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儿科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儿科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0223393.jpg)
- 洪文澜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11692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248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12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儿科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则2
第一章 儿科诊疗工作制度2
第一节 儿科门诊和急诊工作制度2
一 分诊2
二 急诊工作制度3
三 一般门诊工作制度4
四 传染病门诊工作制度5
五 门诊输液观察室工作制度6
六 门诊和急诊观察室制度7
第二节 病室制度8
一病室工作制度8
二病室管理制度9
三 查房制度10
四 医嘱制度11
五 查对制度12
六 会诊制度13
七 值班与交接班制度13
八 转院、转科制度14
九 病例讨论制度15
十 重病室工作制度16
第三节 入院与出院17
一入院手续与入院处理17
二 出院处理与手续17
第四节 其他工作制度18
一 隔离消毒与院内感染控制18
二 手术审批与新技术开展审批制度23
三 死亡讨论制度23
四 死亡报告与尸体料理24
第二章 儿科病历25
第一节 住院病历格式与要求25
一 住院完整病历书写要求25
二 入院录27
三 再住院录27
四 病程录28
五 转院或转科记录29
六 交班和接班记录29
七 出院录30
八 死亡记录30
第二节 门诊病历书写要求31
第三节 观察室、急诊室病历书写要求32
第三章 小儿体格检查及一般测量34
第二篇 儿童保健40
第一章 儿童生长发育与评价40
第一节 体格发育与评价40
第二节 神经心理发育与智能测试44
第三节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49
第二章 小儿营养51
第一节 营养基础51
第二节 婴儿喂养55
第三节 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膳食59
第四节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61
第三章 计划免疫62
第一节 免疫种类及常用免疫制品62
第二节 免疫的程序64
第三节 预防接种65
第四章 围生期保健69
第一节 围生期危险因素69
第二节 胎儿期保健70
第三节 围生儿产时保健71
第四节 围生儿产后保健72
第五章 散居儿童保健73
第一节 新生儿保健73
第二节 婴儿期保健74
第三节 幼儿期保健76
第四节 儿童保健门诊76
第六章 集体儿童保健79
第一节 集体儿童机构保健工作内容79
第二节 集体儿童机构保健工作管理80
第三节 集体儿童保健机构的评价81
第七章 意外事故的预防83
第一节 室外意外事故的预防83
第二节 室内意外伤害的预防83
第三节 安全教育86
第八章 小儿体格锻炼88
第一节 体格锻炼的原则88
第二节 体格锻炼的内容与方法89
第三篇 儿科护理96
第一章 住院病儿的护理96
第一节 入院护理96
第二节 住院护理97
一 住院病儿的基础护理97
二 住院病儿的心理护理103
第三节 出院护理108
第二章 疾病护理109
第一节 症状护理109
一 发热109
二 呼吸困难110
三 心力衰竭112
四 昏迷113
五 惊厥115
六 呕吐116
第二节 常见病的护理计划117
第四篇 儿科疾病诊治137
第一章 儿科常见急症处理137
第一节 昏迷137
第二节 惊厥140
第三节 心跳呼吸骤停143
第四节 休克150
第五节 心力衰竭154
第六节 急性呼吸衰竭154
第七节 颅内压增高症161
第八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166
第九节 急性肝功能衰竭171
第十节 电击伤175
第十一节 有机磷中毒176
第十二节 急性药物及化学物中毒179
附 常见药物、化学物中毒症状和处理方法184
第十三节 溺水195
附 坠入粪池、污水池的处理197
第十四节 叮咬伤及螫伤198
一 犬咬伤198
二 毒蛇咬伤198
三 蜂蜇伤199
四 蝎蜇伤200
第十五节 哮喘持续状态200
第十六节 癫痫持续状态203
第十七节 小儿重症监护206
第二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213
第一节 新生儿分类、特点及评估213
一新生儿分类213
二 高危新生儿214
三胎龄评估214
四 新生儿几种特殊生理状态218
附 新生儿特殊反射及检查方法219
第二节 新生儿护理与喂养220
一 新生儿体温调节及环境温度220
二 新生儿的生活护理223
三 新生儿喂养224
第三节 早产儿特点及管理226
第四节 小于胎龄儿特点及管理229
第五节 大于胎龄儿特点及管理233
第六节 过期产儿特点及管理234
第七节 新生儿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235
一 紫绀235
二 气急和呼吸困难237
三 新生儿黄疸239
四 新生儿低温243
五新生儿呕吐244
六 新生儿水肿246
七 新生儿惊厥247
第八节 新生儿常见疾病252
一 肺透明膜病252
二 湿肺255
三 胎粪吸入综合征256
四 羊水吸入综合征258
五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259
