测器175

7.1.2 需要设置气体探测器的场所176

7.1.3 气体探测点的确定177

7.2 气体报警值的设定180

7.3 气体探测器的选用184

7.3.1 确定欲检测气体的种类和检测目的184

7.3.2 了解各类检测器的性能特点185

7.3.3 了解检测器所处环境情况186

7.3.4 确定所用检测器的种类186

7.3.5 气体探测器及手持式检测仪的防爆和采样方式189

7.4 指示报警设备及其选用190

7.5 探测器和指示报警设备的安装、维护191

7.5.1 探测器的安装与维护191

7.5.2 指示报警设备和现场报警器的安装193

7.6 气体检测报警系统193

本章小结196

复习思考题197

8 工业过程参数检测198

8.1 温度检测198

8.1.1 温度检测的基本原理与分类198

8.1.2 接触式温度检测199

8.1.3 非接触式温度检测206

8.2 压力检测210

8.2.1 压力检测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10

8.2.2 电阻应变式压力变送器211

8.2.3 电容式压力变送器212

8.2.4 电感式压力变送器212

8.3 流量检测213

8.3.1 流量检测基本原理与分类213

8.3.2 节流差压流量计213

8.3.3 电远传式转子流量计216

8.3.4 电磁流量计219

8.3.5 质量流量检测器219

8.4 物位检测221

8.4.1 基本原理和分类221

8.4.2 自动跟踪浮力式液位计222

8.4.3 差压式液位计223

8.4.4 电容式物位计224

8.4.5 超声波物位测量226

8.4.6 微波传感器物位测量227

本章小结228

复习思考题228

9 工业噪声检测229

9.1 噪声基础知识229

9.1.1 噪声的产生与分类229

9.1.2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229

9.2 噪声声级230

9.2.1 声音的发生、频率、波长和声速230

9.2.2 声功率、声强和声压231

9.2.3 分贝、声功率级、声强级和声压级231

9.2.4 噪声的物理量和主观听觉的关系232

9.3 声级计的构造与原理235

9.3.1 声级计235

9.3.2 其他噪声测量仪器236

9.4 工业噪声测量237

9.4.1 测量仪器237

9.4.2 测量方法237

9.4.3 测量记录238

9.4.4 注意事项238

本章小结238

复习思考题239

附录1 有关安全检测的标准目录240

附录2 安全检测概念性词汇索引246

参考文献2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