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宋词艺术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宋词艺术论
  • 张廷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研究出版社
  • ISBN:780168061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81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宋词艺术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艺术发展论3

第一章 宋词的艺术技巧3

第一节 呼应技巧3

一、纯一呼应3

二、对比呼应7

三、离立呼应9

第二节 对偶技巧12

一、词体对偶的基本特征12

二、词体对偶的主要形式15

1.语法对15

2.句法对17

3.回文对21

4.走对、扇面对、错综对22

第三节 章法技巧24

一、起、结、换头技巧25

1.起句25

2.换头29

3.结尾31

二、“领起”与“托上”技巧34

1.领起句34

2.托上句37

第四节 炼字技巧40

第五节 点染技巧48

一、宋词点染概说48

二、宋词点染技巧与表现形式51

第二章 词体审美论54

第一节 词体审美内外观54

一、外在形式美55

1.丰富的音乐性55

2.独特的结构形式58

二、内在蕴含美62

1.“雾失楼台”式的含蓄62

2.寓壮于婉式的含蓄64

三、词体美学风格的认识与把握66

1.北宋以婉艳协律为当行本色66

2.南宋以沉郁深挚为审美极致71

第二节 文人俗词的美学风貌74

一、文人俗词的基本特点74

二、文人俗词的艺术个性77

1.柳永俗词的市井气77

2.欧阳修俗词的艳冶轻佻气81

3.黄庭坚俗词“使酒玩世”的浪子气82

4.秦观俗词的狎亵气84

5.苏、辛俗词的诙谐调侃气86

第三节 词体雅俗审美辨异90

一、用语之别90

二、置境之别94

三、曲直之别96

第三章 发展流变论99

第一节 北宋前期小令对花间南唐词风的继承与发展99

一、北宋前期小令继承花间南唐词风的表现特点99

二、北宋前期小令与花间南唐词风的渊源101

三、二晏、欧阳对花间南唐词风的继承与发展105

1.正确理解古人的评价105

2.晏殊之“俊”108

3.欧阳修之“深”110

4.追逼“花间”的晏几道112

第二节 南宋词学审美的发展变异121

一、历史的回顾与反思122

二、倡复雅之歌词,挽靡弱之颓风124

三、南宋前期新词学审美观念的建立129

四、南宋后期词学审美的变异134

下篇 宋词作家论143

第四章 柳永论143

第一节 柳永对词体的变革与创新143

一、大量创制慢词,开启了宋词的“自家面目”143

二、“新声”独领风骚,推动词界革命144

三、题材和表现手法的创新146

四、在词的推广与普及方面不遗余力148

第二节 柳永“羁旅行役”词的审美价值150

一、柳永对羁旅行役的人生体验150

二、柳永羁旅行役词的审美价值154

第三节 “柳永热”及其成因160

一、“柳永热”现象述描160

二、“柳永热”现象乃“朝野多欢”之时代产物165

三、柳永以其主观努力适应时代之需要172

第五章 宋初词人特色论179

第一节 论张三影的“影”179

一、“三影”词赏鉴179

二、张、柳齐名辨184

第二节 开豪放词风气之先的范仲淹188

一、边帅词心188

二、审美评价190

三、有意创新191

第三节 晏殊词的“富贵气”193

一、精神升华195

二、意趣高雅196

三、情思丰富197

四、俗人心态198

第六章 苏轼论200

第一节 苏轼对词体艺术的丰富与发展200

一、以“雅”矫“俗”,雅化词体201

二、开创了阳刚之美的豪放词风203

三、改造婉约词207

四、不喜剪裁以就声律210

第二节 苏轼的咏物词211

第七章 北宋中后期词人论217

第一节 秦少游:情韵兼胜217

第二节 黄庭坚:苏柳杂柔223

第三节 晁无咎:沉咽悲慨226

第四节 周邦彦:词中老杜229

一、沉郁顿挫的词风229

二、浑成而多变的章法237

三、融化唐诗如己出239

第五节 贺铸:比兴寄托244

第八章 李清照论249

第一节 李清照《词论》的成因249

一、历史责任感的驱使250

二、创新精神的文学理论体现252

三、卓荦不群的词学审美理想256

第二节 李清照《词论》对南宋词学的影响259

一、基本评价259

二、理论影响261

三、创作影响263

第九章 辛弃疾论275

第一节 辛弃疾的人生价值275

一、民族战士与民族英雄275

二、战略家和军事家278

三、勤政爱民收显绩287

第二节 辛弃疾归隐思想的形成293

一、官场仕途的三次打击是辛弃疾归隐思想产生的主要动因294

二、屈辱苟安的投降国策是辛弃疾归隐思想促成的重要因素301

三、老、庄及陶渊明的超尘出世是辛弃疾无奈的精神寄托313

第三节 辛弃疾归隐思想的发展316

一、带湖闲居时期——“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317

二、移居瓢泉时期——“心似伤弓寒雁,身如喘月吴牛”327

三、再返瓢泉时期——“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339

四、辛弃疾归隐思想的评价341

第四节 辛稼轩体的风格特征347

一、稼轩体及其内涵347

二、稼轩体的个性特征351

三、关于英雄语、妩媚语与闲适语359

第五节 稼轩词风的继承和发展370

一、历代对学辛词者的批评370

二、南宋辛派词人的创作倾向与艺术个性373

三、金、元、明、清时期的辛词创作流382

第六节 辛词艺术论388

一、比兴寄托艺术388

二、联想想象艺术422

三、景物描写艺术441

四、语言运用艺术455

五、章法结构艺术470

第七节 辛词《一枝花》编年辨证475

后记4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