附 氧合功能评估计算公式263
六 新生儿窒息263
七 新生儿呼吸暂停269
八新生儿气漏271
九 新生儿溶血病272
十 新生儿贫血276
十一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278
十二 新生儿出血症280
十三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281
十四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83
十五 新生儿颅内出血287
十六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90
十七 新生儿流行性腹泻292
十八 新生儿低血糖症294
十九 新生儿高血糖症297
二十 新生儿低钙血症299
廿一 新生儿高钙血症301
廿二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303
廿三 新生儿硬肿症306
廿四 新生儿外周神经损伤309
第九节 新生儿感染310
一 TORCH感染310
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巨细胞包涵体病312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314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316
弓形虫病318
二 新生儿乙型肝炎321
三 新生儿结膜炎322
四 新生儿败血症323
五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325
六 新生儿细菌性肺炎328
七 新生儿尿路感染330
八 新生儿破伤风331
九新生儿脐炎333
十 新生儿鹅口疮334
十一 新生儿皮下坏疽335
第十节 新生儿液体疗法336
第十一节 新生儿与药物341
一 母亲用药与胎儿、新生儿341
二 新生儿药物治疗特点344
附 新生儿常用抗生素剂量表346
第三章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349
第一节 病毒性传染病349
一流行性感冒349
二 麻疹351
三风疹353
四 流行性腮腺炎355
五脊髓灰质炎357
六 流行性乙型脑炎361
七 病毒性肝炎365
八 流行性出血热373
九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76
十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378
十一 狂犬病379
十二 水痘与带状疱疹381
十三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383
第二节 细菌性传染病387
一 鼠疫387
二 霍乱389
三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91
四 白喉394
五 猩红热397
六 百日咳399
附 百日咳综合征401
七伤寒402
副伤寒404
八 沙门氏菌属感染405
九细菌性痢疾406
十布氏菌病409
十一破伤风411
十二 淋病413
十三 小儿结核病415
原发型肺结核415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419
结核性脑膜炎420
附 结核中毒症422
先天性结核422
第三节 寄生虫病424
一 阿米巴痢疾424
二疟疾427
三 弓形体病430
四 肠梨形虫病431
五 日本血吸虫病433
六 并殖吸虫病435
七 中华枝睾吸虫病437
八 姜片虫病439
九 钩虫病440
十 蛔虫病441
十一 蛲虫病443
十二 丝虫病445
十三 肠绦虫病447
十四 囊虫病448
十五 棘球蚴病450
十六 蠕虫幼虫移行症452
第四节 其他病原体引起的疾病454
一 斑疹伤寒454
流行性斑疹伤寒454
地方性斑疹伤寒456
二 恙虫病456
三 支原体病458
四 衣原体病459
五 钩端螺旋体病459
六 梅毒462
第四章 营养缺乏性疾病465
第一节 营养不良465
一 婴幼儿营养不良465
二 3岁以上小儿营养不良468
第二节 维生素缺乏症468
一 维生素A缺乏症468
附 维生素A中毒470
二 维生素B1缺乏症(脚气病)471
三 维生素B2(核黄素)缺乏症473
四 烟酸缺乏症(癞皮病)474
五 维生素B6缺乏症及依赖综合征476
六 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478
七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480
附 维生素D中毒483
八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484
九 维生素E缺乏症486
十 锌缺乏症488
第五章 消化系统疾病491
第一节 消化系统常见病491
一 口腔炎491
二 胃食管反流492
三 厌食495
四 再发性或慢性腹痛496
五 幽门痉挛499
六 消化性溃疡500
七 腹泻病504
八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512
九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514
十 克罗恩病517
十一 消化道出血519
十二 急性胰腺炎525
十三 肝脓肿527
十四 婴儿肝炎综合征529
十五肝硬化531
第二节 小儿胃镜及结肠镜检查534
一 胃镜检查534
二结肠镜检查535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536
第一节 上呼吸道感染536
