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陔余丛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陔余丛考](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2520062.jpg)
- (清)赵翼著 著
- 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932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9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陔余丛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一1
《五经正义》1
画卦不本于河图2
《易》不言五行3
河图刻玉4
《易》阙文衍文5
《尚书》古、今文皆出壁中6
《尚书》名起于伏生6
壁书非孔襄所藏7
虞、夏、商、周书目孔子所分8
宋儒疑《古文尚书》9
《舜典》当从月正元日分起13
纳于大麓15
元、恺、四凶皆在《尚书》辨16
陟方17
三正18
莱夷作牧18
《泰誓》真伪19
帝乙即成汤21
延洪22
《康诰》文与《左传》不合22
《尚书大传》23
古诗三千之非25
卷二25
《诗序》28
汉儒说《诗》29
后稷已行郊礼31
夏屋31
帝武元鸟32
坼副32
奚斯所作33
《春秋》34
《春秋》书法可疑35
《春秋》底本35
春不书王36
春王不书正月39
春秋纪年40
矢鱼于棠41
《左传》所本42
《左传》叙事氏名错杂43
《左氏传》原委44
曹翽即曹沫45
鹬冠45
屠蒯即杜篑46
《国语》非左丘明所撰47
杜预注《左传》47
韦昭注《国语》49
《周礼·冬官》补亡之误50
卷三50
《仪礼》51
五父衢52
晋文公辞国当以《檀弓》为据53
伯鱼之母死53
《月令》54
太牢少牢55
宾雀55
八十者一子不从政,后世引为终养之误56
醴泉即膏露56
三年丧,王、郑二说不同57
郑康成注禘祭之误57
命妇世妇60
郑康成注慈母之误60
《四书》别解数条63
卷四63
子见南子64
束修二义65
子畏于匡,记载不同66
执圭67
彭祖即老聃68
乱臣十人68
微生高即尾生70
公山弗扰召孔子之不可信71
羿、奡非夏时人72
浴乎沂风乎舞雩74
挚、干、缭、缺或以为殷人75
尊《孟子》76
“人莫知其子之恶”系鲁谚76
其父攘羊76
五亩之宅77
负戴78
伊尹割烹要汤79
王良即伯乐80
七八月之间旱81
市井81
《史记》一82
卷五82
《史记》三83
《史记》二83
《史记》四84
《史记》五85
伯益、伯翳一人88
赵氏孤之妄89
宰我与田常作乱之误90
齐湣王伐燕之误92
楚、汉五诸侯93
三户94
司马贞《史记索隐》95
广武95
《汉书》96
汉高祖有后母99
《史记》阙文,《汉书》衍文100
《汉书》古本101
颜师古注《汉书》102
班书、颜注皆有所本103
《后汉书》一104
《后汉书注》106
《后汉书》二106
《三国志》107
卷六107
《晋书》舛讹109
宋、齐、梁、陈、魏、周、齐、隋诸史及南北史书法各不同111
宋、齐、梁书书南北交涉事113
梁、陈、周、齐、隋五史凡三次修成114
《宋书》书法115
《宋书》叙事及编次俱有失检处117
《宋书》繁简失当处118
《宋书》立传太少119
《齐书》书法121
卷七121
《齐书》编次失当处122
《齐书》繁简失当处123
《齐书》立传太少124
梁、陈二书125
《齐书》原本125
《梁书》编次失当126
《梁书》多载芜词127
《陈书》书法128
《陈书》编次得宜129
《陈书》亦多芜词130
《魏书》131
魏收书有后人所补者132
《魏书》书法133
《魏书》芜冗处134
《北齐书》135
《周书》137
《隋书》139
南北史原委142
卷八142
《南史》繁简失当处143
《南史》多用《齐书》原文144
《南史》与齐、梁、陈三书互异处146
