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钟敬文全集 30 第16卷 图片手迹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钟敬文全集 30 第16卷 图片手迹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28/32486255.jpg)
- 钟少华,钟宜,曹文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367836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35页
- 文件大小:151MB
- 文件页数:4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钟敬文全集 30 第16卷 图片手迹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高等教育与师资和研究生培养1
20世纪20年代3
图1001 中山大学民俗学传习班结业3
图1002 钟敬文工作过的广州中山大学钟楼4
20世纪30年代5
图1003 钟敬文与夫人陈秋帆摄于杭州5
图1004 钟敬文在杭州寓所6
图1005 中国民俗学会钱南扬、娄子匡等在杭州送钟敬文赴日留学7
图1006 钟敬文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时经常读书的图书馆8
图1007 钟敬文在日本东京8
20世纪40年代9
图1.008 中山大学在广东坪石的校址9
图1.009 钟敬文在广东石牌的中山大学旧居10
图1.010 钟敬文在广东坪石中山大学旧居11
图1.011 钟敬文的岳父母、夫人陈秋帆与儿子钟少华在广东坪石中山大学宿舍12
图1.012 钟敬文与夫人陈秋帆和儿子钟少华在中山大学旧居13
图1.013 钟敬文与友人在广州14
图1.014 陈秋帆与儿子钟少华、女儿钟宜在中山大学旧居14
图1.015 钟敬文在香港达德学院15
图1.016 钟敬文与柳亚子在香港九龙芳园16
图1.017 黄药眠、钟敬文、茅盾、柳亚子、沈钧儒、郭沫若等参加香港达德学院迎新会17
图1.018 钟敬文与郭沫若、宋云彬和郭沫若子女在香港达德学院18
图1.019 钟敬文与郑振铎、郑振铎之女、曹禺和张瑞芳在香港19
图1.020 钟敬文与夫人陈秋帆在香港达德学院重聚20
图1.021 钟敬文和夫人陈秋帆与叶圣陶等在香港达德学院21
图1.022 香港达德学院旧址22
图1.023 钟敬文与郑振铎在香港达德学院23
20世纪50年代24
图1.024 钟敬文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24
图1.025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52年毕业生与教师合影25
北京师范大学新校舍奠基仪式专题26
图1.026 北京师范大学新校舍奠基典礼26
图1.027 陈垣校长为新校舍奠基之一26
图1.028 陈垣校长为新校舍奠基之二27
图1.029 新校舍奠基仪式校领导合影28
图1.030 钟敬文与助教、研究生和进修教师合影29
图1.031 钟敬文带学生到香山春游30
图1.032 钟敬文与家人和学生在颐和园合影31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学者与苏联专家合作专题32
图1.033 陈垣校长在北京师范大学庆祝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大会上讲话32
图1.034 钟敬文出席北京师范大学庆祝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大会32
图1.035 欢送苏联专家回国联欢会33
图1.036 陈垣校长率校领导和部分教授与苏联专家联欢33
图1.037 北京师范大学部分校领导与苏联专家合影34
图1.038 钟敬文和黄药眠与苏联专家开会后走出办公楼35
图1.039 钟敬文与部分研究生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留影36
20世纪70年代37
图1.040 钟敬文与连树声在天安门广场37
图1.041 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部分作者合影38
图1.042 钟敬文与《民间文学概论》作者屈育德、李惠芳合影38
图1.043 钟敬文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工作39
图1.044 钟敬文在家里给1979级部分硕士研究生上课39
20世纪80年代40
图1.045 钟敬文指导日本留学生樱井龙彦40
图1.046 钟敬文在广州参加中山大学校庆41
图1.047 钟敬文在中山大学讲学42
图1.048 钟敬文与屈育德在北京师范大学43
图1.049 钟敬文与德国留学生傅玛瑞43
图1.050 钟敬文与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学教研室师生44
图1.051 钟敬文与同事在北京香山公园合影44
图1.052 钟敬文主持全国第二届民俗学讲习班45
图1.053 钟敬文指导的我国第一位民俗学专业博士董晓萍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45
