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电磁兼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程电磁兼容](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2376910.jpg)
- 路宏敏编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61226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9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02页
- 主题词:电磁兼容性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程电磁兼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电磁兼容绪论1
1.1电磁干扰与电磁污染的危害案例2
1.2电磁兼容的含义7
1.2.1电磁干扰与电磁骚扰7
1.2.2电磁兼容的含义8
1.2.3系统电磁兼容性9
1.3电磁兼容学科的发展历史透视9
1.3.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9
1.3.2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以后的25年10
1.3.3 20世纪60年代后11
1.3.4中国电磁兼容发展概况13
1.4电磁兼容学科的研究内容14
1.5电磁兼容学科的特点17
第二章 电磁兼容基本概念19
2.1基本电磁兼容术语20
2.1.1一般术语20
2.1.2噪声与干扰术语20
2.1.3发射术语22
2.1.4电磁兼容性术语23
2.1.5相关术语之间的关系26
2.2造成电磁干扰的条件26
2.2.1电磁干扰三要素26
2.2.2敏感设备28
2.3测量单位及换算关系30
2.3.1功率30
2.3.2电压31
2.3.3电流31
2.3.4功率密度32
2.3.5电场强度、磁场强度32
2.4电磁骚扰源33
2.4.1电磁骚扰源的分类33
2.4.2自然电磁骚扰源34
2.4.3人为电磁骚扰源35
2.5电磁骚扰的性质37
2.5.1频谱宽度37
2.5.2幅度或电平37
2.5.3波形37
2.5.4出现率38
2.5.5辐射骚扰的极化特性38
2.5.6辐射骚扰的方向特性38
2.5.7天线有效面积38
2.6电磁环境38
2.6.1环境的电磁现象39
2.6.2端口的概念40
2.6.3环境分类与设备位置41
第三章 电磁骚扰的耦合与传输理论43
3.1电磁骚扰的耦合途径44
3.2传导耦合的基本原理45
3.2.1电路性耦合45
3.2.2电容性耦合47
3.2.3电感性耦合50
3.3电磁辐射的基本理论54
3.3.1电磁辐射的物理概念54
3.3.2基本振子电磁场分布的一般表示式55
3.3.3近区场与远区场57
3.3.4近区和远区的转换区59
3.3.5高阻抗场和低阻抗场60
3.4近场的阻抗61
3.4.1电基本振子近场的波阻抗61
3.4.2磁基本振子近场的波阻抗62
3.5辐射耦合64
3.5.1导体的天线效应64
3.5.2辐射耦合方式65
第四章 电磁兼容性控制67
4.1分析和解决电磁兼容性问题的一般方法68
4.1.1问题解决法68
4.1.2规范法69
4.1.3系统法69
4.2电磁骚扰的抑制策略70
4.3空间分离71
4.4时间分隔71
4.5频率划分和管制72
4.5.1频谱管制72
4.5.2滤波73
4.5.3频率调制73
4.5.4数字传输73
4.5.5光电传输74
4.6电气隔离74
第五章 屏蔽理论及其应用75
5.1电磁屏蔽原理76
5.1.1电磁屏蔽的类型76
5.1.2静电屏蔽76
5.1.3交变电场的屏蔽77
5.1.4低频磁场的屏蔽78
5.1.5高频磁场的屏蔽80
5.1.6电磁屏蔽82
5.2屏蔽效能83
5.2.1屏蔽效能的表示83
5.2.2屏蔽效能的计算方法83
5.3无限长磁性材料圆柱腔的静磁屏蔽效能84
5.3.1圆柱腔内的静磁场84
5.3.2圆柱腔的静磁屏蔽效能分析86
5.3.3圆柱腔的静磁屏蔽效能计算实例86
5.4低频磁屏蔽效能的近似计算87
5.4.1矩形截面屏蔽盒的低频磁屏蔽效能87
5.4.2圆柱形及球形壳体低频磁屏蔽效能的近似计算88
5.5计算屏蔽效能的电路方法89
5.5.1低频屏蔽问题的定性讨论90
5.5.2屏蔽的电路方法91
5.6屏蔽的平面波模型97
5.6.1导体平板的屏蔽效能97
5.6.2平面波模型推广到非理想屏蔽结构100
5.6.3屏蔽效能计算的解析法101
5.7孔缝电磁泄漏104
5.7.1金属板缝隙的电磁泄漏105
5.7.2金属板孔隙的电磁泄漏106
5.7.3截止波导管的屏蔽效能108
5.7.4孔阵的电磁屏蔽效能109
5.7.5通风窗孔的屏蔽效能111
5.8抑制电磁泄漏的工程措施113
第六章 接地技术及其应用117
6.1接地及其分类118
6.1.1接地的概念118
6.1.2接地的要求118
6.1.3接地的分类119
6.2安全接地119
6.2.1设备安全接地119
6.2.2接零保护接地120
6.2.3防雷接地121
6.2.4安全接地的有效性121
6.3导体阻抗的频率特性122
6.3.1直流电阻与交流电阻关系的广义描述122
6.3.2导体电感123
6.3.3搭接条的选择124
6.4信号接地125
6.4.1单点接地126
6.4.2多点接地127
6.4.3混合接地128
6.4.4悬浮接地129
6.5屏蔽体接地129
6.5.1放大器屏蔽盒的接地129
6.5.2电缆屏蔽层的接地130
6.5.3电缆屏蔽层的一端接地与两端接地132
6.6地回路干扰134
6.6.1接地公共阻抗产生的干扰134
6.6.2地电流与地电压的形成135
6.7接地点选择136
6.7.1放大器与信号源的接地点选择136
6.7.2多级电路接地点的选择137
6.7.3谐振回路接地点的选择138
6.8地回路干扰的抑制措施138
6.8.1隔离变压器139
6.8.2纵向扼流圈140
6.8.3光电耦合器142
6.8.4差分平衡电路143
第七章 搭接技术及其应用145
7.1搭接的一般概念146
7.2搭接的有效性148
7.3搭接的实施150
7.3.1搭接的电化学腐蚀原理150
7.3.2搭接表面的清理和防腐涂覆150
7.3.3搭接的加工方法151
7.4搭接的设计151
7.5搭接质量的测试155
第八章 滤波技术及其应用157
8.1滤波器的类型158
8.1.1滤波器的工作原理158
8.1.2滤波器的类型158
8.1.3 EMI滤波器的特点159
8.2滤波器的特性159
8.3反射式滤波器161
8.4吸收式滤波器164
8.5电源线滤波器168
8.5.1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168
8.5.2电源线滤波器的网络结构169
8.6滤波器的安装171
第九章 传导干扰的传输线响应173
9.1传导干扰的集总激励源和分布激励源174
9.2传输线模和天线模的响应175
9.2.1双导体与多导体传输线175
9.2.2传输线模和天线模的响应176
9.3均匀传输线段的等效二端口网络表示177
9.3.1双导体传输线的电报方程解178
9.3.2双导体传输线的等效两端口网络表示178
9.4集总电磁干扰源激励的传导干扰响应179
9.4.1任意位置激励的传导干扰响应179
9.4.2加载传输线的电压反射系数180
9.4.3传输线上任意点的集总电磁干扰源产生的传导响应181
9.4.4电压源激励的传输线响应计算实例183
9.5传导干扰的负载响应及其矩阵表示184
9.5.1有限长传输线端接负载的传导干扰响应184
9.5.2负载响应的矩阵表示184
9.5.3负载频域电压响应的计算实例185
9.6传导干扰的传输线模型验证186
参考文献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