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知识经济文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知识经济文选](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2393066.jpg)
- 卢继传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45781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313页
- 文件大小:120MB
- 文件页数:13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知识经济文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知识经济与21世纪发展战略1
评说知识经济定义与不同看法 卢继传1
目 录1
加速绿化滦平 改善畿辅环境 昊常聪(313
再论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卢继传3
试论国家知识系统 ? 辙5
知识经济与旅游业未来的发展 熊玉莲(815
发展区域大旅游促进经济大发展 王存志(916
关于发展海南省林业科教事业的一点刍议 符国瑷(917
知识文明与知识经济 王立行8
中国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张新生 林昶12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及国际竞争力 邵润堂 张华14
国外知识经济现状与发展趋势 杨育生17
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 强化市场经济 姜昌松18
跨世纪战略初论 李中一21
认识知识经济把握发展机遇 高立新 张爱文28
把握特点 正确理解知识经济 杨 波29
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李锁华 方志军32
知识经济发展思路 续炜瞳35
知识经济与企业持续发展战略 邹云钜36
时代在呼唤知识经济 洪竹胜39
发展知识经济是中国走向世界强国的根本所在 王美田 杨志宇 曲仕杰等40
论知识工程 杨孟著44
知识经济与科技创新的问题思考 白国宝48
当前我国宏现经济走势析 周蓉生50
知识经济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 杨孝伟 张忠柏57
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苏秀爱59
世界各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对策及对我国的借鉴 孙雅珍孙桂新60
兴利除弊迎接知识经济 张阳喜62
积极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 成秉照王芬64
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对策 李退龄65
发展知识经济提高增长质量 史建忠 梁仁荣徐莉莉71
大胆借鉴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郭艳辉郭占瀛73
浅谈21世纪名牌企业创新发展的构思 邱淑英75
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与发展战略的最优选择 陈军77
企业如何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 李世平78
知识经济与科技兴企 陈楚强80
系统创新:制度重塑与竞争普及 刘 华81
知识经济与科技发展 陈国强 陈路85
营销理念导向与战略问题研究 苗泽华 孙班军 赵淑芹86
试论构建中国银企集团 晏圣海88
实施市场化运行工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孙福亮92
中国未来农业科技之路初探 翟玉山94
国际营销的人口环境分析 陈玉芹 崔东红95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李乾德97
浅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问题 曹鹏高101
知识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孙雅珍那志茹102
当今是高科技发展和竞争的时代 丘国仁104
我国知识经济持续发展战略之管见 李金铭106
“知识经济”刍议 刘孝广107
财政铺路架桥跨向知识经济时代 史谦109
实施绿色食品战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王秀杰110
浅谈专利信息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运用 杜剑锋王皓112
关于知识经济的几点认识 李炳书114
经济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 柯敏115
经济发展态势的数学解析 孙达汶117
21世纪中国经济应先落到实处再谋求发展 赵旭涛120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意识 麻斌峰122
适时谋划跨越式追赶战略是我国赢得持续发展的重要抉择 周辉眷123
提高创新能力 发展知识经济 成希瑛127
关于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思路 刘 红 陈华杰132
知识经济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力 朱 军135
知识经济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现状与时策 侯国湘136
自然科学要“社会化”的探索 社会科学要“自然化”的研究 侯传鹗140
用有限的耕地养活15亿人口 付连玉140
远和近 石秀岩142
健全民主决策制度履行参政议政职责 昊 同145
知识经济——一个跨世纪的课题 屈见萍147
生产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科技 王振赢149
邓小平对知识经济理论的贡献及其意义 李烈坤150
金融业新世纪的课题 张 勇153
以物理概念思考知识经济 朱世豹155
从“邓小平理论”看未来社会 李晓有158
邓小平理论与知识经济 邓易元159
第二章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国162
论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国 赵育亮162
知识经济在生产力发展中的效用 仲维民164
重视科研管理推进素质教育 申健平 陈 亮167