20世纪90年代46
图1.054 钟敬文指导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博士进修生伊丽莎白46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建院十周年庆祝大会专题47
图1.055 主席台上的部分领导47
图1.056 钟敬文为庆祝大会纪念册题字47
北京师范大学师培中心成立十周年大会专题48
图1.057 钟敬文在大会上发言48
图1.058 钟敬文在大会主席台上48
图1.059 钟敬文与马立交谈49
图1.060 进修教师向钟敬文献花50
图1.061 全体大会来宾合影50
图1.062 钟敬文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师生合影51
图1.063 钟敬文带教研室师生到陶然亭公园春游52
图1.064 钟敬文与教研室师生在家中书房开会53
图1.065 钟敬文与《民俗学概论》审定小组成员54
图1.066 钟敬文与《民俗学概论》审定小组成员和硕士研究生助手55
图1.067 《钟敬文文集》部分编者合影55
图1.068 钟敬文参加《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审稿会56
图1.069 钟敬文指导的1995级博士生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57
图1.070 钟敬文特写57
图1.071 钟敬文在北京工人疗养院与学术助手和学生合影58
图1.072 钟敬文与他指导的韩国博士生郑然鹤在北京工人疗养院58
图1.073 钟敬文与《民俗学概论》全体作者合影59
图1.074 钟敬文在家中与教研室中青年教师谈话59
图1.075 钟敬文审读学术助手董晓萍编《钟敬文文集·民间文艺学卷》60
21世纪初61
图1.076 钟敬文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师生同游北京玉渊潭公园61
图1.077 中国文联和中国民协向钟敬文颁发“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终身成就奖”62
图1.078 钟敬文创建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图书室62
图1.079 钟敬文、启功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老师在北京香山饭店参加会议之一63
图1.080 钟敬文、启功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老师在北京香山饭店参加会议之二钟敬文、启功与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和文艺学研究中心师生同游北京香山63
图1.081 钟敬文和启功在北京香山饭店64
图1.082 刘魁立、黄宝生、王邦维诸教授应钟敬文之邀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65
图1.083 钟敬文与学术助手董晓萍教授和1997级博士毕业生合影65
图1.084 钟敬文主持项目“中国民俗学教学改革与实践”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鉴定会66
图1.085 钟敬文给研究生讲课67
图1.086 钟敬文给博士生上课67
钟敬文获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生导师称号专题68
图1.087 钟敬文参加北京师范大学2001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68
图1.088 北京师范大学2001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与会研究生及部分导师68
图1.089 钟敬文与钟秉林校长交谈69
图1.090 钟敬文在主席台上70
图1.091 钟敬文荣获优秀博士生导师称号71
治学、书斋与交谊73
20世纪40年代75
图2.092 钟敬文与在香港的中国文化界人士合影75
图2.093 钟敬文与聂绀弩在香港76
图2.094 钟敬文与柳亚子等部分文化界人士在颐和园77
图2.095 大众诗歌社成立纪念78
20世纪50年代79
图2.096 钟敬文与黄药眠在北京西单石驸马大街寓所79
图2.097 钟敬文与夫人陈秋帆和友人柯仲平在北京颐和园80
20世纪60年代81
图2.098 钟敬文夫妇与梅龚彬、戴雨农在北京十三陵81
20世纪80年代82
图2.099 20世纪80年代的钟敬文82
钟敬文在书斋专题83
图2.100 钟敬文沉思83
图2.101 钟敬文伏案写作83
图2.102 钟敬文读书84
图2.103 钟敬文在书房阅读理论著作85
图2.104 钟敬文在书斋86
图2.105 钟敬文与友人在书斋86
图2.106 钟敬文与外文出版社陈有昇在书房87
图2.107 钟敬文在书斋伏案写作87
图2.108 钟敬文在书斋88
钟敬文与友人交谈专题89
图2.109 钟敬文和启功之一89
图2.110 钟敬文和启功之二89
图2.111 钟敬文与陶大镛、校医王效增和曹文瀚90
图2.112 钟敬文与陶大镛、王效增在书斋90
