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学批评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6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文学批评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次1
一 绪论1
一 文学批评是怎样产生的1
二 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2
二 上古期——自上古至东汉(纪元前?——纪元一九○年)8
三 孔门的文学观8
四 墨家的文学观10
五 庄子思想与文学批评13
六 荀子奠定了传统的文学观16
七 荀子论诗乐18
八 诸子思想和他们的作风19
九 汉人对于文学的认识22
一○ 从孟子到汉人的诗说25
一一 扬雄发展了传统的文学观28
一二 王充修正了传统的文学观30
三 中古期——自东汉建安至五代(纪元一九一——九五九年)37
一三 典论论文及其他37
一四 陆机文赋40
一五 左思论赋与葛洪论文44
一六 南朝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47
一七 文心雕龙与诗品49
一八 南朝作家对文学的认识54
一九 从文体的辨析到文笔的区分56
二○ 风格与神气65
二一 永明体与声律问题69
二二 历史的批评84
二三 通变问题86
二四 北朝的文学批评90
二五 隋代的李谔与王通92
二六 初唐的史家与史学家95
二七 唐代现实主义的诗论98
二八 古文运动105
二九 柳冕的教化中心说108
三○ 韩愈与柳宗元111
三一 韩柳以后的文论121
三二 司在图诗品129
四 近古期——自北宋至清代中叶(纪元九六○——一八三九年)138
三三 宋初之文与道的运动138
三四 古文家欧曾诸人的文论150
三五 北宋道学家的文论156
三六 北宋政治家的文论160
三七 三苏与贯道说165
三八 吕南公175
三九 北宋诗论与其作风178
四○ 北宋道学家之诗论188
四一 胡铨与楼鑰197
四二 朱熹200
四三 南宋道学家之诗论207
四四 从韩驹吴可到杨万里213
四五 从江西诗人到陆游姜夔218
四六 张戒岁寒堂诗话230
四七 严羽沧浪诗话235
四八 王若虚与金代文论250
四九 元好问论诗绝句258
五○ 元代的文学批评269
五一 宋濂之文论280
五二 明初之诗论286
五三 茶陵诗派289
五四 李梦阳297
五五 何景明304
五六 唐宋派的文论307
五七 后七子派的诗论315
五八 后七子派的文论342
五九 公安派的前驱与羽翼348
六○ 公安派363
六一 竟陵派379
六二 评点之学的理论389
六三 钱谦益与艾南英394
六四 顾炎武黄宗羲与申涵光403
六五 尤侗与李渔417
六六 魏禧422
六七 叶变与沈德潜430
六八 从王夫之到王士祯447
六九 从冯班吴乔到赵执信473
七○ 袁枚之文论478
七一 袁枚之诗论491
七二 经学家的文论503
七三 翁方纲肌理说514
七四 章学诚522
七五 桐城文派与其文论545
七六 方苞古文义法550
七七 刘大櫆义法说之具体化556
七八 姚鼐义法说之抽象化563
七九 姚门诸人之阐说桐城之学570
八○ 各家对于桐城文之批评580
八一 恽敬与阳湖派587
八二 何绍基和其他597
后记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