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构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邓小平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构建
  • 耿志敏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50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邓小平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构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希望和成功之路1

一、跨越“卡夫丁峡谷”是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难题1

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历史主题的确立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8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以人为本12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方式:科学发展、社会和谐19

第一章 国外发展理论的历史演变及理论诉求27

一、西方早期发展理论及其局限性27

二、国外发展理论的演进34

三、国外发展理论的时代特点39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从初步探索到系统总结43

一、统筹兼顾: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学发展的初步探索43

二、发展是硬道理: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学发展的深入探索47

三、三大发展理念的形成: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学发展的全面探索54

四、科学发展观: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理论与经验的系统总结58

五、发展观异同比较64

第三章 从工业立国到科学发展: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演变67

一、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先工业化后社会化、以市场体制为基础、先发展农业与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的现代化战略67

二、学习苏联经验,先社会化后工业化、以单一公有制与计划体制为制度基础、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现代化战略69

三、借鉴苏联经验,多方兼顾、统筹安排,允许民营经济发展、重视农业与轻工业发展的现代化战略71

四、以以钢为纲和全面跃进为主题、以土洋并举与群众运动为方法、以高速发展和赶英超美为目标的赶超型现代化战略73

五、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工商并举,以计划经济、单位社会、城乡二元为制度基础的现代化战略74

六、以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国民经济体系、走在世界前列为目标的四个现代化战略75

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硬道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致富光荣为主题,以先富到共富为发展路径、以小康为目标的中国式现代化战略76

八、以依法治国、完善市场体制、健全社保体系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为手段,以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现代化战略78

九、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建设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战略79

十、演变态势及其经验教训80

第四章 从小康建设到科学发展:现代化指标体系变动的思考82

一、从基本小康的指标体系到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83

二、从重GDP的现代化指标体系到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的现代化指标体系88

三、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变动的若干思考95

第五章 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新工业化思潮102

一、新工业化思潮缘起102

二、新工业化思潮的特点103

三、新工业化思潮的主要理论形态及其得失106

四、新工业化思潮的主要成果、基本共识以及不足之处115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视阈下的中国农村现代化之路119

一、亚洲发展论与农村公社119

二、城乡二元体制与城乡统筹发展123

三、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和谐社会构建136

四、农民工流动机制变迁的考察142

第七章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建设159

一、生态文明的涵义159

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路径与方式163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167

第八章 中国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与展望172

一、和谐社会建设历史溯源172

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和谐”本质的透视180

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185

四、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93

五、科学发挥政府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199

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探讨210

第九章 世界和谐与文明进步217

一、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217

二、和谐东亚构建的现实条件及路径234

三、中国和谐与世界和谐241

后记2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