图2.113 钟敬文与尹瘦石在家中91
图2.114 钟敬文与周有光、季羡林诸先生在一起92
图2.115 钟敬文与夏衍93
图2.116 钟敬文在书房工作93
图2.117 钟敬文夫妇到黄药眠夫妇家中做客94
图2.118 钟敬文到启功书房拜访95
图2.119 钟敬文与白寿彝在家中96
图2.120 钟敬文与廖辅叔等在家中96
图2.121 钟敬文访问作家谢冰心97
图2.122 钟敬文在书房98
图2.123 钟敬文与林林99
图2.124 钟敬文与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姜椿芳99
图2.125 钟敬文、周廷儒、汪堃仁在汪堃仁家看汪先生论文100
图2.126 钟敬文与黄药眠讨论诗稿101
图2.127 孙大光夫妇访钟敬文101
图2.128 钟敬文在书桌旁102
图2.129 钟敬文在书房读书103
图2.130 钟敬文与中国民俗学会诸同人在一起104
20世纪90年代105
图2.131 钟敬文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杨哲编辑在家中交谈105
图2.132 钟敬文在谢冰心家中做客106
图2.133 钟敬文在书斋107
图2.134 钟敬文在书斋吟诵古诗107
图2.135 钟敬文在书斋读书108
图2.136 钟敬文在书斋赏花108
图2.137 钟敬文在书斋写作之余109
图2.138 钟敬文在书房的沙发上110
图2.139 钟敬文的书房兼教室110
图2.140 钟敬文在家中111
图2.141 钟敬文在书房111
图2.142 钟敬文与费孝通112
图2.143 钟敬文与王蒙在全国政协礼堂合影112
图2.144 钟敬文与马学良113
图2.145 钟敬文收到友人黄秋耘寄来的近照113
图2.146 钟敬文在书房114
图2.147 钟敬文在“小红楼”书斋伏案工作115
图2.148 钟敬文参加季羡林八十八华诞贺寿会116
图2.149 钟敬文参加季羡林米寿祝寿会合影116
图2.150 钟敬文与启功、郁风、黄苗子在家中117
图2.151 启功到钟敬文家拜访117
图2.152 钟敬文与林默涵118
图2.153 钟敬文与民俗学界同事游北京十三陵118
图2.154 顾颉刚之女顾潮拜访钟敬文和启功,请两先生鉴定20世纪30年代钟老在顾颉刚收藏的清人画轴上的题诗119
图2.155 钟敬文接待广东家乡亲属120
图2.156 钟敬文接待家乡广东汕尾市领导120
图2.157 钟敬文、启功与《群言》杂志编辑刘士的合影121
图2.158 钟敬文与季羡林、任继愈在北京大学书店121
图2.159 钟敬文与启功、黄苗子在家中122
图2.160 钟敬文与女儿钟宜在友人孙大光家做客122
图2.161 钟敬文在启功家中交谈123
图2.162 钟敬文在家中与启功交谈123
图2.163 钟敬文与启功、郁风、黄苗子等友人交谈124
图2.164 钟敬文在家中之一125
图2.165 钟敬文在家中之二125
图2.166 钟敬文与张岱年126
图2.167 钟敬文与黄宗英交谈126
图2.168 钟敬文与郁风交谈127
图2.169 钟敬文向黄苗子、郁风夫妇赠书127
图2.170 钟敬文与刘锡诚128
图2.171 钟敬文到启功家拜访128
钟敬文与蒋晔交谈专题129
图2.172 钟敬文在书斋129
图2.173 钟敬文在谈话130
图2.174 钟敬文与蒋晔交谈131
图2.175 钟敬文与曹文瀚、蒋晔合影131
21世纪初132
图2.176 钟敬文在家中132
图2.177 钟敬文与彭湃之子彭士录133
学术会议135
20世纪40年代137
图3.178 全国第一届文代会钟敬文与郭沫若、周扬在一起137
图3.179 钟敬文与梅兰芳、黄药眠、胡风和冯雪峰诸位在全国第一届文代会上合影138
图3.180 全国第一届文代会期间钟敬文与欧阳山、蔡楚生合影139
20世纪60年代140
图3.181 钟敬文在北京西山参加中国文联第十期文艺界读书会140
20世纪70年代141
图3.182 钟敬文参加《歌谣》周刊60周年座谈会141
20世纪80年代142
图3.183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届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42
“北京师范大学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大会”专题143
图3.184 钟敬文在大会主席台上143
图3.185 钟敬文参加“北京师范大学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大会”144
图3.186 钟敬文参加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会议145
图3.187 钟敬文参加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第二届年会145
图3.188 钟敬文参加交叉学科专家学术研讨会合影146
庆贺钟敬文八十寿辰专题147
图3.189 周扬、林默涵等向钟敬文赠送字画等纪念品147
图3.190 全国民间文学界人士祝贺钟敬文八十寿辰会议留影147
图3.191 钟敬文与黄药眠在他们的八十诞辰祝寿会上148
图3.192 钟敬文与夫人陈秋帆看贺礼148
交叉学科专家学术研讨会专题149
图3.193 第一届教师节北京师范大学王梓坤校长向钟敬文颁奖149
