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伪造、变造犯罪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伪造、变造犯罪研究
  • 谢望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39915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723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743页
  • 主题词: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伪造、变造犯罪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伪造货币罪1

第一节 伪造货币罪概述1

一、我国伪造货币罪的立法沿革1

二、中国内地伪造货币罪的立法规定3

三、中国港澳台地区伪造货币罪的立法规定4

四、伪造货币罪的国外立法6

五、国际刑法中有关伪造货币罪的规定11

第二节 伪造货币罪的概念及其构成特征12

一、本罪的概念12

二、本罪的构成特征18

第三节 伪造货币罪的司法认定和处罚32

一、本罪的认定32

二、本罪的处罚37

第四节 伪造货币罪的立法完善38

一、增加主观目的要件38

二、增加“数额较大”要件38

三、增设单位为伪造货币罪的犯罪主体39

第二章 变造货币罪41

第一节 变造货币罪概述41

一、我国变造货币罪的立法沿革41

二、变造货币罪的境外立法44

三、国际刑法中有关变造货币罪的规定47

第二节 变造货币罪的概念及其构成特征48

一、本罪的概念48

二、本罪的构成特征52

第三节 变造货币罪的司法认定和处罚59

一、本罪的司法认定59

二、本罪的处罚63

第四节 变造货币罪的立法完善64

一、增加主观目的要件64

二、增设单位为变造货币罪的犯罪主体64

第三章 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罪66

第一节 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罪概述66

一、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的法律管理制度的变革66

二、本罪的立法沿革70

第二节 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罪的构成要件及处罚73

一、本罪的客体73

二、本罪的客观方面75

三、本罪的主体85

四、本罪的主观方面88

五、本罪的处罚89

第三节 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罪认定与适用疑难问题89

一、罪与非罪89

二、此罪与彼罪90

三、本罪的既遂与未遂91

四、本罪的共同犯罪问题93

五、本罪的罪数95

第四节 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罪的立法完善97

一、对客观方面要件的完善建言97

二、本罪处罚方面的完善建言99

第四章 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103

第一节 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立法概述103

一、国内立法103

二、其他国家或地区立法105

第二节 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构成要件探析108

一、本罪的概念108

二、本罪的犯罪构成110

第三节 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认定与适用疑难问题135

一、罪与非罪135

二、此罪与彼罪136

三、本罪的罪数139

四、本罪的既遂与未遂141

五、本罪的共同犯罪问题142

六、本罪的处罚144

第四节 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的立法、司法完善建言145

一、建议增设买卖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和非法持有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145

二、建议在犯罪对象中增设概括性的补充条款148

三、建议增加变造信用卡的行为149

四、建议增加“无形伪造”方面的犯罪150

五、建议处罚轻刑化,使之更具可操作性151

第五章 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153

第一节 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概述154

一、立法沿革及背景154

二、外国相关立法之比较156

三、本罪的概念与处罚159

第二节 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构成要件探析162

一、本罪的客体162

二、本罪的客观方面166

三、本罪的主体170

四、本罪的主观方面170

第三节 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认定与适用疑难问题175

一、罪与非罪175

二、本罪的既遂与未遂175

三、本罪的共同犯罪问题176

四、本罪客观方面认定中的疑难问题178

五、本罪的罪数181

六、本罪的数额认定183

七、本罪与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的异同186

第四节 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立法完善建言187

一、应在刑法中明确本罪为目的犯,即以意图供行使之用为目的187

二、尽快颁布有关本罪数额认定的细化标准189

三、应对伪造、变造外国国家发行的有价证券的犯罪行为作出立法规定192

四、加强对本罪的非刑罚控制与防范,完善相关配套法律制度194

第六章 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196

第一节 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概述196

一、研究意义196

二、相关犯罪的国内外立法概况197

第二节 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构成要件探析200

一、本罪的犯罪客体200

二、本罪的客观方面202

三、本罪的主体206

四、本罪的主观方面207

第三节 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认定与适用疑难问题207

一、本罪是否以某种特定的犯罪目的为要件207

二、本罪犯罪对象的外延问题209

第四节 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立法、司法建言232

一、建议将明知是伪造、变造的股票、公司、企业债券而使用或交付他人的行为犯罪化232

二、建议在有关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的经济立法中规定罚则234

第七章 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236

第一节 增值税及增值税专用发票概述237

一、增值税237

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概念、功能及我国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从重打击的原因239