浅谈发展经济需要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 马东驰168
试论国兴科教 夏承禹170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把握的几个问题 刘昌满174
谈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地位与实践指导作用 蔡耘郑振江176
科技人才质量创新 张平178
关于知识经济的几个问题 周连洲180
浅谈基础教育与科教兴国 林美顺 庄景蓉182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点与措施 李导先183
金融要在科教兴国中再立新功 江录友187
知识经济与科教兴绵 石鉴明190
谈知识经济与科教兴省战略 张贵华19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张国才193
建立创新体系将科教兴国推上一个新水平 李益纯195
科研院所的“跨世纪挑战” 王笑难196
跨世纪教育的价值 赵玉英 崔昌海198
采取超常措施加快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赵国华200
关于我国科技融资新模式的探讨 魏纪林201
把医技名牌推向市场经济 高长文203
做好科普教育工作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廖赞仁204
效益农业浅析 冯 道郎进宝 张仁杰204
农业科普大有可为 虞慕尧206
推广农户储粮安全技术拓宽基层农技服务领域 冯正福207
图书在农村知识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它 康德章 张宴荣208
爱国教育与科教兴国 温烈华210
科教兴农必须要抓到根本 李磊合211
科教兴价势在必行 黄祥淼211
论对障碍武定粮食高产稳产的因素与对策 马知恩214
浅论科技进步与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关系 庞谋禧216
巴山山区经济林混农作业法 周宗藩217
山地果园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途径 谢国珍218
推进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 高德典219
第三章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222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面临的挑战与危机 赵双存巩玉新222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姚立根224
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顺利实施 吴森科227
林木良种基地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张建国 时明芝解荷峰228
南水北调——中华民族生存的抉择 姜广银230
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当前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所遇到的难题 林萃生238
论知识化的可持续农业 胡宝贵 江占民239
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贾玉斌242
城市呼唤森林 孙琳244
21世纪海南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 昊师强245
再造河西 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牛昌奇247
试论知识经济与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 李德忠 朴大胜249
发扬民族创新传统 开展全民创新活动 姜赞东251
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袁占钊253
吸取长江水患教训 加强汕头林业建设 詹湖安256
青海天然林区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王占林 张登山258
知识经济与中国林业发展战略初探 王年金徐高福259
略论图书馆与可持续发展 邓兴士261
试论实行计划生育与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 李廷策263
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赵锋266
生态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倪洪祥273
知识经济和人一自然协同学 张一方275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塑造金水河绿色飘带 徐新友 周保民 李志民278
加快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 段志昌281
林业经营方式向生态保护转变的初步探计 周开淼283
加强防护林经营管理 建设好生态林业体系 任兆元 杨飞雄胡仁杰286
谈公路绿化在防护林网建设中的作用 欧万青289
论森林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依托作用 阎立波郑春艳290
开源节流建设农村能源 金关仁292
梅花山华南虎资源保护现状与拯救对策 张盛钟293
论“地窖贮水”在未来人和生态环境中的战略地位 费德政295
水土兼治全面开发 张永昌298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农业 李 浪299
综合型高效益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初探 许基全唐奇峰301
关于体育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 梁伯进303
试论红树林在河口近海的生态效益 苏俊民305
论生态平衡规律是宇宙第一规律 陈海源307
节水工程水窑十大好处 铁峰310
试论水环境保护 胡 云 陈孝芬311
治理江河的初步设想 宋广庆312
新《刑法》——保护野生动物的有力武器 王宏利 刘继明314
金融可持续发展战略金融创新与农业发展银行现代化 邱德明 王文和廖广彬315
第四章知识经济与高技术产业318
知识经济与信息重组 袁嘉秀318
我国地方气象科技产业结构变革态势展望 林松良319
“虚拟银行”——银行电子化发展的新趋向 李鲁健杨春贵320
科学技术是产业革命的摇篮 陈 照322
树立信息观念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曹文珍326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发电机制造工业向何处去 普朝文327