图3.194 钟敬文在会议上做报告149
图3.195 钟敬文参加《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第三次编选工作会议150
图3.196 钟敬文赴杭州参加《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编选工作会议150
图3.197 首届中国民间艺术表演大会期间钟敬文与安徽凤阳花鼓艺人合影151
图3.198 钟敬文在参加全国第六届文代会期间与部分北京女作家和女艺术家合影151
20世纪90年代152
钟敬文在北京四川饭店参加“全国大后方抗战文学书系”出版启动会专题152
图3.199 钟敬文在会上与友人合影152
图3.200 钟敬文与夏衍合影153
图3.201 钟敬文与曹禺夫妇合影154
钟敬文参加友人纪念会专题155
图3.202 钟敬文在穆木天诞生九十周年纪念会上155
图3.203 钟敬文参加祝贺白寿彝从事学术活动60周年、高校执教50周年学术座谈会156
图3.204 钟敬文参加“顾颉刚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会”157
图3.205 钟敬文与前来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中国传统文化座谈会”的张岱年、季羡林、赵沨、赵光贤诸先生合影158
图3.206 钟敬文出席中国文联第六次代表大会159
庆贺钟敬文九十寿辰专题160
图3.207 中心会场160
图3.208 会场全景160
图3.209 北京师范大学举办钟敬文从事学术活动七十周年暨九十寿诞座谈会161
图3.210 钟敬文与启功在会上161
图3.211 任继愈等来宾162
图3.212 王梓坤等来宾162
图3.213 外国专家与中国学者163
图3.214 北京师范大学原校党委书记聂菊荪、何兹全163
图3.215 钟敬文、启功、林林在休息室165
图3.216 启功、林林在休息室166
图3.217 启功在会上挥毫167
图3.218 钟敬文与启功在休息室167
图3.219 罗致平、林耀华与马学良在休息室中168
图3.220 校医王效增与赵光贤在休息室中168
图3.221 钟敬文与部分来宾在休息室中169
图3.222 钟敬文与金开诚169
钟敬文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创刊40周年暨颁奖座谈会专题170
图3.223 钟敬文接受《北京师范大学学报》颁奖170
图3.224 袁贵仁校长向钟敬文颁奖170
图3.225 钟敬文在座谈会上171
图3.226 袁贵仁校长与钟敬文和黄济交谈171
启功《汉语现象论丛》学术研讨会专题172
图3.227 钟敬文在会上172
图3.228 钟敬文发言173
图3.229 钟敬文在中国文联为他召开的祝贺九十寿诞座谈会上接受民间艺术家献寿桃173
图3.230 钟敬文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合影176
图3.231 启功《汉语现象论丛》学术研讨会来宾合影177
庆贺钟敬文九五寿辰专题178
图3.232 钟敬文与参加九五寿辰座谈会学者在北京师范大学旧主楼前合影178
图3.233 钟敬文与部分老友合影178
图3.234 钟敬文在休息室179
图3.235 会标与贺寿花篮180
图3.236 钟敬文在会上180
图3.237 钟敬文与金开诚181
图3.238 季羡林签字181
图3.239 钟敬文、季羡林和马学良在休息室中182
图3.240 纪念会贺礼182
图3.241 钟敬文签字183
图3.242 郑师渠、聂菊荪、王梓坤、金开诚、王蒙、[美]欧达伟(R.David Arkush)183
图3.243 启功签字184
图3.244 林默涵签字184
图3.245 程正民签字185
图3.246 钟敬文、张岱年、启功、林默涵在会上185
图3.247 林林与黄苗子在会上186
图3.248 黄苗子签字186
图3.249 林林签字187
图3.250 许觉民发言187
图3.251 乐黛云发言188
图3.252 陈毓罴发言188
图3.253 张岱年签字189
图3.254 金开诚发言189
图3.255 尹瘦石签字190
图3.256 黄苗子、郁风、程正民、曹文瀚合影190
图3.257 何兹全签字191
图3.258 马学良发言191
图3.259 廖辅叔发言192
图3.260 钟敬文、季羡林、林耀华、马学良在会上193
图3.261 钟敬文致答谢词193
图3.262 钟敬文接受记者采访194
图3.263 北京师范大学旧主楼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举行钟敬文九五寿辰及学术思想座谈会194
图3.264 钟敬文与社会语言学家陈原195
图3.265 钟敬文与张岱年195
图3.266 钟敬文与季羡林196
图3.267 钟敬文与季羡林、张岱年、马学良等友人合影196
图3.268 钟敬文与廖辅叔、乐黛云等合影197
图3.269 钟敬文与聂菊荪、尹瘦石等合影197
图3.270 钟敬文、季羡林、张岱年、启功四老198
图3.271 钟敬文会后与友人合影198
图3.272 钟敬文与季羡林、刘乃和、启功合影199
图3.273 校医王效增在会上200
图3.274 钟敬文与林默涵201
图3.275 钟敬文与周巍峙201
图3.276 金开诚、林永福与钟敬文202
图3.277 钟敬文与季羡林、乐黛云等合影203
图3.278 钟敬文与王平凡204