第二节 气道梗阻537
一 婴儿喉鸣537
二 先天性气管闭锁及气管、支气管狭窄538
三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539
四 气管、支气管异物540
第三节 支气管疾病541
一 急性支气管炎541
二 喘息性支气管炎542
三 支气管哮喘542
四 支气管扩张症548
第四节 肺部疾病550
一 支气管肺炎550
二 大叶性肺炎553
三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554
四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555
五 克雷白杆菌肺炎555
六 合胞病毒性肺炎556
七 腺病毒肺炎557
八 支原体肺炎558
九 衣原体肺炎559
十 真菌肺炎560
十一 肺脓肿560
十二 卡氏肺囊虫肺炎562
十三 过敏性肺炎563
十四 嗜酸细胞性肺炎564
十五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565
十六 特发性纤维化肺泡炎566
十七 肺泡微石症567
十八肺泡性蛋白沉积症568
第五节 胸膜疾病569
一胸膜炎569
干性胸膜炎569
渗出性胸膜炎569
化脓性胸膜炎570
二 气胸和脓气胸571
三 纵隔气肿572
第六节 肺发育异常573
一 先天性肺囊肿573
二 肺隔离症574
三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575
四 肺发育不全及肺未发育576
第七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578
第一节 先天性心脏病578
一 概述578
二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582
房间隔缺损582
室间隔缺损584
动脉导管未闭586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588
房室间隔缺损589
冠状动静脉瘘591
三 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592
法洛四联症592
法洛三联症594
三尖瓣闭锁595
肺动脉瓣闭锁596
三尖瓣下移畸形598
先天性肺动静脉瘘599
右室双出口600
完全性大血管错位602
附 纠正型大血管错位(左型大血管错位)603
永存动脉干604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605
附 部分性肺静脉畸形引流606
艾森曼格综合征606
肺动脉狭窄608
主动脉狭窄610
主动脉缩窄611
右位心613
第二节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615
第三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617
第四节 心肌疾病619
一 病毒性心肌炎619
附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订草案)622
二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623
三 特发性心肌病625
第五节 心律失常628
一期前收缩628
二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30
三 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633
四 房室传导阻滞635
五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38
六预激综合征640
附 小儿心律失常常用药物表642
第六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645
第七节 心包炎651
第八节 高血压652
第九节 小儿心电图656
第十节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660
一 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成形术(PBPV术)660
二 主动脉缩窄球囊扩张成形术662
三 动脉导管未闭堵闭术663
四 异常血管弹簧栓堵闭术664
五 人工房间隔造口术665
第八章 泌尿系统疾病666
第一节 原发性肾小球疾患666
一 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668
二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670
三 慢性肾小球肾炎671
四IgA肾病673
五 遗传性进行性肾炎673
六 无症状性血尿及蛋白尿674
无症状性血尿674
无症状性蛋白尿675
附直立试验675
第二节 肾病综合征675
第三节 全身性疾病的肾损害678
一 过敏性紫癜肾炎678
二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狼疮肾炎)679
三 乙型肝炎相关肾炎680
第四节 肾小管疾患681
一 肾小管酸中毒681
远曲小型管(Ⅰ型)681
近曲小型管(Ⅱ型)682
二 肾性尿崩症683
三 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683
四 Fanconi综合征684
五 溶血尿毒综合征685
六 特发性高尿钙症686
附钙负荷试验686
第五节 尿路感染687
第六节 尿路畸形689
一 肾脏囊性病变689
成人型多发性肾囊肿689
婴儿型多囊肾689
二髓质海绵肾690
第九章 血液系统疾病691
