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证证明标准与责任=STANDARD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NOTARIAL CERTIFICATION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证证明标准与责任=STANDARD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NOTARIAL CERTIFICATION
  • 蒋轲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6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证证明标准与责任=STANDARD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NOTARIAL CERTIFICATION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公证证明标准——以继承公证事项的“真实”为主3

第一章 公证证明标准概述3

第一节 确立公证证明标准的意义3

一、证明标准的概念3

二、证明标准与证明责任的关系4

三、公证证明标准的有关问题6

第二节 公证证明标准构成因素分析9

一、公证证明的真实、合法原则简述9

二、“真实”概念的分野12

三、公证证明中的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15

第三节 “真实”在公证证明标准中的失重20

一、客观真实目标的永恒性20

二、客观真实在部分事实证明中的迷失21

三、法律真实的层次与底限要求23

第二章 利害关系人保护的“短板”——公证非对抗办理模式26

第一节 从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保护说起27

一、一次亲身经历引起的思索27

二、“严格办证”何以艰难的拷问28

三、非对抗实质:公证办理的“前纠纷”“前对抗”阶段30

四、公证员的角色错位:潜在利害关系人的“兼职利益代言人”38

第二节 公证非对抗办理模式的缺陷42

一、质证在事实认定中的作用42

二、公证员审核能否代替对方当事人质证的商榷46

第三节 非对抗模式对公证办理程序的消极影响53

一、非对抗办理模式的先天不足:公证程序的失衡53

二、非对抗办理模式的后果:公证程序的“软化”54

第四节 非对抗办理模式的公证对策59

一、公证程序的价值追求与应然状态59

二、效率与公正的价值博弈61

三、建立证明标准与程序严谨的良性互动关系64

第三章 影响公证证明标准的制度内因素67

第一节 公证证明主体特点的影响67

一、公证机构作为证明主体的特点67

二、公证员可采纳证据的特点与自由裁量权范围72

第二节 公证职能行使有关问题的影响75

一、削减客观、助长恣意的“一人办理原则”75

二、助长“照顾”乃至舞弊的“回避虚无状态”78

三、中立性和独立性维护的艰难84

四、公证证据的收集与核查86

第三节 公证效力实体性特点的影响89

一、公证证据效力及公信力的“硬”与“脆”问题90

二、公证公信力面临的危机与挑战101

第四节 公证效力程序性特点的影响107

一、公证书生效阶段的特点107

二、错误公证书效力存续阶段的事实与心理特点109

三、错误公证书效力“叫停”阶段的特点112

第四章 影响公证证明标准的制度外因素116

第一节 公证制度价值“正说”与误读之反差的影响116

一、公证制度的应然社会价值116

二、公证被误读的原因118

三、公证被误读的表现123

四、公证被社会误读的后果和危害126

第二节 经济学理论对公证制度的某些启示140

一、当事人的利益关注行为与行为经济学的联系140

二、“损失厌恶理论”与公证证明标准的高度选择149

三、公证证明的“帕累托最优”状态151

第五章 公证证明标准的定位154

第一节 公证证明标准高度选择的商榷154

一、公证证明标准“严与宽”的观念博弈154

二、公证对诉讼证明标准的借鉴设想158

第二节 诉讼证明标准对公证的参照意义162

一、诉讼证明标准概述162

二、“盖然性”标准简介163

第三节 公证证明标准的高度设置172

一、“优势证据”证明标准探讨172

二、不同层次证明标准的设定184

三、公证员心证只需达到优势证据标准的事实187

四、公证证明对象的证明标准188

第六章 公证证明标准实现的制度建设路径199

第一节 证据裁判主义下的认证原则199

一、公证认证的概念和特点199

二、诉讼法中的证据裁判主义理论简介200

三、公证证明中的证据认定201

第二节 心证的“自由”与“限制”202

一、证据证明力自由评价原则的确立202

二、自由心证原则与法定证据制度的比较204

第三节 公证证明中的证据规则212

一、证据规则诸问题概述212

二、英美法系诉讼证据规则的公证借鉴219

第七章 部分公证证据的变异234

第一节 某些公证证据关联性的“人造”化问题234

一、某些证据关联性问题的实质234

二、“人造”证据的产生及原因分析236

三、某些“人造”证据的不合法取得239

四、“人造”证据的真实性问题244

