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试用教材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南方十六所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材》编写组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79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试用教材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前言1
第一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7
第一节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7
一 无产阶级革命和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7
二 没收官僚资本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产生11
三 过渡时期的经济特征和党在过渡时期的革命任务14
第二节 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7
一 农业合作化的必然性17
二 农业合作化的形式和步骤20
三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阶级路线25
四 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8
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1
一 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用、限制、改造31
二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形式和步骤35
三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阶级斗争40
第二章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43
第一节 生产资料公有制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及其形式43
一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43
二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形式48
一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5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50
二 国家与企业在生产资料支配上的关系53
三 中央和地方在生产资料管理体制上的关系5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60
一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特点和作用60
二 我国农村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63
三 农村人民公社内部的所有制关系67
四 附属于集体所有制的社员家庭副业71
第四节 城市工商业中的集体所有制73
一 城市“小集体”所有制73
二 城市“大集体”所有制76
第五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79
第三章 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8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要素结合的特点85
一 社会主义生产的要素85
二 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的特点8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90
一 劳动人民的需要和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90
二 社会主义生产和需要的辩证关系96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101
一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的重要性101
二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根本特点104
一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内容108
第四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108
二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113
第四章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114
第一节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客观必然性11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120
一 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120
二 农业内部和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123
三 国民经济其他主要比例关系126
四 社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128
一 国民经济计划工作的依据13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计划领导130
二 国民经济计划工作的基本原则133
三 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137
四 国家对集体经济的计划领导的特点140
第五章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144
第一节 高速度地发展社会主义国民经济144
一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44
二 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15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155
一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大意义155
二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160
一 社会主义农业和工业的现代化16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163
二 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168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分工、协作和竞赛171
一 社会主义专业化和协作171
二 社会主义的劳动竞赛176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18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关系181
一 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关系的必然性181
二 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关系及其实质184
三 社会主义商品关系的特点188
一 社会主义商品的二重性19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191
二 社会主义商品的劳动二重性193
三 社会主义商品的价值决定19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197
一 社会主义货币的本质197
二 社会主义货币的职能199
三 我国的人民币201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203
一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作用的特点203
二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生产中的作用204
三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流通中的作用208
四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格和价格政策211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性质和任务216
第七章 社会主义的企业管理和经济核算216
第二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220
一 社会主义企业的科学管理220
二 社会主义企业的民主管理22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经济核算227
一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的客观依据和本质227
二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制的内容和组织形式230
三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企业经济核算的特点23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企业资金239
一 资金的循环239
第八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资金、成本和盈利239
二 资金的周转24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产品成本255
一 社会主义产品成本的实质255
二 降低成本的意义和途径257
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盈利261
一 社会主义企业盈利的实质261
二 影响企业利润的因素264
第九章 社会主义的流通268
第一节 社会主义流通的特点和作用268
一 社会主义流通的性质和特点268
二 社会主义流通的作用269
第二节 生产资料的计划调拔272
一 国营企业之间商品交换的特点273
二 计划调拔的作用27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商业276
一 社会主义商业的性质和作用276
二 社会主义商业的形式278
三 社会主义商业的流通费用和商业利润283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289
一 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特点289
二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流通规律291
三 社会主义的货币管理293
一 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29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295
第十章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关系295
二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299
三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30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财政305
一 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和职能305
二 社会主义国家预算的特点和构成310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银行和信贷310
一 社会主义银行的本质和作用314
二 社会主义信贷的本质和职能318
三 信贷资金和预算资金的管理和综合平衡323
一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内容和特征327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积累和再生产32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再生产327
二 社会主义再生产中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33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积累336
一 社会主义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源泉336
二 积累和消费的矛盾统一关系339
三 正确处理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关系342
第三节 社会主义积累的规律347
一 社会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347
二 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350
第一节 社会主义消费基金的构成354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消费品的分配关系354
第二节 按劳分配规律356
一 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356
二 按劳分配的性质和作用359
三 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正确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36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报酬形式367
一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资、资金和津贴367
二 正确处理工资问题的主要原则372
第四节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报酬形式374
一 集体所有制经济实行按劳分配的特点374
二 农村人民公社中的劳动报酬形式377
一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380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38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其重大意义380
二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辩证关系38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385
一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必要性385
二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性质和特点387
三 发展社会主义对外贸易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392
第三节 引进先进技术和利用外资395
一 引进先进技术的必要性和原则395
二 利用国际信贷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399
一 对外经济援助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401
第四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援助401
二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援助的原则和主要方式404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趋势407
第一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407
一 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407
二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411
三 社会主义社会不发达阶段的阶级关系413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必然性和条件419
一 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性419
二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基本条件422
后记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