第二节 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立法概述242

第三节 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构成要件探析244

一、本罪的客体244

二、本罪的客观方面247

三、本罪的主体250

四、本罪的主观方面259

第四节 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认定疑难问题260

一、变造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的法律适用260

二、本罪的罪数264

第五节 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司法适用274

一、本罪的认定274

二、本罪的刑罚适用277

三、本罪的死刑存废问题284

第八章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286

第一节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概述286

一、可申请出口退税的发票288

二、用于抵扣税款的发票291

三、国内相关立法概况291

四、国外相关立法概况293

第二节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构成要件探析294

一、本罪的客体294

二、本罪的客观要件299

三、本罪的主体303

四、本罪的主观方面304

第三节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司法认定305

一、罪与非罪305

二、本罪的既遂与未遂306

三、本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310

四、关于本罪的处罚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316

第四节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立法、司法完善317

一、关于法条和罪名的表述317

二、关于本罪名的存废319

三、关于伪造、变造、擅自制造以及非法制造的统一319

第九章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321

第一节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概述321

一、本罪的立法沿革及背景321

二、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有关立法概况323

第二节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构成要件探析325

一、本罪的概念325

二、本罪的客体326

三、本罪的客观方面329

四、本罪的主体348

五、本罪的主观方面351

第三节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认定与适用疑难问题353

一、罪与非罪353

二、此罪与彼罪354

三、本罪的罪数359

四、本罪的共同犯罪问题361

五、本罪的停止形态363

六、本罪的处罚364

第四节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立法、司法完善建言367

一、本罪的行为方式问题367

二、本罪的行为对象问题367

三、本罪的立法完善368

四、本罪的司法完善369

第十章 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罪370

第一节 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罪概述370

一、有价票证370

二、本罪的中外立法374

第二节 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罪构成要件及处罚380

一、本罪的客体380

二、本罪的客观方面387

三、本罪的主体388

四、本罪的主观方面389

五、本罪的处罚391

第三节 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罪认定与适用疑难问题392

一、罪与非罪392

二、此罪与彼罪397

三、本罪的既遂与未遂399

四、本罪数额的认定402

第四节 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罪的立法、司法完善建言405

一、本罪的立法完善405

二、本罪的司法完善407

第十一章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412

第一节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概述413

一、本罪的历史沿革413

二、本罪的现代立法概况418

三、本罪的国外立法概况420

第二节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构成要件探析423

一、本罪的客体423

二、本罪的客观方面435

三、本罪的主体440

四、本罪的主观方面441

第三节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认定与适用疑难问题443

一、罪与非罪443

二、此罪与彼罪444

三、本罪的停止形态445

四、本罪的罪数447

五、本罪的刑罚适用448

第四节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立法、司法完善建言449

一、非法使用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方式的立法沿革449

二、非法使用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方式的外国立法例450

三、使用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方式犯罪化的法理分析451

四、使用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方式的具体阐释453

第十二章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455

第一节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概述456

一、本罪的立法沿革及背景456

二、本罪的定义及构成特征458

三、国外有关本罪的立法状况461

第二节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构成要件探析463

一、本罪的概念463

二、本罪的客体464

三、本罪的犯罪对象470

四、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行为的认定485

五、本罪的主体488

六、本罪的主观方面488

第三节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认定与适用疑难问题491

一、罪与非罪491

二、本罪与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区分493

三、本罪的罪数问题496

四、本罪的共同犯罪问题502

五、本罪的停止形态问题504

六、本罪的处罚505

第四节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立法、司法完善建言506

一、本罪的行为方式问题506

二、本罪的行为对象问题508

三、本罪的立法完善517

四、本罪的司法完善519

第十三章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520

第一节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概述520

一、身份与身份证520

二、中外身份证犯罪立法概况526

第二节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构成要件探析529

一、本罪的客体529

二、本罪的客观方面532

三、本罪的主体536

四、本罪的主观方面537

第三节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认定与适用疑难问题540

一、罪与非罪540

二、本罪认定与适用中的其他疑难问题544

第四节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立法、司法完善建言554

一、本罪的立法完善554

二、本罪的司法完善557

第十四章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559

第一节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概述559

第二节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构成要件探析562

一、本罪的客体563

二、本罪的客观方面565

三、本罪的主体581

四、本罪的主观方面584

第三节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认定和适用疑难问题587

一、罪与非罪587

二、此罪与彼罪589

三、本罪的共同犯罪问题591

四、本罪的未遂595

五、本罪的存废问题597

第四节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立法完善607

一、实体法上的完善607

二、程序法上的完善610

第十五章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616

第一节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概述616

一、我国刑法中的相关犯罪616

二、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立法背景622

第二节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构成要件探析625

一、本罪的客体625

二、本罪的客观方面630

三、本罪的主体637

四、本罪的主观方面639

第三节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认定与适用疑难问题644

一、罪与非罪644

二、此罪与彼罪648

三、本罪的既遂与未遂654

第四节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立法、司法完善建言655

一、主体方面的立法完善656

二、本罪客观方面要件及刑罚方面的立法完善666

第十六章 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670

第一节 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概述670

一、有关国家出入境证件管理的法律规定670

二、中国出入境证件管理的法律规定677

第二节 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构成要件探析682

一、本罪的客体682

二、本罪的客观方面683

三、本罪的主体686

四、本罪的主观方面686

第三节 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司法认定疑难问题687

一、罪与非罪688

二、此罪与彼罪689

三、本罪认定中的其他问题692

第四节 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的处罚与完善建言695

一、本罪的处罚695

二、本罪的完善696

第十七章 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699

第一节 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的立法背景699

第二节 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构成要件探析702

一、本罪的客体702

二、本罪的客观方面704

三、本罪的主体705

四、本罪的主观方面706

第三节 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认定与适用疑难问题708

一、罪与非罪708

二、此罪与彼罪710

三、本罪的特殊形态716

四、本罪的刑罚适用7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