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图解茶经:认识中国茶道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图解茶经:认识中国茶道](https://www.shukui.net/cover/28/32782859.jpg)
- (唐)陆羽原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图解茶经:认识中国茶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壶茗香遍天下1
中国名茶鉴赏5
茶之奇趣:斗茶10
序言:一场怡然风雅的茶学盛宴12
本书内容导航18
关于历代《茶经》版本探究20
中国十大名茶22
第1章 绝品人难识,茶经忆古人:你需要了解的44
1.世界最早的茶学“圣经”:《茶经》44
2.茶之为饮的渊源:神农氏46
3.这部经的缔造者:陆羽48
4.阅读本书你可以了解:中国茶文化百科52
5.茶在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沿革54
6.古代茶政治:茶政与茶法58
7.神秘的茶叶商道:茶马古道60
8.一壶茗香遍天下:茶在世界的传播62
9.茶人修养的最高境界:精行俭德66
10.《茶经》的儒家思想:中庸和谐68
11.《茶经》的道家宇宙观:清静无为70
12.《茶经》的佛家本心:静心自悟72
13.茶的五行:金、木、水、火、土74
14.万病之药:二十四功效76
15.道由心悟:茶道78
16.升华了的艺术:茶艺84
17.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茶俗90
18.各具千秋的中国茶:七大茶类94
19.西湖龙井、碧螺春的族群:历史悠久的绿茶96
20.工夫红茶的天下:风靡世界的红茶98
21.铁观音、冻顶乌龙的世界:天赐其福的乌龙茶100
22.珍贵的银针:色白银装的白茶102
23.蒙顶山上茶:疏而得之的黄茶104
24.普洱茶的群落:独具陈香的黑茶106
25.茉莉花茶与玫瑰花茶的群落:茶溢花香的花茶108
26.能喝的古董:普洱茶110
27.茶作为主角(1):诗词、书画112
28.茶作为主角(2):歌舞、戏曲114
29.茶作为主角(3):婚礼、祭祀116
第2章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起源120
1.寻找最初的本源:根在中国120
2.绵长而有序的传承:“茶”的字源122
3.另一个名字:历史上的几种解读124
4.五大初相:根、茎、叶、花、果126
5.生长的关键:土壤、水分、光能、地形128
6.准备好播种了吗:艺、植130
7.无敌鉴别密技:三种鉴别法132
8.符合人体脏腑的需要:药用成分134
9.防病效能的前提:精行俭德之人136
10.警告!“茶为累,亦犹人参”:选材不当的后果,“六疾不治”138
第3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具、造142
1.采摘双翼:凌露、颖拔142
2.从采摘到制造茶叶的工序:七经目144
3.七经目之一:“采”146
4.七经目之二:“蒸”148
5.七经目之三:“捣”150
6.七经目之四:“拍”152
7.七经目之五:“焙”154
8.七经目之六七:“穿”、“封”156
9.唐代的饼茶审评:八个等级158
10.鉴别之上:言嘉及言不嘉160
11.经历各代的转变:制茶工艺的发展162
第4章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煮器166
1.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陆羽设计的煎茶器皿166
2.设计体现五行和谐:风炉,“体均五行去百疾”174
3.自命不凡的见证:“伊公羹”与“陆氏茶”176
4.独特的设计理念:鍑—正令、守中178
5.唐代饼茶的特殊用器:碾、罗、合、则180
6.煮茶用具影响茶汤品质:漉水囊、绿油囊182
7.陆羽的最爱:越窑青瓷杯184
8.历代茶具:茶具大观186
第5章 甘苦调太和,迟速量适中:烤、煮192
1.煮的三把利器:色、香、味192
2.讲究的技术:烤、碾196
3.严格的选择:“活火”198
4.决定性的因素,“选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200
5.烧水的艺术:三沸202
6.水温的形象化比喻:老与嫩204
7.煮茶的艺术:煮、酌206
8.茶汤的精华:沫、饽、花208
9.斟茶的讲究:茶性俭,不宜广210
第6章 饮罢方知深,此乃草中英:饮用214
1.饮茶的特殊意义:荡昏寐214
2.饮茶最高境界:“品”216
3.处处的精益求精:九难218
4.最重香与味:珍鲜馥烈222
5.饮茶风尚的传播:滂时浸俗,盛于国朝224
6.风尚的传播者:佛教僧徒228
第7章 何山尝春茗,何处弄清泉:产出232
1.唐代茶叶产区:八道232
2.八道之:山南道234
3.八道之:淮南道236
4.八道之:浙西道238
5.八道之:浙东道240
6.八道之:剑南道242
7.八道之:黔中道244
8.八道之:江南道246
9.八道之:岭南道248
10.从唐代到现代:茶产区的分布250
11.从产区看茶品:四个等次252
第8章 故雅去虚华,宁静隐沉毅:总结256
1.特定情况下的省略:制具略256
2.高雅之士的饮茶风尚:煮具略258
3.《茶经》的终极要求:分布写之,目击而存260
4.总结(1):从“品”到“心悟”的三重超脱境界262
5.总结(2):最终追求——天时,地利,人和264
附录1:《茶经》原文266
附录2:中国名茶图鉴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