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代历史文化研究辑刊 十八编 第4册 汉唐[匿哀]等罪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古代历史文化研究辑刊 十八编 第4册 汉唐[匿哀]等罪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2744392.jpg)
- 王明孙主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古代历史文化研究辑刊 十八编 第4册 汉唐[匿哀]等罪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李治安1
绪论1
一、缘起1
二、研究综述4
三、结构与主旨11
第一章 「匿哀」与「释服从吉」罪研究13
第一节 「匿哀」、「释服从吉」产生的社会条件15
一、礼制中「丧主」与个人独立主丧的权力16
(一)嫡子的丧主特权16
(二)嫡子丧主特权的意义18
二、除丧之制与个人独立主祭的权力21
(一)除丧之制与葬后祭祀22
(二)葬后祭祀上的丧主24
三、「礼崩乐坏」后的匿哀与释服从吉27
第二节 两汉的「匿哀」与「释服从吉」31
一、两汉王朝针对不举哀、释服从吉的规定32
(一)两汉针对不举哀的刑罚规定32
(二)两汉关于不举哀的行政性规定34
(三)「以私妨公」矛盾之下的举哀奔丧之制36
(四)两汉对于释服从吉的规定39
二、两汉时期匿哀与释服从吉发展的特点42
(一)两汉社会举哀与居丧的风气42
(二)重视丧礼的制度与社会背景44
(三)法律对匿哀与释服从吉的规定逐渐与社会脱节46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的「匿哀」与「释服从吉」47
一、忠孝之序——魏晋南北朝对匿哀与释服从吉的规定48
(一)不葬遭废与东关之制——两晋南朝的相关规定50
(二)辄去奔丧——两晋南朝的匿哀与释服从吉53
(三)十六国北朝对匿哀与释服从吉的规定56
二、礼俗无定则法无定法——魏晋南北朝举哀、居丧的礼与俗61
(一)礼无定礼61
(二)俗无定俗63
第四节 隋唐时期的「匿哀」与「释服从吉」66
一、隋唐时期举哀、奔丧、居丧的礼与制67
(一)隋唐时期的举哀、居丧之礼67
(二)隋唐时期的举哀、奔丧、居丧之制81
二、不举哀、居丧的惩罚——《唐律疏议》中的「匿哀」与「释服从吉」96
(一)「匿哀」罪97
(二)「释服从吉」罪106
小结109
第二章 「居丧求仕」罪研究113
第一节 「金革之事无辟」——「礼」中的居丧与出仕115
一、居丧与出仕的矛盾115
(一)「丧不贰事」115
(二)「吉凶不相干」118
二、「礼」中的居丧大臣与君主120
(一)丧礼中所规定的君臣关系120
(二)居丧中的出仕条件123
三、礼中居丧与出仕关系产生的基础125
(一)宗法制对居丧与出仕关系的影响125
(二)「封建」对居丧与出仕关系的影响127
第二节 「迄无定制」——秦汉的居丧与出仕129
一、「迄无定制」——秦汉对居丧的政策129
二、秦汉制度对居丧政策的影响134
(一)官员管理制度对居丧的抑制135
(二)选官制度对居丧的推动139
三、秦汉不同类型官员对居丧的选择与心态142
(一)王、侯的居丧143
(二)初入仕途者的居丧146
(三)脱离体制的居丧行为148
第三节 「哀毁不仕」——魏晋南北朝的居丧与出仕152
一、「终丧」与「夺情起复」——魏晋南北朝的居丧与丧中出仕制度153
(一)两晋南朝的终丧之制154
(二)十六国、北朝的终丧之制157
(三)「祸酷荐臻」——遭丧后的「夺情起复」之制161
二、「哀毁过礼」——制度保障下的居丧165
(一)服阙复官——官员居丧期满后的安排165
(二)「人品」与「官品」——士族居丧的保障170
第四节 稳定化与法制化——唐代的居丧与出仕174
一、依轻重解官——唐代的遭丧解官之制175
二、「风教颓紊,起复为荣」——唐代的「夺情起复」181
三、「冒哀求仕」——唐律对居丧求仕的规定185
小结188
第三章 「冒荣居官」罪研究191
第一节 汉唐间避讳之礼的若干原则192
一、避讳的原则193
二、避家讳的场合198
三、家讳与孝的联系200
第二节 任官避家讳的开端与泛滥202
一、秦汉时期避讳的最初实践203
(一)触讳有罪与易帝讳——两汉帝讳之制203
(二)不敢讳于尊者之前——两汉官员的避家讳205
二、「君臣同諡非嫌」与「以字行」——魏晋南北朝之帝讳207
三、魏晋南北朝的任官避家讳211
(一)魏晋南北朝避家讳的风气211
(二)犯讳改官214
(三)属下避长官家讳218
第三节 家讳入律与冒荣居官法的出现220
一、示宽而实严——唐、五代的皇帝之讳221
二、「冒荣居之」条与任官避家讳228
三、避讳风气之变238
第四节 「冒荣居官」在宋代的发展243
一、冒荣居官法在宋初的演变243
二、宋代中期以后冒荣居官法的转折与发展250
小结258
结语261
一、秦汉以后「国法」与「家礼」的「复合结构」262
二、秦汉以后「国法」与「家礼」关系的调融与演进263
三、「家国同构」说反思265
参考文献267
后记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