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冲突与协调:政府与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利益选择 基于广义比较优势的理论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冲突与协调:政府与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利益选择 基于广义比较优势的理论视角](https://www.shukui.net/cover/9/32571594.jpg)
- 窦丽琛著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09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冲突与协调:政府与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利益选择 基于广义比较优势的理论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 研究背景:中国产业结构亟须调整1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凸显1
(二)产业政策效果遭质疑6
二 研究意义: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路径7
(一)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根源8
(二)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协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3
三 研究展望14
四 主要概念界定15
(一)超边际分析15
(二)广义比较优势16
(三)价值量生产率16
第二章 政府与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利益冲突18
一 产业结构及其调整18
(一)产业结构内涵及意义18
(二)产业结构调整19
二 政府与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定位21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21
(二)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冲突22
三 对产业政策的质疑24
(一)产业政策的内涵及分类24
(二)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及实践经验28
(三)对产业政策的质疑33
四 产业政策的制定原则39
第三章 政府与企业利益协调的基本原则:广义比较优势43
一 企业投资选择的基本原则43
(一)关于比较优势理论适用性的争论44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演变51
(三)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述与反思61
二 广义比较优势的超边际分析模型71
(一)广义比较优势思想的萌芽71
(二)广义比较优势的定义76
(三)广义比较优势的超边际分析77
(四)广义比较优势的分工利益81
三 政府对企业投资选择的影响84
(一)交易效率的界定及相关概念85
(二)交易效率的影响因素86
(三)政府对交易效率的影响89
第四章 广义比较优势的判定方法92
一 比较优势的判定方法92
(一)李嘉图对比较优势的判定92
(二)依据HO模型作出的判定93
(三)区位商方法100
(四)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法102
(五)简评103
二 竞争力的评价方法104
(一)竞争力的定义105
(二)竞争力与竞争优势106
(三)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竞争力评价方法107
三 生产率与竞争力的判定114
(一)生产率的度量方法114
(二)生产率的测定118
(三)生产率与竞争力的判定120
(四)结论121
四 生产率与比较优势的判定122
(一)实证检验证据122
(二)李嘉图法: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回归124
(三)生产率区位商法:广义比较优势指数127
第五章 比较优势发挥程度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131
一 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因素概述131
二 地区经济发展对比较优势偏离程度的度量133
(一)传统的方法:显性比较优势法133
(二)林毅夫等的方法:技术选择指数法135
(三)本书的方法:投资选择指数法141
三 比较优势发挥程度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142
(一)地区经济发展对比较优势偏离的统计分析142
(二)计量模型的构建143
(三)数据选择及回归结果145
四 结论147
第六章 中国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及变动分析148
一 对比较优势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148
(一)计量模型的构建148
(二)样本的选择和数据来源150
(三)回归结果分析151
二 中国的比较优势在哪里153
(一)中国成本优势的来源153
(二)中国成本优势能够保持的原因155
三 中国的成本优势还能走多远156
(一)内部因素——要素成本上升156
(二)相对发达国家工资上涨159
(三)面临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的竞争160
四 理论和实证检验162
(一)理论依据: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162
(二)实证检验164
五 中国交易效率的变化及比较169
(一)交易技术的进步169
(二)交易制度的进步170
(三)交易效率的国际比较171
六 结论及启示173
第七章 中国分区域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175
一 几个关键问题的界定175
(一)对中国区域的划分175
(二)对产业范围的确定177
(三)对产业类型的确定177
二 判定指标及方法178
(一)竞争力的判定178
(二)竞争优势的判定指标及方法179
(三)比较优势的判定指标及方法179
三 各区域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行业分析179
(一)总体分析180
(二)分行业竞争力分析183
(三)各区域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行业分析183
四 总结及需要说明的问题192
参考文献196
后记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