第一节 小儿贫血概述691
第二节 造血不良性贫血694
一营养性贫血694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694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697
二 再生障碍性贫血700
附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标准706
三 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707
四 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709
五感染性贫血710
第三节 溶血性贫血710
一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712
二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713
三地中海贫血715
四 异常血红蛋白病719
五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721
第四节 出血性疾病723
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26
附 疗效评定标准730
二 其他类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31
Evans综合征731
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731
感染性血小板减少症732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32
三 血小板增多症732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732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733
四 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734
血小板无力症734
贮存池病734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735
五 血友病736
血友病甲736
血友病乙740
血友病丙740
六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740
七 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741
八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743
九 遗传性蛋白C缺乏症746
第五节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747
第六节 白细胞疾病748
一 急性白血病748
附 急性白血病疗效标准760
二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760
三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763
四 中性粒细胞功能缺陷疾病766
慢性肉芽肿病766
Chediak-Higashi综合征766
五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767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769
第一节 脑部疾病769
一 化脓性脑膜炎769
二 脑脓肿773
三 病毒性脑炎775
四 急性中毒性脑病778
五 瑞氏综合征778
六 脑性瘫痪780
七 小儿急性偏瘫781
八 脑干疾病783
九 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症785
十 脑积水786
十一 狭颅症787
十二 颅内肿瘤788
十三 癫痫792
十四 蛛网膜下腔出血797
第二节 脊髓疾病799
一 急性脊髓炎799
二 脊髓蛛网膜炎801
三 椎管内肿瘤803
四 婴儿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805
第三节 周围神经病变806
一 面神经麻痹806
二 臂丛神经麻痹807
三 腓总神经麻痹808
四 周围神经炎808
五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809
第四节 锥体外系疾病810
一 扭转痉挛810
二 多发性抽动812
三 小舞蹈病813
四 震颤麻痹综合征814
五 肝豆状核变性815
第五节 脱髓鞘性疾病818
一 视神经脊髓炎818
二 多发性硬化818
第六节 神经皮肤综合征820
一 神经纤维瘤病820
二结节性硬化821
三 脑-面血管瘤病822
四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823
第七节 肢端红痛症823
第八节 睡眠障碍病824
一 发作性睡病824
二 周期性睡眠综合征826
第九节 儿童精神性疾病827
一 注意缺陷障碍827
二 屏气发作829
三 习惯性擦腿动作829
四 神经衰弱829
五 癔症830
第十节 小儿脑电图831
第十一章 骨关节与肌肉疾病838
第一节 骨关节疾病838
一 软骨发育不全838
二成骨不全839
三石骨症839
四 马方综合征840
五 脊柱裂841
六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842
第二节 肌肉疾病843