图3.279 钟敬文与顾颉刚之女顾潮合影204
图3.280 钟敬文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和美国专家合影205
图3.281 钟敬文与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郑师渠和中文系领导程正民、李国英合影205
图3.282 钟敬文与青年学者合影206
图3.283 钟敬文与子女在一起206
图3.284 启功书赠钟敬文寿联207
图3.285 程千帆书赠钟敬文对联208
图3.286 程千帆书赠钟敬文九五华诞寿联209
庆贺钟敬文九六寿辰专题210
图3.287 钟敬文在全国政协礼堂与启功合影210
图3.288 钟敬文与前来贺寿辰的老友合影210
庆贺钟敬文九七寿辰专题211
图3.289 钟敬文与校领导和友人合影211
图3.290 钟敬文在学术研讨会上211
张中行九十华诞暨《说梦草》首发式专题212
图3.291 钟敬文参加张中行九十华诞暨《说梦草》首发式212
图3.292 钟敬文在会上发言212
图3.293 钟敬文与季羡林合影213
图3.294 钟敬文在会上之一214
图3.295 钟敬文在会上之二214
图3.296 钟敬文与林默涵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参加会议215
图3.297 钟敬文在中国民俗学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发表《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的学术报告215
图3.298 钟敬文与刘魁立、连树声合影216
参加纪念《文艺研究》创刊20周年暨世纪之交中国文艺理论研讨会专题217
图3.299 钟敬文与季羡林、启功、孙家正在会议休息室217
图3.300 钟敬文与季羡林在会议休息期间聊天218
图3.301 钟敬文参加白寿彝教授九十华诞暨多卷本《中国通史》出版座谈会219
21世纪初220
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派》出版座谈会专题220
图3.302 钟敬文与参加会议的嘉宾220
图3.303 季羡林与钟敬文在座谈会上221
图3.304 座谈会场景222
图3.305 季羡林讲话223
图3.306 钟敬文参加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会议224
图3.307 钟敬文参加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与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224
庆贺钟敬文九八寿辰专题225
图3.308 钟敬文在会上225
图3.309 祝贺钟敬文九八寿辰暨新著刊行发布会225
图3.310 张岱年讲话226
图3.311 舒乙讲话227
图3.312 钟敬文讲话227
图3.313 原校党委书记聂菊荪祝贺钟敬文九八寿辰228
图3.314 钟敬文在九八寿辰纪念会上228
图3.315 钟敬文在会上229
图3.316 钟敬文与袁贵仁校长230
图3.317 袁贵仁校长祝贺钟敬文健康长寿231
图3.318 钟敬文在会上231
图3.319 钟敬文与聂菊荪232
图3.320 钟敬文、张岱年和王效增232
图3.321 钟敬文与张岱年233
图3.322 钟敬文与子女吹生日蜡烛233
图3.323 钟敬文与外孙女纪岚234
图3.324 钟敬文与女儿钟宜234
图3.325 钟敬文致谢235
图3.326 钟敬文同与会者合影235
图3.327 钟敬文身披少数民族同志赠送的哈达236
图3.328 钟敬文的部分老学生和外地后学来京祝寿236
图3.329 为钟敬文定制的祝寿蛋糕237
庆贺钟敬文九九寿辰专题238
图3.330 袁贵仁校长致辞之一238
图3.331 钟敬文与袁贵仁校长谈话238
图3.332 袁贵仁校长致辞之二238
图3.333 童庆炳讲话239
图3.334 启功讲话239
图3.335 刘魁立讲话240
图3.336 钟敬文在会上240
图3.337 部分与会嘉宾241
图3.338 钟敬文致答谢辞241
实地考察与外地讲学243
20世纪50年代245
图4.339 钟敬文参加中国作家西北参观团西行考察245
20世纪70年代246
图4.340 钟敬文在山海关孟姜女庙望夫石与同人谈孟姜女传说246
图4.341 钟敬文在山海关孟姜女庙247
图4.342 钟敬文在外省讲学途中观海248
图4.343 钟敬文与何兹全等在山海关249
20世纪80年代250
图4.344 钟敬文与延庆花会艺人交谈250
图4.345 钟敬文与延庆花会艺人在一起251
图4.346 钟敬文在华东师大友人家做客252
图4.347 钟敬文与许钦文交谈252
重访杭州专题253
图4.348 钟敬文与夫人陈秋帆重回20世纪30年代居住的旧地杭州253
图4.349 钟敬文与夫人陈秋帆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部分教师在杭州254
图4.350 钟敬文在杭州讲学254
图4.351 钟敬文夫妇在杭州255
图4.352 钟敬文夫妇在杭州与许钦文夫妇重聚255
图4.353 钟敬文夫妇与浙江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季沉合影256