《南史》叙事失当处146
《北史》与《魏书》互异处148
《北史》多取魏收书149
《北史》删《魏书》太简处150
《北史》较《北齐书》繁简互有得失处152
《北史》与《北齐书》互异处156
卷九156
《北史》与《周书》繁简各有失当处157
《北史》与《周书》互异处159
南北史复传160
南北史夹叙法160
南北史自相牴牾处161
南北史多复句163
南北史亦有繁冗处163
《南史》叙事失检处166
《北史》叙事失检处167
南北史自叙有失实处168
《隋志》应移南北史之后169
《南史》编次失当处169
新旧唐书书年号各有得失170
卷十170
新旧唐书本纪书法互有得失172
新旧唐书本纪繁简互有得失176
《旧唐书》多国史原文180
《旧唐书》编订之失181
《新唐书》改订之善182
《新唐书》编订之失184
《新唐书》得史裁之正189
卷十一189
《新唐书》列传隶事之当190
《新唐书》文笔191
《新唐书》多回护195
《新唐书》多周旋197
《旧唐书》叙事疏误处198
《新唐书》叙事疏误处200
《新唐书》列传内所增事迹较《旧书》多二千余条,其小者不必论,其有必不可不载而《旧书》所无者,今撮于后203
卷十二203
《旧唐书》所载亦有不应删而《新书》反削之者,今亦录于后208
新旧唐书有彼此互异者,今据《通鉴》、《纲目》、《唐鉴》、《贞观政要》、《五代史》、《北梦琐言》等书稍为订正于后209
《顺宗诸子传》218
南诏涉海及铜柱之误218
《五代史》219
卷十三219
宋、辽、金三史220
辽、宋二史相合处221
辽、宋二史不相合处222
辽、金二史不相合处224
宋、金二史不相合处226
宋、辽、金史旧本227
《辽史》229
《宋史》一230
《宋史》三232
《宋史》二232
《宋史》四234
《宋史》五235
《宋史》六236
《宋史》七237
《宋史》八241
《金史》243
卷十四243
《元史》245
《明史》多附书248
《明史》〔按:有目无文〕248
《明史》父子兄弟不同传249
大礼之议250
《明史》多载原文250
《明史》行文典雅252
史传俗语253
《通鉴》、《纲目》255
卷十五255
《纲目》书法有所本256
侠累、韩廆一人两书257
贾举257
卓茂非仕于莽朝259
太初元将259
薄后、陈后不书立259
立曹操女为后260
钟繇260
恶奴郎261
周抚261
记里鼓262
高密王恢之262
鲁文公七年无卫献公263
王陵263
子总管264
魏三祖264
鹿角265
定杨266
四夔267
列卒267
文成公主267
兖海曹华268
王忠烈268
天祐末纪年分注各镇269
辽复号改号270
西平王270
昏德公、重昏侯271
夏人、辽人271
留梦炎及第272
三皇五帝273
卷十六273
尧、舜之禅不同274
东、西周275
周、秦改正朔不改月次辨276
郡县280
两汉时受学者皆赴京师281
郡国守相得自置吏282
汉初分郡之大285
汉时陵寝徙民之令286
大臣有罪多自杀288
刺史守令杀人不待奏289
汉时大臣不服父母丧291
两汉、六朝谥法292
汉、唐食封之制295
元魏子贵母死之制296
元魏族诛之法最惨297
华林园有三处298
元魏百官无俸298
三大迁301
卷十七301
六朝重氏族302
谱学306
六朝忠臣无殉节者308
隋制从驾官带妻子310
唐初武功之盛311
唐初多用蕃将313
唐制内外官轻重先后不同314
唐制吏部分东选南选315
唐制升殿用宫女侍315
唐时簿尉受杖316
唐时国史听随任修撰321
唐时王爵之滥322
汴京始末325
卷十八325
宋、元榷酤之重326
宋制武选归吏部326
宋人字名多用老字328
宋时士大夫多不归本籍328
宋人好名誉328
宋南渡世家多从行329
南宋将帅之豪富330
宋、元追褒古贤331
元初本不欲取宋332
元时疆域之大333
元时崇奉释教之滥334
元制蒙古、色目人随便居住338
元人名多相同339
前明有两北京340
明初用人不拘资格341
有明进士之重342
有明中叶天子不见群臣343
女娲或以为妇人347
卷十九347
蚩尤为黄帝相348
