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项目驱动的虚拟仪器开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于项目驱动的虚拟仪器开发
  • 盛洪江,毛建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96970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软件工具-程序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于项目驱动的虚拟仪器开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LabVIEW的基础开发篇3

第1章 水位标定与测量系统3

1.1引言3

1.2 ELVIS平台介绍3

1.3水位采集系统的硬件电路连接3

1.4 FMC 8003液位变送器简介4

1.5静态标定原理5

1.5.1静态标定的条件6

1.5.2传感器静态标定过程的数据测量7

1.5.3标定过程中主要性能指标及计算8

1.5.4基于MATLAB的静态性能指标数值计算12

1.6水位标定检测系统编程分析与技巧14

1.6.1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通用采集系统编程概述14

1.6.2传感器标定的数据处理16

1.6.3静态标定采样程序等待的实现技巧17

1.7前面板18

1.8程序框图19

1.9样机图20

第2章 集成温度计的虚拟仪器设计与标定22

2.1引言22

2.2 AD590简介22

2.2.1 AD590的功能及特征参数22

2.2.2 AD590工作原理23

2.3前面板24

2.4程序框图25

2.4.1“采样按钮”鼠标按下25

2.4.2“计算”值改变26

2.4.3“实时显示”值改变27

2.4.4“停止”值改变27

2.5样机图28

第3章 光栅尺虚拟仪器设计29

3.1引言29

3.2采集卡PCI-6251计数器29

3.2.1 PCI-6251计数器介绍29

3.2.2双脉冲编码器31

3.2.3正交编码器31

3.2.4 Z索引32

3.3 JC800光栅尺简介32

3.3.1参数及外形图32

3.3.2光栅尺内部构成及其简介33

3.3.3光栅尺的测量原理及简介34

3.3.4测距辨向原理35

3.4前面板35

3.5程序框图36

3.5.1程序流程36

3.5.2 CI线性编码器36

3.6硬件连线图38

第4章 光电三极管伏安特性测试仪39

4.1引言39

4.2光电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的测试思路39

4.3采集前的准备工作41

4.3.1光源的标定工作41

4.3.2集射极扫描电压的设计41

4.3.3通道设置42

4.4前面板42

4.5程序框图42

4.5.1物理通道的设置43

4.5.2数据读取及写入43

4.5.3其他43

4.6样机图44

第5章 基于LabSQL简易超市收银机设计45

5.1引言45

5.2 LabSQL简介及安装46

5.3程序设计的准备工作46

5.3.1程序的设计思路46

5.3.2商品资料数据库的创建46

5.3.3数据源的建立48

5.4前面板与程序框图50

5.5操作步骤53

5.6样机图53

第6章 幅频特性曲线测量仪设计与制作55

6.1引言55

6.2项目硬件电路55

6.3幅频特性曲线测量仪的前面板58

6.4幅频特性曲线测量仪的程序框图58

6.4.1物理通道的设置59

6.4.2任务时钟设置59

6.4.3采样时钟速率59

6.4.4计算扫描频率点数59

6.4.5扫描点频率计算59

6.4.6产生正弦波信号59

6.4.7输出正弦波60

6.4.8测量输入输出正弦波并求增益60

6.4.9生成幅频特性曲线60

6.4.10退出测量60

6.5样机连线图60

第二篇 LabWindows的基础开发篇65

第7章 基于虚拟仪器的照度仪设计与制作65

7.1引言65

7.2光电池简介65

7.2.1硅光电池的结构65

7.2.2硅光电池的光谱灵敏度66

7.2.3光电池调理模块66

7.3生成程序框架步骤67

7.3.1启动LabWindows 201067

7.3.2创建一个用户界面文件68

7.3.3插入测量任务69

7.3.4生成代码框架71

7.3.5代码框架示例72

7.4程序设计分析75

7.4.1 LabWindows/CVI前面板75

7.4.2各控件属性设置75

7.4.3数据标定76

7.4.4部分函数介绍76

7.5程序清单80

7.6硬件连接图83

第8章 烟雾监测系统CVI程序设计85

8.1引言85

8.2烟雾传感器MQ-2的介绍85

8.3 DAQ测量准备工作及信号源与测量系统的接入方式86

8.3.1数据采集卡的测试86

8.3.2信号源与测量系统的接入方式87

8.3.3线路连接89

8.4程序设计分析90

8.4.1程序前面板设计90

8.4.2程序流程图91

8.4.3测试系统的程序设计分析92

8.4.4部分函数介绍92

8.5程序清单96

8.6硬件连线图99

第9章 倒车雷达的CVI程序及样机设计101

9.1引言101

9.2项目分析101

9.2.1传感器介绍101

9.2.2工作原理102

9.2.3参数计算104

9.2.4软件操作过程104

9.3程序设计分析104

9.3.1程序流程图104

9.3.2仪器面板104

9.3.3各控件属性设置106

9.3.4程序分析106

9.4程序清单109

9.5硬件连线图112

第10章 光栅尺测量系统的虚拟仪器设计113

10.1引言113

10.2部分硬件设备113

10.2.1 PCI-6251采集卡113

10.2.2接线盒SCB-68113

10.2.3 JC800光栅尺114

10.3程序设计分析114

10.3.1仪器操作面板114