图4.354 钟敬文与启功同游杭州西湖256
图4.355 钟敬文与《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编委王瑶、季镇淮、周振甫同游天尽头257
图4.356 钟敬文在北京西郊门头沟观摩民间幡会表演258
图4.357 钟敬文赴成都开会259
图4.358 钟敬文在成都访杜甫草堂260
图4.359 钟敬文赴贵阳参加全国中青年民俗学研讨会之余看民间艺人捏糖人260
图4.360 钟敬文在贵州开会期间访问《苗族古歌》搜集者田兵261
图4.361 钟敬文再赴杭州开会为浙江省文联和民协同人讲演《我与浙江民间文化》261
图4.362 钟敬文在杭州访问旅法女作家陈学昭262
图4.363 钟敬文赴天津参加天后庙博物馆落成典礼262
图4.364 钟敬文赴天津期间与花会艺人交谈263
图4.365 钟敬文参观中国美术馆贵州傩戏面具展览263
图4.366 钟敬文在广东珠海264
图4.367 钟敬文与钟少华在广东珠海265
图4.368 钟敬文在广州参加尚仲衣烈士纪念会265
图4.369 钟敬文在北京孔庙266
20世纪90年代267
图4.370 钟敬文山东济南开会期间访大明湖公园李清照祠267
图4.371 钟敬文与中国民俗学会同人踏访北京西郊妙峰山268
图4.372 钟敬文参观妙峰山碧霞元君庙268
图4.373 钟敬文与同人访妙峰山涧沟村269
图4.374 钟敬文与马学良同登妙峰山269
图4.375 钟敬文参观北京东岳庙270
社会活动273
20世纪50年代275
图5.376 钟敬文参加新中国宪法草案座谈会275
20世纪70年代276
图5.377 钟敬文当选为北京市劳动模范276
20世纪80年代277
图5.378 国务院原副总理兼国防科委主任方毅到北京师范大学参加陈垣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时与钟敬文亲切握手277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乔木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座谈专题278
图5.379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乔木与钟敬文握手278
图5.380 钟敬文与胡乔木278
图5.381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乔木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座谈279
图5.382 钟敬文与参加校庆的部分中文系老教师合影279
20世纪90年代280
北京师范大学九十周年校庆专题280
图5.383 钟敬文在主席台上281
图5.384 钟敬文在会上282
中共中央原总书记江泽民到北京师范大学视察专题283
图5.385 江泽民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代表合影283
图5.386 江泽民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代表合影284
图5.387 钟敬文在北京工人疗养院接受媒体采访285
图5.388 钟宜协助父亲准备记者采访286
北京四宝斋专题287
图5.389 钟敬文、赵光贤与刘乃和等同逛北京四宝斋287
图5.390 钟敬文在北京四宝斋287
图5.391 钟敬文和陶大镛等在北京四宝斋287
北京师范大学九十五周年校庆专题288
图5.392 校庆会场288
图5.393 钟敬文、启功参加北京师范大学九十五周年校庆288
图5.394 钟敬文、启功在校庆会上289
图5.395 钟敬文在校庆会上289
香港实业家邱季端先生向北京师范大学捐资专题290
图5.396 钟敬文与来宾合影290
图5.397 钟敬文参加邱季端捐资座谈会290
图5.398 钟敬文在会上291
图5.399 钟敬文与参加邱季端捐资会的来宾合影292
21世纪初293
教育部原部长陈至立等到钟敬文家中探望专题293
图5.400 陈至立部长探望钟敬文之一293
图5.401 陈至立部长探望钟敬文之二294
图5.402 陈至立部长探望钟敬文之三295
图5.403 袁贵仁副部长等探望钟敬文295
图5.404 陈至立部长与钟敬文交谈296
图5.405 北京师范大学郑师渠副校长探望钟敬文296
图5.406 陈至立部长、袁贵仁副部长探望钟敬文297
图5.407 陈至立部长、柳斌副部长、陈文博书记探望钟敬文297
图5.408 钟敬文接受媒体采访298
图5.409 钟敬文与季羡林、启功参观陈于化画展298
国际交流301
20世纪80年代303
图6.410 钟敬文接待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学者来访303
图6.411 钟敬文接待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来访304
图6.412 钟敬文接待德国巴伐利亚大学校长、民俗学家伊丽莎白教授和德国民俗学者梁雅贞夫妇305
图6.413 钟敬文接待格鲁吉亚共和国第比利斯大学学者306
图6.414 钟敬文接待美国民俗学家阿兰·邓迪斯(Alan Dundes)306
图6.415 钟敬文与俄罗斯著名汉学家费德林在俄驻华使馆重逢307
图6.416 钟敬文与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交谈308