一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843
二 重症肌无力845
三 先天性肌弛缓综合征847
第十二章 免疫缺陷病849
第一节 概述849
第二节 常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850
一 婴儿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850
二 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851
三选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852
选择性IgA缺乏症852
选择性IgM缺乏症853
IgG亚类缺陷病853
四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症854
五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855
瑞士型无丙种球蛋白血症855
腺苷酸脱氨酶缺乏症856
六 伴有异常抗体合成的细胞免疫缺陷病856
七 伴有血小板减少和湿疹的免疫缺陷病857
八 伴有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的免疫缺陷病858
九 慢性肉芽肿病859
十 Chediak-Higashi综合征860
十一 补体系统缺陷病861
遗传性补体成分缺陷861
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862
第三节 继发性免疫缺陷863
第四节 移植物抗宿主病864
第五节 常用免疫功能实验室检查865
一 体液免疫功能检查865
二 细胞免疫功能检查867
三 吞噬细胞检查868
四 脾功能检查868
五补体检查869
第十三章 结缔组织病870
第一节 风湿热870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874
第三节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877
第四节 过敏性紫癜880
第五节 皮肌炎882
第六节 硬皮病884
第七节 结节性多发性动脉炎885
附一 婴儿型多发性动脉炎887
附二 魏氏恶性肉芽肿病887
第八节 多发性大动脉炎888
第九节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890
第十节 复发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892
第十一节 混合型结缔组织病892
第十四章 组织细胞病与小儿肿瘤894
第一节 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894
一婴儿急性型894
二幼儿慢性型896
三 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897
第二节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898
第三节 家族性噬血细胞性组织细胞增生症899
第四节 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900
第五节 急性白血病901
第六节 恶性淋巴瘤901
第七节 神经母细胞瘤904
第十五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907
第一节 垂体疾病907
一垂体性侏儒907
二 垂体性尿崩症908
第二节 甲状腺疾病909
一 甲状腺功能低下症909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910
二 甲状腺机能亢进911
第三节 甲状旁腺疾病912
一 甲状旁腺功能不全912
二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914
三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916
第四节 肾上腺疾病917
一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917
二 皮质醇增多症919
三 嗜铬细胞瘤920
四 肾上腺性征异常综合征922
第五节 糖尿病922
第六节 低糖血症926
第七节 肥胖症929
单纯性肥胖930
第八节 性早熟931
一特发性性早熟931
二 单纯乳房早发育933
附部分内分泌试验933
第十六章 染色体病与遗传代谢病939
第一节 概述939
第二节 常见染色体病943
一21-三体综合征943
二18-三体综合征944
三 13-三体综合征945
四 猫叫综合征945
五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945
六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946
七XXX综合征947
八XYY综合征947
九两性畸形948
十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948
第三节 遗传代谢病949
一 苯丙酮尿症950
二 白化病952
三 黑酸尿症953
四 枫糖尿症953
五 同型胱氨酸尿症955
六 胱氨酸尿症956
七 尿素循环与先天性高氨血症957
八 遗传性烟酸缺乏症957
九有机酸酸血症958
十 戈谢病958
十一 尼曼-匹克病960
十二 粘多糖病961
十三 糖原累积病963
糖原累积病Ⅰ型963
糖原累积病Ⅱ型964
十四 半乳糖血症965
十五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966
