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
  • 潘公凯,主撰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624页
  • 文件大小:173MB
  • 文件页数:6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840一2000)3

关键词3

关键词释义4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自觉”与“四大主义”19

一 课题的提出:缘起与现状21

二 问题的展开:参照、方法与理路30

三 现代性反思:连锁突变与自觉55

四 “自觉”与“四大主义”:中国现代美术的历史叙事96

五 全球现代性图谱下的中国关怀119

第一篇(1840—1919)127

第一章 中国近代美术的生存环境127

第一节 被动挨打——近代中国的民族危难128

第二节 救亡图存的民族意志135

第三节 “物质救国”与近代美术的先声143

第二章 “西画东渐”与近代都市通俗美术的兴起151

第一节 西画在早期的自然流入152

第二节 中国人西画观的转变158

第三节 近代都市文化与通俗美术165

第三章 近代中国画的自律性演进173

第一节 中国画传统的自律性174

第二节 碑学思潮与晚清金石画派179

第三节 “格调”——新的价值中心的形成185

第四章 问题探讨197

第一节 中国现代转型的特殊性198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自觉和策略意识205

第二篇(1919—1949)213

第一章 中国现代美术的开端213

第一节 救亡与启蒙214

第二节 中西之争与激进的反传统思潮218

第三节 “中国画改良”与“美术革命”223

第二章 中国画现代转型的自觉选择229

第一节 “融合主义”的崛起及其多样形态230

第二节 “传统主义”及其代表人物237

第三节 空前的中国画论争热潮247

第三章 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植入与生成257

第一节 “以西兴中”的重大举措258

第二节 教育体系的移植与转换263

第三节 美术院校——中国美术现代变革的策源地270

第四章 西画东渐中的自觉性移植275

第一节 “洋画风尚”及其历史情境276

第二节 “西方主义”的初步尝试279

第三节 “融合主义”中的写实趋向287

第五章 “大众主义”美术——文化精英的双重拯救293

第一节 走出象牙之塔294

第二节 左翼美术与新兴木刻运动299

第三节 走向大众——抗战中的“大众美术”洪流306

第六章 问题探讨317

第一节 “西方主义”的提出318

第二节 “融合主义”问题324

第三节 现代艺术机制328

第三篇(1949—1976)337

第一章 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337

第一节 “人民的新文艺”与高涨的理想主义激情338

第二节 社会主义美术体制的建立344

第三节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350

第二章 传统主线的断裂和中国画的改造359

第一节 阶级分析理论对中国画的影响360

第二节 中国画改造的历程与取向366

第三节 新中国画的格局376

第三章 “油画民族化”与俄苏美术的引进389

第一节 “油画民族化”与中国气派390

第二节 以苏联为师及其影响395

第三节 “油画民族化”思潮400

第四章 美术大众化的全面展开405

第一节 年、连、宣——“大众主义”美术的全新起点406

第二节 美术的大众化与新时代人民精神的塑造414

第五章 “文革美术”——“大众主义”美术的极端化表现421

第一节 冷战氛围中的抉择422

第二节 标准化模式427

第三节 革命理想的高度聚焦与个人体验的失真433

第六章 问题探讨441

第一节 艺术与政治的关系442

第二节 “双向批判”与对革命新文艺实践的省思449

第四篇(1976—2000)459

第一章 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459

第一节 百年中的第二次开放460

第二节 文艺的春天467

第三节 伤痕美术与第六届美展474

第二章 “85美术新潮”与活跃的多元局面481

第一节 “85前后”美术界的大论争482

第二节 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向往488

第三节 新潮之外的探索497

第三章 现代性语境下的世纪末沉潜503

第一节 “传统主义”的转机与延伸504

第二节 “融合主义”的泛化与模糊化514

第三节 “大众主义”的消解与异化521

第四节 “西方主义”的扩张与时尚化526

第四章 问题探讨535

第一节 历时性演进与其时性并存536

第二节 现代美育与中国社会变革541

第三节 艺术形态的边界与拓展问题547

第四节 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抉择553

结束语立场与方法:一切从事实出发562

“自觉”与“四大主义”564

“格调说”的当下意义565

进入21世纪:新的价值观和发展观569

附录附录一 现代性的中国探询——内地学界现代性问题研究综述573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6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