20世纪90年代309
图6.417 钟敬文与日本民俗学家伊藤清司309
图6.418 日本民俗学界欢迎钟敬文赴日访问专号310
图6.419 钟敬文与日本民俗学者加藤千代全家在北京311
图6.420 钟敬文陪同美国历史学者欧达伟(R.David Arkush)访问作家王蒙311
图6.421 钟敬文与美国历史学家欧达伟夫妇合影312
图6.422 钟敬文与前来拜访的外国学者合影312
图6.423 钟敬文接待韩国民俗学会主席任东权来访313
图6.424 美国历史学家洪长泰来访313
图6.425 钟敬文接待日本民俗学会主席福田亚细男教授夫妇并与其参观北京东岳庙314
图6.426 钟敬文接待日本学者过放教授314
图6.427 钟敬文与日本民俗学会会长福田亚细男在北京师范大学旧图书馆前合影315
图6.428 钟敬文与韩国民俗学会会长崔仁鹤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旧图书馆门前合影315
图6.429 钟敬文接待来访的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汉学家贺大卫(David Holm)教授316
图6.430 钟敬文与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教授在书房交谈316
图6.431 钟敬文接待法国远东学院学者来访317
21世纪初318
图6.432 日本民俗学界悼念钟敬文专号318
生平与家庭321
20世纪初323
图7.433 钟敬文的父亲、母亲323
图7.434 钟敬文故乡广东海丰公平镇新貌324
20世纪20年代325
图7.435 钟敬文夫人陈秋帆在广西柳州325
图7.436 钟敬文在广州325
图7.437 广东省海丰县陆安师范学校五坡岭方饭亭326
20世纪30年代327
图7.438 青年时代的钟敬文327
图7.439 钟敬文与夫人陈秋帆在日本房草海滨328
图7.440 在日本留学时的陈秋帆329
图7.441 陈秋帆在日本东京329
图7.442 钟敬文和夫人陈秋帆在日本早稻田大学330
图7.443 钟敬文赴日留学前后331
20世纪40年代332
图7.444 钟敬文凭栏远眺332
图7.445 穿棉长袍的钟敬文333
图7.446 钟敬文在香港334
20世纪50年代335
图7.447 钟敬文在操场上335
图7.448 钟敬文在北京西单石驸马大街寓所门前336
图7.449 钟敬文与家人在北京西单石驸马大街寓所前合影336
图7.450 钟敬文在北京西单石驸马大街寓所内337
图7.451 北京西单石驸马大街大陆照相馆为钟敬文拍摄个人照片338
图7.452 钟敬文与岳父和家人在北京中山公园留影339
图7.453 钟敬文游北京十三陵339
图7.454 钟敬文的夫人陈秋帆与女儿钟宜在北京中山公园花丛中340
图7.455 钟敬文与家人合影340
图7.456 陈秋帆教授在北京341
图7.457 钟敬文在北京友谊宾馆342
20世纪60年代343
图7.458 钟敬文与家人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前343
图7.459 钟敬文与夫人陈秋帆在北京师范大学家属楼前344
图7.460 钟敬文与夫人陈秋帆于北京团城345
图7.461 钟敬文与家人在北京中山公园346
图7.462 钟敬文与家人在北京团城347
图7.463 钟敬文夫妇、儿子钟少华与在内蒙古插队的女儿钟宜在天坛合影347
20世纪70年代348
图7.464 钟敬文与家人在北海公园合影348
图7.465 钟敬文与女儿、孙子在北京中山公园349
图7.466 钟敬文与夫人陈秋帆在北京东单公园350
图7.467 陈秋帆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资料室查书350
图7.468 钟敬文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看书351
图7.469 钟敬文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351
图7.470 钟敬文与夫人陈秋帆在北京中山公园352
图7.471 钟敬文与夫人陈秋帆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352
图7.472 钟敬文与夫人陈秋帆在北京师范大学校门前353
图7.473 钟敬文与夫人陈秋帆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散步353
图7.474 钟敬文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354
图7.475 钟敬文于北京师范大学校门口354
图7.476 钟敬文与夫人陈秋帆在家中355
图7.477 钟敬文在北京八达岭望京石上356
20世纪80年代357
图7.478 钟敬文与夫人陈秋帆在家中357
图7.479 钟敬文与外孙女纪岚在北京中山公园358
图7.480 钟敬文与家人同侄孙女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赏花358
图7.481 钟敬文夫妇在家中之一359
图7.482 钟敬文夫妇在家中之二360
图7.483 钟敬文夫妇在书房360
图7.484 钟敬文在北京八大处公园之一361
图7.485 钟敬文在北京八大处公园之二361
