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 以统一战线为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 以统一战线为视角
  • 肖存良,林尚立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 以统一战线为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党建国家:问题的提出1

一、社会转型与国家建设3

二、寻找整合主体:中国的政党与社会整合4

三、党建国家: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的特殊关系7

四、统一战线与党建国家12

第二节 基本理论与核心概念17

一、现代国家与现代化17

二、现代国家建设中的政党24

三、现代国家建设中的政党与国家关系31

第三节 文献综述38

一、国外对统一战线的研究文献综述38

二、国内对统一战线研究的文献综述47

第四节 研究方法49

第五节 章节介绍52

第二章 根植社会:国民革命统一战线56

第一节 社会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社会内生性59

一、宗法掩盖阶级59

二、阶级分化不明朗的社会63

三、中国社会的特点:两头小中间大65

四、统一战线:争取中间阶级67

第二节 社会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政党内生性71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复制性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统一战线72

二、先锋队政党与统一战线:无产阶级政党遭遇前现代社会76

三、统一战线与敌我结构:政党的繁重任务78

四、统一战线与社会动员:政治动员的有效性80

第三节 建设民主共和国:政党根植社会的原动力86

一、民主共和:国民党根植社会的历史动力88

二、与国民革命同行:中国共产党伴随国民革命根植社会92

第四节 从知识分子政党到国民革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根植社会的历程96

一、知识分子点燃中国革命96

二、与工人相结合99

三、领导工人运动的失败102

四、根植社会:国民革命统一战线105

第三章 占据边缘:工农联盟统一战线110

第一节 工农联盟统一战线的建立113

一、发现农民114

二、工农联盟统一战线120

三、武装斗争的重要性123

四、工农联盟统一战线与红军的建立127

第二节 占据边缘与统一战线的社会整合131

一、社会分散化与革命的分散性132

二、边缘的中心性:边缘的辩证分析135

三、深入乡村与土地革命139

四、占据边缘与乡村社会整合143

第三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边缘的政治体系151

一、党建国家与建立苏维埃政权152

二、由城市苏维埃到乡村苏维埃:边缘的政治体系155

三、苏维埃模式的局限:民族性压倒阶级性160

第四章 走向中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64

第一节 政党建设:走向中心的组织基础165

一、抗日与政治合法性166

二、抗日与政治动员的有效性171

三、由阶级性政党到民族性政党175

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180

第二节 政策调整:政党走向中心的社会基础188

一、减租减息 交租交息190

二、建立统一战线政权:三三制192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政党走向中心的理论基础196

一、新民主主义与三民主义199

二、新民主主义与中国社会发展201

三、新民主主义赋予统一战线以必然性205

第四节 保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走向中心的关键208

一、政治主动与政治被动: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211

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战争中的领导责任216

第五节 人民共和国:走向中心的政治体系218

一、走向中心:从苏维埃共和国到人民共和国220

二、人民共和国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联合政府222

三、人民共和国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人民民主专政225

第五章 巩固中心:建国以来的统一战线233

第一节 党建国家的扭曲:改革开放以前统一战线的弱化235

一、单位社会与政治运动:计划经济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组织化235

二、统一战线的弱化与国家建设危机241

第二节 党建国家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的统一战线256

一、社会转型:现代社会的成长259

二、政党转型: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265

三、建设现代国家:统一战线与党建国家的转型273

第六章 法宝:统一战线是党建国家内在维系的基本政治框架276

第一节 两种社会建构机制:统一战线的横向整合功能278

一、统一战线的横向整合功能278

二、古代的横向政治整合机制:一个简单的比较284

第二节 统一战线内生于中国的政治生活286

结论 统一战线对于中国的政治意义301

参考文献306

后记3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