第二节 继承公证中的“补强印证法”246

一、举证不能引发的证据组合及补强规则之运用246

二、“补强印证法”在公证办理中的滥用248

三、“补强印证法”之滥用对法律真实的危害258

第三节 公证证据变异的应对思考261

一、对证据“质”和“量”的理解261

二、公证证据的确实、充分问题263

第八章 公证证明标准实现的证据采信路径269

第一节 合理怀疑的排除与内心确信的取得269

一、从怀疑到确信269

二、公证证明中的重点怀疑对象:争议事实273

三、公证员合理怀疑的排除方式:证据审核276

第二节 公证证明中的书面证据材料279

一、文档类书证与证明信的性质差异279

二、文档类书证与证明信的效力差别288

第三节 公证证明中的证人证言293

一、证人证言的理论与实践境况概述293

二、证人证言的信息来源问题297

三、证人的作证能力问题302

四、证言的主观性与证人的作证心态305

第四节 部分证据形式要件的法定化313

一、内心确信的主客观属性313

二、法定证据制度在公证证明中适当运用的必要性314

三、确立“公证证据形式要件”制度的设想316

衔接语:从“虚重视、软程序”中看公证责任323

下编 公证证明的民事责任327

第九章 公证民事责任的性质327

第一节 “侵权说”与“违约说”之争327

一、侵权责任说327

二、因公证办理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性质分析:违约责任说331

第二节 确立公证违约责任所涉及的情况和实际意义337

一、公证机构与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337

二、不同法律责任对公证业务办理的影响342

第三节 公证侵权责任的性质355

一、公证机构为公证员办证行为承担的雇主责任356

二、公证机构为错误公证书承担的产品责任362

三、公证机构因违反法律安全保障义务所承担的不作为责任365

第十章 公证民事责任中的过错要件368

第一节 公证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368

一、民法上的归责原则简介368

二、公证侵权的过错责任原则371

第二节 公证书错误状态下的公证过错375

一、公证书正误在过错认定中的基础性地位375

二、公证书有无错误的真实性认定376

三、公证书有无错误的合法性认定383

第三节 公证员办证行为中的过错387

一、公证员对证明行为通常规则的违反387

二、公证办理注意义务的“质”“量”要求394

三、公证员注意义务“质”“量”合格的标准:专家水准的要求400

第十一章 公证过错责任的特点416

第一节 公证过错责任性质上的特点416

一、公证过错责任的“文义性”特点416

二、公证过错责任存续期间的“超长、普遍”特点424

三、公证过错责任的“具体责任人永远明朗性”和“责任绝无推诿性”特点429

四、公证过错“归责容易免责难”的特点431

五、公证过错责任诸特点对办证的要求433

第二节 公证机构有无过错的举证和抗辩434

一、公证书错误与公证过错在举证主体上的差别434

二、公证机构自证无过错的方式438

三、公证无过错的抗辩441

第三节 公证过错责任的落实问题448

一、权威且可操作性证据规则的缺位448

二、公证效力的“社会性误解”452

第四节 外来因素对公证过错的影响462

一、侵权法“第三人过错”理论在公证责任承担中的适用462

二、“第三人过错”理论在当事人弄虚作假时的应用464

三、“第三人过错”理论在程序外干预时的应用473

四、非法干预下公证的过错与责任475

第十二章 公证责任的追究480

第一节 公证当事人对公证责任的追究480

一、公证错误与当事人的注意义务480

二、恶意当事人索赔权的丧失485

三、意思表示状况与公证书的正误486

第二节 普通利害关系人对公证责任的追究503

一、错误公证和参与办理公证者的关系503

二、错误公证与公证相对人的关系505

第三节 潜在利害关系人对公证责任的追究512

一、潜在利害关系人遭受损害的根源512

二、潜在利害关系人遭受损害的特点513

三、错误公证书对潜在利害关系人利益的直接侵害515

第四节 改制后所发生公证赔偿责任的追究程序问题531

一、《方案》规定的“区分适用”问题531

二、公证争议处理的“去行政化”立法方向534

三、《公证法》第43条的适用问题540

第十三章 公证责任的承担549

第一节 通常情况下的公证责任承担主体549

一、我国应采何种公证责任承担模式的商榷549

二、公证机构对民事责任的独立承担551

三、公证责任承担中的“两罚制”553

第二节 影响公证责任承担的特殊因素:程序外力量对公证职能独立行使的干预560

一、公证职能独立行使的实然状态561

二、公证责任承担的特点564

三、公证办理的不受干预性和实际所受干预567

四、揭开公证职能独立行使的面纱:非法干预下公证责任自负的商榷571

五、非法干预者承担责任的必要性:干预对自由心证的干扰573

第三节 外来干预情形下公证责任的承担581

一、“揭开法人面纱”理论在公证责任承担中的应用582

二、共同侵权理论在公证责任承担中的应用586

主要参考书目591

后记5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