生物学与未来农业科技化体系的研究 罗晓鹏329
市场经济下院校产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欧阳欢330
浅谈“适用技术” 马宝亮 海艳玲332
软件可靠性建模及验收 许 霞333
对时间医学研究的特点及优势 张岱银336
数据通信——高速数据信息国道 杨仕纪341
渔业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昊 善343
第五章知识经济与传统产业发展346
农业科学技术进入社会经济系统的一般途径 张贯民346
适应农业产业化形势 引深“三结合”活动开展 李建华348
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农业发展 李永基 肖秋生 刘宏昌350
知识经济与工业设计 郭西鋆351
试论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张本超352
依靠科技振兴攀西农业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秦达逵 李贵利356
深化农村改革的有效途径 郭起珍358
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关键和突破口 杜德艺361
迎接农业生态革命 朱象三364
农业机械化问题研究 荆方建陈维一365
农业产业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宋惠安366
客观分析资源国情 努力发展矿业经济 泮好武369
转变思想观念按市场经济要求完善队级职能 赵东升371
煤炭开采业要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邱书林372
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是稳定脱贫的宏伟大业 向熙勤374
论企业管理、产品质量及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夏桂珍377
搞好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的探讨 邹钦荣 范耀飞378
“知识经济”与开创国有企业新局面 邹云钜380
关于哈管局农业产业化问题 王美乔382
玉米增产及调控技术研究 张奎俊刘俊明384
充分发挥自然气候条件 加快宜宾市名优荼生产基地建设的步伐 邬发田387
玉米在阜新市农作物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张彪390
关于假劣农资现状分析及治理的思考 裴清昌393
突破禁区 北方高纬度地区种植圆葱试验成功 杜航伯394
坚持技物结合 实行统配统供逐步实现全省土肥服务产业化 黄彬395
加强育林基金管理促进营林事业的发展 赖便谋李东春王典义等399
提高科技的贡献率 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王克孟401
建立适应两个转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体制 宋广镇赵立元402
立足科技兴棉 实现历史新跨越 李德字403
浅谈地膜棉的优势及存在问题与对策 高登东405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桐柏林业两大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刘新庆赵丰璞王玉清407
浅谈玉米制种质量、产量及种子用价的几点措施 张淑玉409
加快科技进步 促进煤炭企业发展 琚宜文李新华410
试论北方旱区种蔗的发展前景与效益 李 梅411
立体林业模式及其效益浅析 白志刚413
实施黄牛改良工程 李坤富416
肉牛产业化开发高速发展浅谈 董仓印417
灾区涝溃耕地治理 姚章村孙原峰朱春凯等418
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开拓中医临床新领域 郑家青419
半湿润半干旱山区农业开发的辩证施治 赵学堂 李全栓张光明等421
改革开放使农机化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金正业422
发展农机事业繁荣农村经济 江焕坤423
确立现代中华文明社会水利基业理论与实践 谢玉明 谢达雁426
试论当前农机的使用趋势及普及 马友纯430
邮政改革与发展的优势、难点、对策 林兴耀431
开发专用肥生产势在必行 杨环433
再生稻科技扶贫的实践与启示 柯必恩 蔡亦荣435
再论农业产业化的内容、形式和实质 荣燕立436
苏南乡镇企业必须主动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 黄胜平 张 卓439
调整种植业结构 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徐三保443
浅析真丝缎务绡织造工艺改进 黄光华444
第六章知识经济与教育446
知识就是力量 周剑萍 熊吉生446
教育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梁绿玉448
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国远程开放教育 白玉文450
知识经济与教育的使命 刘宗武452
坚持“两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促进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周治斌454
把握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迎接“知识经济”新时代 胡忠芳457
知识经济的挑战与高等教育的对策 周志锋458
挑战和机遇 陈光勇460
发展信息经济需要继续教育 陶惠炳461
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呼唤 畅玉亮462
知识经济与人才培训 文仲464
给教育增加科学的含量 肖浩铭467
知识经济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 尹来武徐淑杰468
关于教育对知识经济贡献率的思考 王 锐470
浅论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 郎群秀471
知识经济呼唤基础教育改革 纪保国473
知识经济呼唤创造教育 于晓瑚474
创建特色学校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张正强 陈 国 李启英等475
坚持邓小平德育思想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赵书起 宋中展477
坚持跟踪调查 实行双向激励提高育人质量 艾英时 沈锦生479