图7.486 陈秋帆在家中362
图7.487 钟敬文与家人及同事在家中362
图7.488 钟敬文与家人合照363
图7.489 钟敬文夫妇在家中363
图7.490 钟敬文夫妇与孙子在家中364
图7.491 钟敬文与外孙女纪岚在一起364
图7.492 钟敬文在北京师范大学小红楼前365
图7.493 钟敬文在书斋火炉前366
图7.494 钟敬文近影367
图7.495 钟敬文在北京师范大学小红楼前367
图7.496 钟敬文与儿子钟少华在北京孔庙368
图7.497 钟敬文与家人合影368
图7.498 钟敬文在图书馆369
图7.499 钟敬文在家中之一370
图7.500 钟敬文近影371
图7.501 钟敬文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371
图7.502 钟敬文在北京东单公园荷池畔372
图7.503 钟敬文上云华洞372
图7.504 钟敬文在北京颐和园单孔石桥前373
图7.505 钟敬文在家中之二374
图7.506 钟敬文在家中之三374
20世纪90年代375
图7.507 钟敬文与儿子钟少华在北京昌平区小汤山疗养院375
图7.508 钟敬文在北京昌平区小汤山疗养院376
图7.509 钟敬文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377
图7.510 钟敬文在北京工人疗养院377
图7.511 钟敬文在北京西郊378
图7.512 钟敬文在家里学包饺子378
图7.513 钟敬文在北京工人疗养院379
图7.514 钟敬文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散步379
图7.515 钟敬文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赏花380
图7.516 钟敬文与身着塞北民族服装的女儿钟宜合影380
图7.517 钟敬文在工人疗养院与留德归来的孙女和孙女婿合影381
图7.518 中国作家协会授予钟敬文抗战时期老作家奖381
图7.519 钟敬文与重孙钟秀峰382
图7.520 钟敬文与家人合影382
图7.521 钟敬文在北京工人疗养院庭院内383
图7.522 钟敬文获中国文联荣誉委员证章383
图7.523 钟敬文近影384
图7.524 钟敬文在家中384
图7.525 钟敬文在风入松书店买书385
图7.526 钟敬文在北京工人疗养院386
图7.527 钟敬文与儿女合影386
图7.528 钟敬文与儿子钟少华在工人疗养院387
图7.529 钟敬文在北京双秀公园387
图7.530 钟敬文近影388
图7.531 钟敬文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散步388
图7.532 钟敬文在北京工人疗养院389
图7.533 钟敬文在北京师范大学电子楼前玉兰树下留影390
图7.534 钟敬文于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391
图7.535 钟敬文在北京昌平区小汤山疗养院参观农家石碾391
图7.536 钟敬文伏案照392
图7.537 钟敬文赏花392
图7.538 钟敬文在北京工人疗养院393
图7.539 钟敬文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393
21世纪初394
图7.540 钟敬文在金秋霜叶中的友谊医院394
图7.541 季羡林在北大勺园为钟先生举行百岁华诞庆寿会395
图7.542 钟敬文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小红楼旧居396
手迹、书影与画像399
国家领导人文化界名人题词401
图8.543 周恩来题词401
图8.544 夏承焘题词402
图8.545 俞平伯题词403
图8.546 钱锺书题词404
图8.547 夏衍题词405
图8.548 朱光潜题词405
图8.549 叶圣陶题词406
图8.550 朱东润题词407
图8.551 周扬题词407
图8.552 启功书钟敬文题词408
图8.553 丁玲题词409
图8.554 廖辅叔题词410
图8.555 唐弢题词411
图8.556 周巍峙题词之一412
图8.557 周巍峙题词之二413
钟敬文和启功先生手迹414
图8.558 钟敬文为山海关孟姜女传说陈列室题字414
图8.559 钟敬文手迹之一415
图8.560 钟敬文撰启功书黄药眠挽联416
图8.561 钟敬文手迹之二417
图8.562 钟敬文手迹之三418
图8.563 启功撰钟敬文挽联419
书影420
图8.564 钟敬文作品书影之一420
图8.565 钟敬文作品书影之二421
图8.566 钟敬文作品书影之三422
图8.567 钟敬文作品书影之四422
木刻、画像、塑像与纪念版照片补遗423
图8.568 钟敬文木版画像423
图8.569 钟敬文画像之一424
图8.570 钟敬文画像之二425
图8.571 钟敬文110周年诞辰纪念暨钟敬文高等教育思想与学术文化著述出版座谈会426
图8.572 纪念钟敬文110周年诞辰座谈会427
图8.573 广东海丰敬文广场钟敬文塑像428
图8.574 钟敬文之子钟少华在父亲塑像前428
图8.575 钟敬文诞辰110周年之际女儿钟宜与孙子钟焱返回故里祭奠429
编后记&董晓萍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