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播节目创优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ISBN:750432799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7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广播节目创优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为什么要研究创优问题1
第一节 现状的检视和问题的提出3
一、一些广播媒体和节目人员对创优工作的意义认识不清6
二、优秀作品生产的视野不广,思路不活,压抑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7
三、要为优秀作品生产创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8
四、在把创优积极成果用于指导实际工作、提高节目质量方面还要下功夫10
第二节 创优的意义13
一、创优是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在要求14
二、创优是宣传文化队伍“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具体体现16
三、创优是媒体参与传媒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18
第三节 创优问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20
一、创优问题研究的对象20
二、创优问题研究的特点和方法25
三、关于本书的架构与说明29
第二章 创优的基本原则31
第一节 内容真实32
一、如何把握“内容真实”32
二、真实性问题在优秀作品生产中的反映35
第二节 导向正确39
一、如何认识“导向正确”39
二、导向问题在优秀作品生产中的反映42
第三节 形式新颖45
一、如何认识“形式新颖”45
二、“形式新颖”问题在优秀作品生产中的反映52
第四节 制作精良54
一、“制作精良”的含义54
二、“制作精良”问题在优秀作品生产中的反映60
第三章 创优的时代特点(上):时代特点的历史回顾66
第一节 时代问题的重要性67
第二节 西方新闻事业的发展概况与影响70
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70
二、社会责任论72
三、客观主义理论76
四、新新闻主义理论78
五、其它一些重要变革81
第三节 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历史与传统85
一、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历史概况85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特点87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我国的继承和发展90
第四章 创优的时代特点(下):当代优秀广播作品生产的时代特点94
第一节 主旋律与多样化结合的特点95
一、主旋律与多样化结合的意义95
二、主旋律和多样化结合的方法96
第二节 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结合的特点105
一、正确把握批判继承和开拓创新的涵义105
二、“结合”的意义在于创新113
第三节 创作个人与创作集体结合的特点123
一、个人与集体结合的意义123
二、个人与集体结合的方法124
第四节 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结合的特点131
一、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结合是提高广播作品质量的重要条件131
二、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结合是广播作品创新的重要手段132
第五章 创优的核心问题(上):策划——创新139
第一节 什么是策划140
一、策划的定义141
二、现代策划的发展趋势148
三、策划在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149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157
第二节 策划与创造性思维157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159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是怎样产生的?169
一、知识与知识结构的定义170
二、知识结构的类型和评价标准172
三、知识结构对信息的加工174
四、知识结构对信息的创造176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的应用和培养180
一、创造性思维在广播节目策划中应用的方法180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90
第六章 创优的核心问题(下):优秀广播节目生产的策划194
第一节 广播新闻和新闻性节目策划的理论依据194
一、策划是报道对象的客观实在性与策划人员主观创造性辩证统一的产物195
二、新闻类节目策划体现了舆论工具的性质和要求198
三、新闻类节目策划反映了新闻运作的客观需要199
第二节 新闻报道的策划201
一、策动信息优势201
二、策动时效优势206
三、策动声音优势209
四、策动实时空间优势211
第三节 新闻类专题节目的策划213
一、新闻类专题节目的类型213
二、新闻类专题节目的特点和策划要素214
第七章 创优的重要环节247
第一节 音响问题的重要性248
一、广播音响构成的复杂性248
二、广播音响内涵的丰富性251
三、广播音响评价标准的多元性264
第二节 作为作品内容组成部分的音响279
四、广播音响技术的先进性279
一、增强对广播音响重要性的认识,依然是优秀作品生产的突出问题280
二、提高广播音响的质量,还需要作者付出执著、艰辛的努力281
三、提高音响素材的运用技巧,是与提高音响质量同等重要的问题289
第三节 作为作品技术质量表现的音响294
一、话筒的选择294
二、采访机的选择295
三、电话耦合器的配备295
四、电信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应用296
第八章 创优的基本功297
第一节 基本功问题在创优中的反映298
一、主题298
二、结构307
三、语言312
四、标题328
第二节 基本功的磨炼334
一、端正态度,是解决基本功问题的前提334
二、反复思考和检查,是解决基本功问题的手段335
三、必要的制度,是解决基本功问题的保障336
第九章 创优的机制与人才337
第一节 创优的机制337
一、管理机制338
二、运作机制345
三、激励机制359
第二节 创优的人才362
一、不断提高思想素养362
二、不断丰富专业知识364
三、不断锤炼工作作风366
主要参考书目374
后记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