炼石补天348
湘君、湘夫人非尧女349
隶书不始于程邈350
造笔不始于蒙恬351
左右袒不始于周勃352
牛耕不始于赵过353
云台无来歙,凌烟阁无郭子仪355
徙铜人不始于魏明帝356
马氏铜柱有三356
牛继马非晋元帝357
四声不始于沈约358
宫中屠贩不始于东昏358
纵囚不始于唐太宗360
图画学士不始于唐太宗362
杨氏五家合队363
贡荔枝不始于杨贵妃363
卷二十363
牛、李非李德裕365
五日一朝不始于裴度365
宋金莲烛送归院者六人366
青苗钱不始于王安石367
曹彬、伯颜不妄杀人之非367
高宗泥马渡江之讹368
兀术致书秦桧之不可信369
南宋和议起于洪忠宣370
木灯檠之不可信371
拐子马不始于女真371
杨桓《传国玺考》之误372
苏州击阉不始于颜佩韦377
明末阉党有殉难者378
前明司礼监即枢密院379
明人演戏多扮近事379
明月、去月381
正月元日381
卷二十一381
竞渡、乞巧、登高382
上巳、端午、除夜382
古兵器不皆用铁383
斋戒不忌食肉384
尚左尚右386
万岁389
露布391
衙门393
视草394
幕府394
禽兽草木互名395
吴会396
素王396
主臣398
罄南山竹399
不暇草书399
敛衽400
日射三十六熊赋400
经史子集401
卷二十二401
诗笔402
诗文以集名402
序403
破题404
题目404
章句、集注404
重字二点406
音字用点406
别字406
文章忌假借407
厶字407
古人追叙前事文法408
古文用韵409
汉谚用韵法410
谜412
用《千字文》语414
敕416
旨417
宅418
朝418
二十八宿419
宦419
次419
饕420
帐420
甄421
睬421
写421
隔422
犬422
员422
都鄙423
绝倒424
猖獗424
雅俗424
釐氂425
饥、饿二字有别425
一二言诗427
卷二十三427
四言诗428
三言诗428
五言429
六言430
七言431
九言432
八言432
五七律排433
十言十一言433
绝句434
三五七言435
乐府436
长短诗436
拗体七律437
六句律诗437
律诗兼用两韵438
律诗不属对438
回文诗439
迭字诗440
联句441
和韵443
柏梁体443
集句444
借对法446
成语佳对446
扇对法447
双声叠韵449
禁体诗449
诗句有全平仄者451
诗词专用本家本人事452
番语成诗455
曲牌名入诗455
卷二十四455
数目字入诗456
题字嵌句首456
以古人姓名藏句中456
十二生肖、八音入诗457
药名为诗458
口吃诗459
拆字诗459
双关两意诗460
帖子词461
寿诗、挽诗、悼亡诗461
元韵、原韵462
口号462
陶诗甲子纪年463
古诗别解463
即席463
杜诗金虾蟆464
唐彦谦《长陵》诗465
李义山《咏史》诗465
乞为奴465
紫濛466
聂夷中诗466
《赤壁赋》洞箫客467
东坡诗咏三良467
元遗山诗多复句468
陈季常468
刘后村诗多用本朝事471
孙蕡诗473
李梦阳诗重韵474
古今人诗句相同475
王阮亭柳墓诗475
诗作嗢噱477
年号重袭481
卷二十五481
历代正史编年各号485
历代僭窃各年号488
此外有蕃年号见于《唐书》、宋、元、明史及《通鉴》、《玉海》者,今并摘录494
改元495
年号用字497
年号并称498
翰林499
卷二十六499
学士500
侍读、侍讲学士、修撰、编检502
唐时翰林学士不必皆进士出身503
庶吉士504
翰林撰文署名504
前明翰林不必皆由庶吉士505
殿阁大学士507
大学士到任在翰林院509
阁老509
中书510
中书舍人511
尚书512
侍郎、郎中、员外514
御史515
祭酒516
监司官非刺史517
吏部掣签519
兵马司519
行香520
奏本抬头520
授官表让521
换官不换印523
假守524
京官月费526
按月分俸526
卷二十七526
致仕官给俸527
预借俸钱527
诰敕529
封赠530
父在封母不称太531
仕宦避本籍532
贴黄532
亲族回避537