十六 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967
第十七章 五官、皮肤常见病968
第一节 眼科疾病968
一 急性结膜炎968
二沙眼969
三 角膜炎970
四 角膜软化症971
五 泪囊炎971
六 眼外伤972
锐器伤972
化学烧伤973
七 斜视974
共转性斜视975
非共转性斜视975
八弱视976
九近视977
第二节 耳鼻喉疾病978
一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978
二慢性鼻炎979
三副鼻窦炎980
四 鼻衄981
五 急、慢性扁桃体炎982
六 增殖体炎983
七 急性咽后壁脓肿984
第三节 皮肤疾病985
一异位性皮炎985
二 皮脂溢出性皮炎987
三 传染性脓疱疮987
四 剥脱性皮炎988
五尿布皮炎989
六 丘疹样荨麻疹990
七 慢性肠病性肢端皮炎990
八疥疮991
九药疹992
第十八章 常见儿外科疾病995
第一节 烧伤995
第二节 胸部疾病998
一 先天性食道闭锁及食管气管瘘998
二 膈疝1000
三 食道裂孔疝1001
第三节 腹部疾病1002
一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002
二 先天性肠闭锁1003
三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1004
四 胆道闭锁1005
五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007
六 肠套叠1009
七 腹股沟疝1011
八先天性巨结肠1013
九 直肠及结肠息肉1015
十 肛门直肠发育畸形1017
十一 骶尾部畸胎瘤1020
十二 胎粪性腹膜炎1021
十三 急性阑尾炎1022
第四节 泌尿生殖系疾病1023
一 鞘膜积液1023
二 隐睾1025
三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性肾盂积水1026
第五节 骨与关节疾病1028
一桡骨头半脱位1028
二 先天性斜颈1028
三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029
四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1032
第六节 肿瘤1033
一 血管瘤1033
二 肾母细胞瘤1035
三 横纹肌肉瘤1037
四 肝脏肿瘤1038
五 骨软骨瘤1039
六 骨囊肿1039
七 骨肉瘤1040
八 尤文瘤1041
附 手术适宜年龄1041
第十九章 儿内科其他疾病1044
第一节 暑热症1044
第二节 遗尿症1045
第三节 周期性呕吐1046
第四节 周期性瘫痪1047
第五节 婴儿猝死综合征1048
第五篇 常用治疗法1050
第一章 抗菌药物的应用1050
第二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1056
附 各种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和用法1060
第三章 液体疗法1062
第四章 全静脉营养1072
第五章 输血疗法1080
附成分输血1082
第六章 换血疗法1085
第七章 静脉内人血免疫球蛋白的应用1091
第八章 降温疗法及人工冬眠1094
第九章 人工呼吸机的应用1096
第一节 常规呼吸机1096
第二节 高频呼吸机1101
第十章 透析疗法1103
第一节 腹膜透析法1103
第二节 血液透析1105
第六篇 临床诊疗技术1109
第一章 一般常用技术操作1109
第一节 操作前准备与注意事项1109
第二节 常用技术操作方法1110
一 颈外静脉穿刺术1110
二 股静脉穿刺术1110
三 头皮静脉输液术1111
四 静脉切开术1112
五 腹腔穿刺术1113
六 胸腔穿刺术1114
七 心包穿刺术1115
八 腰椎穿刺术1116
九 脑脊液压力测定术1117
十 侧脑室穿刺术1118
十一 硬脑膜下穿刺术1120
十二 骨髓穿刺术1120
十三 气管内插管术1121
十四 气管切开术1124
十五 鼻饲法1126
十六 洗胃法1127
十七 胃肠减压术1128
十八 直肠排气术1128
十九 直肠灌注术1129
附保留灌肠1130
二十 肛门指诊1130
二十一 导尿术1131
二十二 胃、食道三腔管止血法1131
二十三 中心静脉置管术1133
二十四 桡动脉插管术1141
二十五 脐动脉插管术1142
二十六 腹腔镜检查术1147
第二章 X线检查1149
第一节 胸部X线检查1149
一 胸部X线透视要点1149
二 胸部X线片阅读要点1149
三 支气管造影1150
四 心血管造影1151
第二节 消化道X线检查1151
一 会厌部检查1151
二 食道钡糊检查1152
三 胃肠钡糊检查1152
四 钡灌肠1153
五 空气灌肠整复肠套叠1153
六 口服胆道造影1154
七 静脉胆道造影1154
第三节 泌尿系X线检查1155
一 静脉尿路造影1155
二 膀胱造影1156
第四节 骨骼X线检查1156
第五节 CT检查1157
第三章 超声诊断1159
第一节 概述1159
第二节 小儿常见病的超声诊断1160
一 颅脑疾病超声诊断1160
二 心脏疾病超声诊断1161
三 腹部疾病超声诊断1172
附录1178
附录一 化验标本采集及要求1178
一血液标本的采集1178
二尿液标本的收集1179
三大便标本的收集1180
四 细菌学检查标本的采集1180
附录二 小儿体表面积计算1180
一 小儿体表面积推算表1180
二小儿体表面积图1181
附录三小儿血、尿、脑脊液检查正常值1181
附录四 正常骨骼发育的X线指标1202
附录五 常用食品及水果营养成分表1204
附录六 小儿药物剂量表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