10.3.2控件属性表115

10.3.3程序流程图115

10.3.4测距编程主要代码116

10.3.5 ODBC配置118

10.3.6数据库编程119

10.4操作步骤123

10.4.1光栅测量的操作步骤123

10.4.2数据库管理的操作步骤123

10.5程序清单124

10.6 硬件连线图133

第11章 转速计的虚拟仪器设计及精度研究134

11.1引言134

11.2硬件的介绍134

11.2.1 NI PCI-6251计数器134

11.2.2平台TS-OSC-7A传感器模块135

11.3低频计数测频程序设计分析137

11.3.1低频计数测频的原理137

11.3.2仪器面板138

11.3.3各控件属性设置138

11.3.4程序分析139

11.3.5低频计数测频的精度分析141

11.4大范围计数测频程序设计分析142

11.4.1大范围计数测频原理142

11.4.2仪器面板142

11.4.3各控件属性设置143

11.4.4程序分析143

11.4.5大范围频率测量方法精度分析146

11.5脉冲宽度计数测频程序设计分析146

11.5.1脉冲宽度测频原理146

11.5.2仪器面板147

11.5.3各控件属性设置148

11.5.4程序分析148

11.5.5脉冲宽度测频方法的精度分析150

11.5.6三种测频方法的对比150

11.6程序清单151

11.6.1低频测频方法程序151

11.6.2大范围测频方法程序153

11.6.3脉冲宽度测频方法程序155

11.7硬件连接图157

第12章 无线继电器控制系统的CVI程序设计159

12.1引言159

12.2无线通信模块NRF24L01159

12.2.1 NRF24L01无线通信模块简介159

12.2.2 NRF24L01无线模块各引脚功能160

12.2.3增强型ShockBurstTM工作模式161

12.2.4 SPI指令162

12.2.5 NRF24L01模块寄存器配置164

12.3继电器模块168

12.3.1模块实物接口168

12.3.2模块接口169

12.4程序设计分析169

12.4.1前面板设计169

12.4.2各控件属性设置170

12.4.3程序流程图170

12.4.4程序设计172

12.5程序清单180

12.6硬件连线图197

第三篇 综合开发篇201

第13章 直流电感测试系统的设计201

13.1引言201

13.2项目的硬件原理201

13.3测试系统的硬件设计202

13.3.1测试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202

13.3.2 测试系统的硬件介绍202

13.3.3数据采集模块介绍204

13.3.4总体硬件设计图206

13.4测试系统充放电及电感计算的程序设计208

13.4.1程序设计前的准备工作208

13.4.2程序流程图209

13.4.3 LabWindows程序设计209

13.4.4电感值的计算方法213

13.5报表的程序设计216

13.5.1通用报表的设计216

13.5.2 LabWindows与Word接口的实现216

13.5.3报表的LabWindows程序设计216

13.5.4报表设计的效果218

13.6测试系统的调试及结果219

13.6.1充电回路调试219

13.6.2放电回路调试219

13.6.3充放电回路综合测试221

13.6.4电感值的计算221

13.6.5测试系统报表的生成223

13.7测试系统源程序224

13.8硬件连线图235

第14章 300m大气温度廓线探测器设计237

14.1引言237

14.2项目可行性分析237

14.2.1工程可行性分析237

14.2.2技术可行性分析238

14.3读取的字节信息239

14.4前面板240

14.5虚拟仪器设计240

14.5.1串口配置242

14.5.2数据传输242

14.5.3数据解码243

14.5.4温度文本转换为数据243

14.5.5原始数据保存244

14.5.6程序框图总图工作流程244

14.6系统连接框图244

第15章 基于图像检测的单模光纤自动耦合系统246

15.1引言246

15.1.1项目的研究意义246

15.1.2项目指标247

15.2设计方案及可行性分析247

15.2.1理论可行性分析247

15.2.2实验可行性分析251

15.3系统各模块简介254

15.3.1单模光纤及激光源254

15.3.2 40×显微物镜255

15.3.3三轴NanoMax位移台255

15.3.4显微照相系统256

15.3.5 150V USB闭环三轴压电控制器BPC 103257

15.4程序分析257

15.4.1前面板257

15.4.2系统初始化258

15.4.3 YZ两通道模式控制设置260

15.4.4扫描控制程序260

15.4.5亮度最大自动跟踪程序263

15.4.6图像处理子Ⅵ264

15.4.7程序结束处理程序265

15.5系统总图266

第16章 米散射激光雷达数据采集系统开发267

16.1引言267

16.2项目主要研究内容267

16.3米散射激光雷达数据采集与反演269

16.3.1米散射激光雷达原理269

16.3.2微弱信号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71

16.4米散射激光雷达电源及空间扫描控制282

16.4.1激光器电源控制282

16.4.2望远镜三维扫描系统的控制287

16.5事后数据反演程序设计290

16.5.1事后数据文件读取的功能291

16.5.2事后数据预处理292

16.5.3数据的Klett反演294

16.5.4反演数据的显示295

16.6系统样机及操作面板297

16.6.1米散射激光雷达系统实验样机297

16.6.2米散射激光雷达探测实验结果分析299

参考文献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