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研究 西方与中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化研究 西方与中国](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2346660.jpg)
- 陶东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6003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化研究 西方与中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文化研究导论1
一、文化研究的特征1
1.文化研究:在学科之间游走3
2.文化研究的实践性、政治性、批判性与开放性6
3.文化研究的语境化问题14
4.文化研究与中国语境20
二、文化研究的意义27
1.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实践活动27
2.知识生产的两种模式与文化研究的相关性问题29
3.合作伙伴关系与文化研究的尴尬33
4.我们为什么比以前更加需要文化研究?34
1.众说纷纭的大众文化37
一、批判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批评37
第二章 文化研究与大众文化批评37
2.文化工业、商品拜物教以及总体化意识形态——法兰克福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简介43
3.大众文化与极权主义51
4.历史的错位与批判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58
5.现代传媒与中国现代性59
6.在批判理论流行的背后63
二、超越精英主义与悲观主义——论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68
1.有啥用啥的艺术71
2.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73
3.大众文化的政治功能80
三、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85
1.《泰坦尼克号》风波85
2.文化帝国主义的四种形式86
3.媒介帝国主义批判88
4.媒介与文化91
四、大众传播·民主政治·公共空间94
1.大众传播的特点及其与公众的关系95
2.公共性的类型以及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转化98
3.政治家与传媒102
4.传媒体制与传媒所置身的体制106
第三章 文化研究与后殖民批评112
一、后殖民主义、后殖民理论与后殖民性112
1.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112
2.如何认识殖民主义的后果114
3.抵抗遗忘115
4.西方/东方、主人/奴隶118
5.甘地与法农: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两位先驱121
二、后殖民主义的知识谱系124
1.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结构主义124
2.后殖民主义与西方人文主义126
3.启蒙主义与殖民主义129
4.意识主体、知识以及权力——笛卡儿主体哲学批判131
5.尼采与反人文主义132
6.破除人文科学的知识论霸权135
7.后殖民主义与“新人文科学”138
8.后殖民知识分子的尴尬141
三、后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146
1.民族主义的悖论147
2.第三世界的民族主义:一种移植的话语?153
3.走向后民族主义的新世界157
4.杂交性与族裔散居162
5.后民族伦理165
四、后殖民主义与女权主义168
1.女权主义还是新东方主义?169
2.阿尔及利亚妇女的面纱173
3.殖民主义与性别歧视175
4.回归个人主义177
五、《东方学》及其批评179
1.什么是“东方学”?180
2.《东方学》的方法论183
3.用什么替代东方学?——对《东方学》的质疑189
六、后殖民主义与第三世界批评在中国196
1.后殖民主义与中国现代性问题198
2.后殖民批评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207
3.几点思考210
七、现代性反思的反思——再论中国的后殖民批评215
1.国民性批判:民族新生之大道还是216
“它者化”之歧途?216
2.从现代化理论到世界体系理论222
3.社会主义、自由主义及其他227
第四章 文化研究与知识分子235
一、文化研究·对抗性公共空间·批判的知识分子235
1.学科化与文化科学诸领域的分离236
2.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238
3.权力与学科场域的建构240
4.现代教育理性与批判性思维的丧失244
5.学术场域与公共场域的分离247
6.学术的再政治化249
[附录1]中国文学理论的体制化与政治性问题251
(1)关于文学研究的体制化252
(2)关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255
[附录2]学术腐败与学术体制257
二、权力—市场—民间——90年代知识分子话题(之一)259
1.对权力与市场的双重否定260
2.作为话语建构的“民间”266
3.超越二元对立模式268
三、从忏悔话题说到“圣人”情结——90年代知识分子话题(之二)271
1.知识分子的“指路明灯”情结273
2.昆德拉与哈维尔:虚假的二难选择278
3.后现代知识分子284
4.从追求自由的初衷到对自由的背离290
5.迷人而危险的“纯粹”292
6.己之所欲,必可施于人乎?294
7.比人格更重要的是制度297
四、启蒙立场与反启蒙立场——90年代知识分子话题(之三)299
1.启蒙的余绪300
2.关于葛兰西303
[附录3]葛兰西论文化领导权理论与有机知识分子311
(1)葛兰西的实践一元论哲学311
(2)关于有机知识分子与文化领导权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