论知识经济的教育基础 王思源480
坚持三个面向 培养四有新人 服务经济建设 石大月48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基础教育的呼唤 徐之荣486
分组教学的理论与探索 钟贤权487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苟小红489
创新教育:21世纪军队院校教育的必然选择 蓝江桥余敏李小平491
竞存之路 王书经 胡广佑493
用现代教育思想办校育人的若干实践和认识 张群明494
试论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教育观的建设 金锦山497
加强教育科研管理推进素质教育进程 戴华499
知识经济的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原则 戴中义501
教师如何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孙维桐503
论教师素质 杨清河504
浅谈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对发展我国知识经济的重要作用 唐阳昭505
静■结合增强办学效能 刘汉勤 郑存龙周传民508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张日升王娟509
浅谈素质教育与校长的素质 梁家周511
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社会化”的大教育 叶祖明512
实施素质教育 落实德育双基 马 琼515
知识经济与素质教育 周祖耐519
转化后进生艺术探微 林天生521
市场经济的冲击与视听教育的对策 张春钺522
读数实行三位分级制 为发展知识经济服务 王维宝 李 清524
试谈素质教育的途径 赖展玖524
素质教育应首先从教师抓起 孙爱军526
向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转轨 刘晓光528
高等教育改革之管见 王金印 吴祖宜529
知识经济与思想政治课教育 覃智华531
“三自素质”的导向教育 黄诗京534
低年级说话训练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刘晓曼535
迎接知识经济对中专教育的挑战 李加源536
加快科研兴校步伐迎接知识经济时代 葛时米537
紧密依靠全社会 齐抓共管育人才 陈 珂539
21世纪的教育革命 邹立基541
谈知识经济时代与企业员工知识化 刘权安542
知识经济时代与学生学习品德 梁步升 陈伟群544
浅析农村初中教育综合改革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系 尹云泽545
农村教育应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 邓仲547
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思孝 郑 团549
大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 杨保诚550
造就跨世纪优秀人才 黄凌552
农村教育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 章 划553
浅谈知识经济与农业职业教育 倪修水555
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丁小章556
生物兴趣活动与能力培养 张焕欣557
“情知互补”与语文教学 丁美生558
素质教育中的两种不良现象 蔡丽芹560
浅析教师职业道德之规范 甘德宁 董红咏561
限制特权规范学历教育 刘毅坚562
如何提高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水平 景彦君 肖 虹563
农村教育应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黄让功567
知识思维工程 程里春曾清华568
深化职教改革 迎接新世纪挑战 杨克顺 张化平571
教育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实现 赵金峰574
知识经济与社会主义生产 张仁德 王趁花575
实施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的工作 余文生576
从农青班招生看并轨后农校的发展 欧阳宏峰579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莫 邪581
加速教育模式转轨 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彭忠祥586
三元经济结构与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 汪安佑 曾宝成588
第七章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开发592
中国需要培养和造就大批知识权力人才 姬养洲 刘继峰徐天娇592
谈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开发 石必成598
论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开发 荆方建 陈维一600
实施创造教育 培育创新人才 陈 健601
知识经济与人才培养 岩峰603
试谈“人力资源” 吕增运604
试论人才开发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刘玉才607
浅议人才资源开发 王连华609
企业人才资源开发应跟上知识经济新时代 张志峰610
实施人才战略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柳念国613
人力资源开发与知识经济 叶 军617
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 易正兴619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做好面向新世纪的人事工作 李 果621
浅议开发人才资源 卞愉清624
重视人才资源利用 推迟专家退休年龄 邱英诚625
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 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羊淑蓉626
关于21世纪经济管理人才培养问题与教学设计 朱永华629
二次创业 人才是关键 黄来生631
企业家队伍职业化的思考 罗积志634
未来教育对中小学校长素质的新要求 罗桂生635
水泥企业与人力资源开发初探 曾宪春638
简论戏剧创作的人力资源开发 蔡汉华639
浅议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对职工的培训与开发 颜逊640