起复538
未葬亲不许入仕539
旌门法式540
一产三男有赏540
孕妇缓刑541
国忌日不决囚541
笞臀542
听重囚妻孥入狱542
税契543
滴血543
戒石铭544
清慎勤匾545
省546
乡都图546
民壮547
履历547
官府乘轿548
养济院、育婴堂、义冢地552
秀才555
卷二十八555
监生556
举人557
进士559
状元、榜眼、探花560
三元563
两次及第564
特赐进士565
礼部知贡举566
棘闱566
殿试567
武科殿试568
试期569
科举分南北570
卷二十九570
五经中式571
前明两京解元不必本省人571
远省举人给驿马572
乡闱用京官主试573
科场给烛573
十八房574
读卷官575
殿试弥封另誊577
乡会试录有序578
科场回避亲族578
程文墨卷579
制科题目580
新进士赴国子监拜谢581
题名录581
座主见门生礼582
同年583
填榜584
寄籍585
关节586
帖括、策括587
及第诗588
甲榜乙榜590
数目用多笔字591
卷三十591
银592
金银以两计596
忽丝毫厘分钱597
元宝598
一金598
短钱599
石600
斗称古今不同601
尺丈古今不同602
火炮火枪603
量酒用升斗603
纸钱606
纸马608
以钱代蓍609
门帖610
名帖611
木棉布行于宋末元初614
认族617
卷三十一617
同姓为婚618
劫婚620
指腹为婚620
交婚620
姊妹为妯娌620
冥婚621
初婚看新妇621
撒帐622
脱袜登席623
拜堂623
着靴624
弓足626
簪花628
金凤染指628
妇人拜630
古人跪坐相类631
高坐缘起632
再拜、三拜、四拜、五拜633
润笔634
上元张灯634
避讳637
嫌名639
古人临文避讳之法640
二名640
觌面犯讳641
逮事不逮事641
三年丧不计闰643
卷三十二643
丧次助哭644
妇为舅姑三年丧644
父在为母斩衰644
避煞645
墓祭646
改葬648
合葬648
假葬649
久而不葬649
神道650
洗骨葬650
碑表651
墓志铭652
碑表、志铭之别654
行状656
忌日忌月657
乐石657
七七658
生圹659
生祠660
祠堂661
塑像662
宗祠塐像662
刻书书册664
卷三十三664
刻时文665
花押666
烧香667
神前设签668
放生池668
放债起利、加二、加三、加四并京债669
合同671
马褂、缺襟袍、战裙672
袜、膝裤673
帽顶673
眼镜674
钉鞋674
折扇675
竹夫人、汤婆子676
牛皮船677
满江红船677
连枷677
螺填678
叶子戏679
骰子四绯679
升官图680
假面681
扫晴娘681
不倒翁681
《本草》682
琉璃683
水晶683
料丝684
窖菜、唐花685
京师炒栗685
金鱼685
西瓜始于五代686
烟草687
干支688
卷三十四688
二十四节气名690
干支配五行690
太岁大将军691
一日十二时始于汉692
十二相属693
十二相属起于后汉695
时宪书后列两甲子696
子平推命697
葬术698
测字699
圆梦701
佛702
谏佛骨表有所本704
佛经字数704
观音像705
天王堂706
西王母707
安期生、浮邱伯708
王子晋708
八仙709
容成御女709
张真人712
天、地、水三官715
卷三十五715
东岳天齐716
泰山治鬼717
城阳王、秣陵尉718
项羽神720
伍子胥神720
关壮缪722
衡岳借兵722
汉寿亭侯724
天妃725
金龙大王727
祠山神728
文昌神730
张仙732
灌口神732
钟馗734
王灵官736
城隍神737
韩昌黎为土地神738
五圣祠739
常州忠佑庙740
晏公庙740
常州忠义祠741
至尊745
卷三十六745
寡人746
称孤748
公749
卿751
世父母752
君侯752
太公753
继室、侧室之误754
侄756
娣756
夫弟称小郎757
夫兄称伯757
如夫人、小妻、傍妻、下妻、少妻、庶妻758
夫子759
门生760
门子762