谈谈知识经济社会中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继续教育 王 密642
知识经济与人才资源的开发 谈文宪644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 基础是教育 沈程历645
人力资源开发与知识经济发展关系的研讨 李光远650
如何抓好企业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 唐一宗652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开发管理特征的探讨 谢寿桥654
试谈发展科技教育与挖掘人力资源 林明广655
培养造就高科技税务人才 蒋志双658
海洋战略与舰船人才队伍建设 胡瑞平660
浅谈农业教育和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管理 杨贵成 顾立松663
关于人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几点思考 隆宪章665
悟性秉赋与创造性思维 葛福林 葛 欣668
科教兴国与创新人才培养 庄淑针669
知识经济对施工企业挑战的思考 赵俊武671
试论国有企业人才现状及其在人才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梁长荣673
企业智力资源最佳配置方案研讨 王德堃675
人类未来的发展暨人才素质与人口素质基本理论概述 张君诚681
影响人才自我开发的主观原因及其对策 薛永武685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劳动者 易爱京689
努力提高领导能力 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陈耿之690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造就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朱秀英 门士娥694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思想政治课青年教师素质的实战 鲁琼瑶696
从知识经济的内涵与特征看做好企业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性 周继东699
迎接知识经济创新干部教育 包松竹701
试论用人之道 梁匹超703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陈金春705
提高乡镇干部素质刻不容缓 王志明706
面向未来培养、培训高素质小学师资 陈建来709
“人才激励管理”突出竞争化 胡雪明 侯立峰郁时练711
增强人的现代意识 刘福林712
知识经济与土地管理人才建设 马良平715
知识经济人才人力资源初探 刁玉斌716
知识经济呼唤高素质人才 田大金717
对提高电力企业科技队伍素质的思考 李玉常718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刘少杰719
国家行政机关机构改革有的放矢 市场人才资源利用开发良性循环 熊保国721
档案干部继续教育工作应做到“四个相适应” 昊清河722
知识经济与教育及人才开发 阎昌福723
加强实践锻炼 提高政治素质 罗玉杰725
浅谈跨世纪少儿图书馆员的素质 黑锦凤728
加快人才培养迎接知识经济 贺金升 庞玉星730
新时期人才开发、选拔、使用问题的探讨 屈保福731
发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有关政策建议 罗元文733
提高农民素质 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王玉萍王再生735
农村“全科型”医生刍议 黄 云73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商品性 汪俊臣738
试论现代化的人 孙德喜741
自学能力培养浅议 李青林744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把握技术创新的主动权 袁木棋赵杭丽745
推行创造教育 开发人才资源 提高职工创造力是企业的成功之本 冷寅魁747
调动知识分子工作积极性之我见 陶善才748
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 周锦荣749
市场经济中人才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李宏大752
加强思想政治学习 培养新人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刘茂槐753
知识经济及其公务员考选 卢绍武754
加决创建国家人才工程 章慧宣759
“人脑悟性学习机制”思维控制模型的解读和应用 吴真如761
知识经济与统一战线人才工作刍议 周卷迈765
社会科学管理现代化与跨世纪社科人才 周金康766
关于培养医疗保障人才 陈宏生768
第八章知识经济与学习革命770
论知识经济中的知识选择性 成建平770
变革社会价值体系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 刘振贤772
中国发展知识经济问题的哲学初探 陈孝基774
培育创新思维 发展知识经济 赵敏鉴778
学习新知识适应社会新发展 陈洪奎779
现代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赵丽萍781
律师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樊宗民782
人才标准需不断更新 陈洪德784
试论知识经济与气象创新体系 张家宝785
初论更新观念 寿光定789
知识经济与企业教育 崔义山790
现代信息技术与未来人类教育 朱济湖792
浅析学习型组织是成功企业的模式 林友成794
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步伐努力构筑新的经济增长点 武斌797
浅谈知识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卢丽秋799
论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方向 夏纪新赵可晓801
知识经济:图书馆面对机遇的挑战 卫 红802
贫困地区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的思考 罗长琴805
高校图书馆发展信息市场的探讨 姚祖珍808
电子出版物开发与利用之探究 李和娟809
知识经济与文化建设 殷红坚811
知识经济条件下发展图书馆事业的现实途径 李亚平 李卫霞813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 白建平816
知识经济与高校图书馆 侯景萍818