真人、道士763
野老764
征君、征士764
居士764
博士、待诏、大夫、郎中766
卷三十七766
大人769
孤哀子772
显考772
下官774
小生、晚生775
老先生776
官人777
爷778
官778
家祖、家父、家君、家兄、舍弟、家姑、家姊779
爹779
尊老、尊兄、令弟781
堂兄弟781
丈人782
舅784
亲家翁785
内兄弟785
郎君、大相公786
哥788
娘子790
卷三十八790
姨娘792
小姐792
连衿793
奶婆793
三姑六婆793
奴才794
家生子794
布袋794
阿795
底下人795
名贼796
牙郎796
僧称796
别号798
奸细798
混号801
讳龟809
杂种、畜生、王八811
养瘦马812
绿头巾812
冤家813
累世同居814
卷三十九814
守节绝域不传者甚多816
为法自毙818
刮骨819
鞭尸819
威怖儿啼820
千里驹821
五月五日生子822
同年月日时生823
迁官最速824
射石没羽有四人825
仕宦最久825
谪仙有四人826
废《蓼莪》两人826
虎渡河二人826
御沟流叶凡四见827
倒用印有三事827
东西南北道主人828
捕鳄鱼二人828
六万石君829
四武安君829
三武信君829
六李杜、二袁刘、二鲍谢、四苏李、三李郭、两元白830
四三王832
三二宋832
三二陆、两三陆832
两洪崖833
两赤松子833
两二苏833
三三杨833
三十八学士834
三大小山834
两四皓834
两涪翁834
四参寥835
二花蕊夫人835
二四贵835
两王八835
两苏小小836
两辨才836
以官编集837
五官并用837
卷四十837
自书奏牍838
世擅文字839
世擅书名839
著述最多840
作文最速842
文人相轻844
书家代笔844
窃人著述845
武将能诗846
斗将848
古来用兵,兵多者败852
临阵不自标异856
取蜀将帅不利856
解散降兵857
纸鸢、木鹅、画狮858
兵富难战858
陷敌脱归859
火马、火猱859
事急为仆隶免祸860
纵敌861
口打贼861
贼称862
悬赏购贼862
赵高志在报仇864
李斯本学帝王之术864
卷四十一864
蔡邕女甥多贵显865
魏豹、李锜、李守贞皆以妇人谋反865
唐武后能容直臣866
王羲之为云南先师866
赵普遇合867
唐中宗复位由张易之兄弟867
沧浪亭868
东坡、晦庵、南轩皆有贤子孙869
苏东坡、秦少游才遇869
孙觌为东坡子871
岳忠武之死872
蔡京宅修城872
岳坟铁像873
叶梦得、周草窗874
谢皋羽875
葛岭大石佛876
大忠祠877
少林寺僧兵877
凤阳丐者878
画角声878
虎丘卖花879
男人女名,女人男名880
卷四十二880
命名奇诡881
女扮为男883
女字系姓883
男子称佳人884
一母生数帝、二后,一母生二名儒,一母生两状元885
再醮后886
面首886
长寿888
多子890
一门才女891
丑女变美891
老妇生子892
童女生子892
古妇女不嫌须893
风吹送妻893
卖妻再合893
内监娶妻894
神像配合895
妻肉僧896
男娼、尼站、和尚教坊896
馆师为帝王897
奴封侯898
盗贼敬名德899
九儒十丐899
权奸有仙骨900
一将军平三国,皆生擒其王901
一人杀四王、两大臣901
成语(二百二十三条)903
卷四十三903
萱堂、桂窟918
茅柴酒919
点心919
筹马920
张王李赵920
绵力920
对手920
畔921
世界921
屠家称姜太公921
钻922
登时922
外后日922
杜撰923
穿孝923
暖房923
叱气924
差924
个925
底925
着力925
相打925
你926
扯926
生活926
香火927
请安927
卖弄927
马头、马门928
门房928
斵丧928
骒马、骟马、骣马929
生口929
拿讹头930
瓮鼻930
吴赵931
毛作无字931
回残931
岁寒三友932
呼箸为快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