信息产业与图书馆 卢仰春杨水龙819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服务集中化 查织耘820
试论图书馆事业与知识经济的发展 马伟鹗822
知识经济与高校图书馆事业 朱莉岳天强825
发展农村图书馆(室)网的战略与设想 黄朝安826
迎接挑战的中国戏剧 田大文828
经济落后地区地县情报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常自禄831
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谢丽瑛832
高校图书馆与毕业生择业信息服务 叶鹭秋833
建立和普及乡镇图书馆是科教兴晋的必经之路 霍秀玲835
与时代同进步 与经济共繁荣 张宴荣 康德章837
谈知识经济与科技档案管理 宋明霞 贺旭晖 贺旭烈838
档案信息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思考 蔡金根839
改革围棋文化 开展脑力活动提高智力层次 李前胜841
浅谈知识经济的书画艺术观 林锐义841
论中国西部文化及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王 莹 李卫霞 李东黎844
新时代旅游的特征及其对旅游教育培训的影响 刘 住846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文化建设的探讨 王兆益851
关于张家界市旅游西线开发的思考 郁大鹏854
对溧阳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丁纪庚857
繁荣风景园林旅游经济与科学化 朱广福860
湄江风景名胜区岩溶地貌景观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 刘建康863
知识经济与图书情报工作 刘世环864
第九章 知识经济与文化产业867
第十章知识经济与城市发展867
试论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科学决策的三个基本立足点 张耀宇 王蕊菊 张凌云867
浅谈饶平县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林福坤杨玉民869
房地产业新思考 周 龙871
怎样使住宅楼房用水系统理想化 曹奉利872
增创人才优势振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冯少行874
第十一章知识经济与区域发展877
知识经济与深圳新的经济增长点 彭南林877
高州市发展与“三高”农业的实践 陈洪溪881
县域经济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尹名年885
知识经济无边界化与浙江企业跨国发展 罗庆成887
辽宁水资源科学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周 涛889
分类指导加强服务 促进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 孟庆瑞 薛广武 张国庆891
弥勒县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发展思路 王国印893
发挥矿产资源优势是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冯志学895
21世纪贵州的崛起有赖于县域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陈谨之897
科技花飘洒市场发展果誉满中原 徐连山余坤中900
经济发展抓调整依托优势促创新 顾 斌 吴家康赵水平902
建立河西区域经济中心的构想 甄广波904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认识和指导城乡规划工作实践 赵雨森907
结合实际发展边疆农技推广事业 莫 南909
欠发达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的可能性 罗仲书911
知识经济与中国地区发展 王修华913
飞速发展的河南 柴存才 徐文涛 孙 波915
浅谈金秀瑶族自治县乡镇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卢荣飞919
河北平原低产沙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之思考 牛灵安连保法 韩 梅等922
发展德化农产品基地生产 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许成杰924
迎接知识经济 实现民族地区的第二次历史飞跃 袁远亮925
定西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贾国江927
县级林业发展思路 俞瑞春929
立足老区强拼搏争创一流谱新篇 王春仕931
加快贫困地区乡财政建设的思考 李 鳌933
地方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岳正忠936
阿拉善天然草地有害植物及其合理利用 马海波 包根晓 马卫东等937
农业技术革命是山区不发达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付竹新939
西双版纳气候与水稻(摘要) 黄寿民940
合江荔枝“大红袍”适龄树开花不结果的原因及早结丰产技术试验研究 罗兆麟943
强化农村信息工作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王顺清947
对长寿县科教兴农的历史回顾及展望 刘淑美951
关于福建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若干时策思考 胡 钢953
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加速全省经济发展 柴竹菁杨言勇955
多民族地区药检所工作特点与发展 唐素芳 王延疆959
濮阳县新习乡水利规划方案探讨 肖培利 彭万春960
可持续发展观与中学地理教学 倪洪祥960
抓优势挺进市场 求发展 曹树宪96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思考 王大国962
发挥“结合部”优势促进东西部差距缩小 萧茂普964
两岸科技与经济优势互补整合成一体化 王光国965
加强深港合作 共创经济繁荣 袁述义966
大中华经济框架的设想 王湘东971
“科教兴豫”是迎接知识经济到来的主要战略措施 彭春成973
松阳县油茶生产现状和发展探究 刘金理976
第十二章知识经济与全球化978
试论人民币不贬值的必然性、影响及其对策 林天佑978
肆意酣歌寮尼泰 游目骋怀亚非拉 罗贤玉979
国际贸易竞争能力的比较分析方法 朱颂东 张宗建张永宏981
跨国公司与东南亚金融危机 周俊杰路金环983
二次大战后德国和日本经济走上快车道之比较 杜国华985
东亚金融危机的启示及其对策 张学尚986
试论中俄经贸合作的可行性 尚爱英989
第十三章 知识经济与管理991
知识经济与企业家管理机制创新 田桂珍991
知识经济企业管理的新理念 严中华994
国有小企业改革进程中经营者的地位与作用分析 张玉利995
文化:企业迈向知识经济的“隐形工程” 史焕荣999
迎接知识经济重视知识管理 陈廷美1000
新形势下科普工作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实践探索 孙克坚 韦新平 张瑚勷力1003
企业组织结构演变的趋势 王晓葵1006
知识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政府行为初探 冷向洋1008
我国企业产品整体化战略研究 阳 林1011
坚持和加强股份制企业职工民主管理 廖岩松1013
论现代企业管理必须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曲伟光 夏 瑞1015
改制并非仙丹 管理必须强化 王爱兰1017
论党在企业的政治优势 李秉祥1019
略论企业营销经济 朱元康1021
建立动态的企业激励机制 朱元康1023
实行现代成本管理提高运输经济效益 林勤文1024
耗散结构理论在森林市场管理中的应用 吴志文1029
试论新昌工行固本管理模式雏形 竺贤青1031
强化外资审计监督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原孝杰1032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陈永潮1034
商业银行如何提高经营效益 彭 模1036
资本经营、企业兼并破产的深层次问题思考 郭均盈1041
对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探讨 曹淑敏1043
学习邓小平领导就是服务的科学论断 王继珍1045
深化改革转换机制 王世迅1048
浅谈建筑施工噪声监理 陈加文1050
浅谈商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高慈祥 于光宇1051
浅谈知识经济时代人事管理的新特点 赵 材1053
高校评审任职资格的定量法 王 晗朱长军1054
知识经济是推进工业企业物流的动力 李学诗周惠生1059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对税收影响及对策 胡小平1064
关于改革人事管理工作 胡正采1065
浅谈电力公司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中资金成本问题及其对策 季 安1067
市场经济下的工业企业物资管理 李增民1069
浅谈知识经济与交通管理科学化 黄民主侯永康1071
知识经济时代党的干部政策与人事管理 韩崇新1072
知识经济时代人事管理新特点的探讨 唐甫林孙志明 惠锋等1074
探索建立防范化解信贷风险的有效机制 刘万样1076
应重视和加强对企业干部的管理 赵富章1077
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促进两个根本性转变 陈佛清1080
国人“分配”从头越 赖在枝1082
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深化改革的难点及对策 刘家城1083
水电建设公司制改革之我见 吕松柏1086
抓好乡镇企业发展的源头——村级经济组织是加快发展地区乡镇企业的重要途径 昊甲才1087
咬定青山不放松 徐水胜1088
善治抚者必先治水 李 宾1090
工程结构相结合抗旱增产见成效 李洪斌1092
抓好贸促支会建设 开拓贸促工作新路子 王进才 王肃谨1093
时加强财务管理与监督的几点思考 程祥林1095
价格管理应简政放权 李绍林1097
N维专家定位决策法 吕昌会 曾莉娟1098
浅谈新增值税制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陈义波1101
调整经营理念主攻质量效益 袁光学1102
让我国证券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陈理才1105
运用邓小平理论振兴房地产经济 丁远睦 肖 华1106
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水电发展 吕松柏1108
浅谈新形势下人事管理干部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工作特色 孟宪清1110
企业正确决策的科学指南 陈晓峰1112
新形势下干部教育管理模式初探 张良普1114
股份制企业土地资产管理体制的“三层次”论 易 凌1116
关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探讨 蒋兆才1119
试论工资杠杆对劳动力的调节作用 郭 彬1121
论乡镇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胡平均1122
主动参与 科学把握提高水平 郑德钊1126
提高人员素质加强社会监督 李 丽1128
试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须多方综合治理 胡伯响1128
初探国有企业亏损的成因及对策意见 傅石强1130
试谈提高我国产品设计水平的途径 黄公路1132
知识经济下的决策与企业家 许青安徐小平1134
浅议施工企业在贯标认证中的几个薄弱环节 开祥文1138
年度中间投入使用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张玉琏1139
抓住机遇提高财会管理水平 付凤菊1140
浅谈建立平等协商与集体合同工作机制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宁秋棠1141
怎样管理好企业基层党组织 郭景田1142
深化医院改革 强化管理 郗新军 张福业1144
稳定欠发达地区知识分子的管理与对策 郭理坝1146
正确决策 提高效益 梁春晶1148
试论国企的“榜样式科学管理” 磊石1149
低成本扩张 高效益运转 集约化经营 为下岗职工再就业营造良好氛围 姚建中1151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苏祖振1153
实施知识管理 振兴国有企业 陈凌云1154
项目先期研究的知识经济关系探讨 李正刚1156
建立我国卫生管理干部管理培训制度的设想 彭勇1157
价值工程在锅炉燃料配比中的运用 刘端山1158
管理和规范建筑市场的探索 曹海龙1161
谈我国无权代理制度的完善 杨静维1162
审美经济学 余祖信1162
在深化医院改革中把民主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叶玲1166
谈如何强化税务执法监察 毛厚明1167
树立市场经济观念 陈猷翔1168
学校管理也要两手抓 李德凤1169
精神病医院病案规范化管理的特异性 周文勇 聂新燕1170
试论社会心理行为与医患冲突及其调控 王云兰 赵淮 王丽平1171
接待工作更需要科学的管理 张万中1173
谈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工作 苏全生 张永会 赵献民1174
医院开支分配怎么管 李敏托1176
关于经济活动中的管理问题 曹金泉1177
适应所有制结构调整需要 适时改革分配制度 李勋1178
企业领导干部应树立五个形象 陈克军1180
企业要建立一支以党员为榜样的骨干队伍 沈潜沈春建1182
浅析云南冶金集团经济效益 许树克1183
改制后商业企业税收管理面临的问题 李光玲1185
高校技术物资实行招标采购的探索 范家才1186
建立三位一体的降损管理模式 阮俊琦1187
面向新世纪 物价部门怎么办 崔书罡1189
企业管理应该升温 尚明礼1191
依靠知识管理企业 稳步发展对外贸易 张苏亚1193
发挥财务监督管理作用促进收购资金封闭运行 尤其伟 徐爱华1197
我国“过剩经济”之管见 王清林1198
CI战略与企业文化 蔡昌龙1200
加大力度运用财政政策 保持经济适度增长 张立群1201
CI战略是无形财富 翟新亮1204
浅谈现代企业制度 罗庆全1205
谈谈基层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创新问题 皇震1206
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辩证关系 朱克1208
抓住机遇“智闯”市场 施胜广1211
浅议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 郭丽敏1212
市场经济之改良——“虚拟财政” 徐元方1213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黄远平1215
完善现行分税制的思考 张翼杰 韩冬芳1216
增强卫生防疫工作的活力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蒙光星1218
时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 张俊源1220
社会资产民营化和民营资产社会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周东红1223
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矛盾的求解 张海晏1224
关于资本运营几个问题的思考 黄乐道1227
现代信息革命与货币制度变革 李先绪1229
向“知识经济”转变是老年实体的发展之路 梁乃增1233
警惕农村经济中的不良共振 杨善麟1234
监督不力是国有企业亏损的重要因素 周光华 周 静赵新民1235
试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李进笃1238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为科教兴企提供保证和服务 陈金平 李发淳1240
启动国内消费需求的障碍和建议 王 毅王 峙1242
深化改革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 苏士印1243
解决农村低压电网改造贷款资金回收问题的可行性探讨 崔建国1244
对小型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改组的初撂 魏巨金1245
对外开放中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蔡太勤1248
青少年违法犯罪诸因素辩证关系及其防治措施 郑传森1249
农村落后地区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陈月珍1252
试谈企业的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刘国忠1253
金融持续发展与银行储蓄发展战略取向 郭士伟1256
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是外贸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周锦富 毛帆1258
刍议金融案件发生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刘连仲崔福霞1260
如何加强防治工作保障企业经济发展 李焱华1261
论兵团农场怎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方英楷1263
浅谈水电建设的股份制改造与加快云南水电发展的关系 吕松柏1266
一个开拓创新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基层专业银行 强婉芬1269
粮食企业转轨变型 实施多种经营突破 谭祥鉴王运安1272
高等级公路服务区的探索与实践 宋允忠1273
第十四章知识型企业案例选编1276
知识经济呼唤企业走技术创新之路 万曼玲1276
浅谈科技工作在重点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李祖龙1278
怎样让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秦晋邦秦熔钢1279
实施“科技兴社”战略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宋国连张廷银1280
依靠科技进步 强化科学管理 谭国庆1283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战略名牌、科技进步、管理、服务探索 高志刚1285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走内涵发展道路 王德元1287
浅谈职工技协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中的作用 徐传会1288
水电股份合作的剖析 苏德华1289
海滩红树林造林技术报告 苏俊民1291
论用EFI使氧气与燃油混合节能、降低污染的可行性 王启良1293
福建酸竹低产林改造技术探讨 王上伟1294
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结合 戴世员1296
针灸综合治疗法的探讨 吕中贵1298
自制槽状带齿自动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78例报告 全 健 崔 军 曲文生1299
用色谱技术诊断变压器过热部位方法研究 杨民周1300
甘蔗罕见害虫高梁舟蛾观察初报 王华明1301
提高富士苹果品质效益试验示范初报 毕秋香何民军 孟仿英1302
浅析大型拖拉机返田机耕的机会和前途 吴仁汉1303
浅议70推土机机修梯田的成本、价格和投资与质量标准间的关系 郭乃平1304
让知识给旅游项目长上翅膀 石海均1306
加强食品卫生理化检验质量管理 林金城1308
农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发育的构造模式 康就升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