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史稿 1945.8-1949.9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朱建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11093·225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625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6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东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史稿 1945.8-1949.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 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1
第一节 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945年8月——1
1946年6月)1
一 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1
二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指示8
三 壮大人民武装,清剿土匪,建立民主政权11
四 没收敌伪资财,解决财经困难14
五 开展反奸清算斗争,减租减息,分配敌伪土地15
六 四平保卫战,粉碎国民党独占东北的计划17
一 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18
1947年5月)18
第二节 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基本建成(1946年7月——18
二 广大干部下乡,全力发动群众,实行土地改革21
三 肃清土匪,保卫根据地建设24
四 努力发展生产,加强财经工作25
五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29
六 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基本建成31
第三节 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扩大和东北全境的解放34
(1947年5月——1948年11月)34
一 东北局的“五五”决议,东北野战军战略反攻的开始34
二 深入土地斗争,掀起平分土地与整党运动37
三 发展生产、整理财政,支援解放战争41
四 辽沈战役的胜利和东北全境的解放46
放战争(1948年11月——1949年9月)48
一 东北解放后的形势与任务48
第四节 东北解放区由战争走向建设,支援全国解48
二 新收复城市的工作和新区的土地改革50
三 加强政权建设,东北人民政府的成立55
四 计划性的经济建设的开始56
五 贯彻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61
六 东北解放区对全国解放战争的支援69
本章小结71
第二章 土地改革74
第一节 土地改革前东北农村的土地关系与阶级关系74
一 土地占有状况与阶级关系74
二 殖民主义、封建主义的奴役统治与残酷剥削83
第二节 反奸清算、减租减息、没收与分配敌伪土地88
一 反奸清算运动88
二 减租减息运动91
三 没收与分配敌伪土地93
笫三节 贯彻“五四指示”,老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98
一 中共中央、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指示98
二 清算分地运动99
三 “煮熟夹生饭”运动106
四 “砍挖”运动109
五 老区土地改革运动的伟大成果112
第四节 贯彻土地法大纲,平分土地运动的开展116
一 全国土地会议的召开和土地法大纲的公布116
二 平分土地运动的开展117
三 平分土地运动中出现的主要错误及其被克服120
四 发放地照,确定地权127
第五节 新区的土地改革128
一 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新区土地改革的指示128
二 新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130
三 新区土地改革运动的主要成绩131
本章小结133
第三章 农业135
笫一节 解放区的农业135
一 “八·一五”前后的农业135
二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38
三 改进农作法,提高农业技术150
笫二节 开展劳动互助合作,建立国营机械农场159
一 开展劳动互助合作159
二 建立国营机械农场172
第三节 解放区的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179
一 解放区的林业179
二 解放区的畜牧业184
三 解放区的副业189
四 解放区的渔业194
本章小结197
第四章 工业198
第一节 东北解放前后的工业198
一 东北的自然资源198
二 日伪统治时期的殖民地工业198
三 国民党统治区的官僚资本主义工业201
四 东北解放区新民主主义工业的创立203
第二节 国营工业和公营工业206
一 国营工业206
二 公营工业215
第三节 各类国营工业220
一 军事工业220
二 钢铁工业223
三 有色金属工业226
四 煤炭工业228
五 电力工业231
六 机械工业234
七 化学工业236
八 水泥工业237
九 陶瓷工业239
十 造纸工业240
十一 橡胶工业241
十二 纺织工业243
十三 森林工业246
十四 盐业247
一 国营大工业管理中的新问题249
第四节 国营大工业的经营管理249
二 实施经营企业化原则250
三 实行管理民主化原则253
四 加强工业企业的计划性和集中统一管理255
五 开展生产竞赛运动257
六 工矿企业中党的工作和工会工作259
七 培养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261
第五节 手工业合作社、私营工业及国家资本主义264
工业264
一 手工业生产全作社264
二 私营工业267
三 国家资本主义工业274
本章小结277
一 修复与建设东北铁路279
第五章 交通邮电279
第一节 铁路279
二 人民铁路的经营管理287
第二节 公路298
一 东北公路的整修工作298
二 东北公路运输营业的概况301
三 人民公路的经营管理304
第三节 航运307
一 东北水上航运的恢复307
二 各地水上航运事业概况310
三 航政航务的经营管理313
第四节 邮电317
一 东北邮电事业的发展过程317
二 东北解放区恢复和发展邮电事业的方针和政策325
三 人民邮电的经营管理330
本章小结335
第六章 商业与外贸337
第一节 东北解放前后的商业概况337
一 日伪统治后期东北商业的凋蔽337
二 发展解放区商业的重要性与基本方针338
三 解放区商业的经济构成与发展概况340
笫二节 国营商业343
一 国营商业发展的几个阶段343
二 粮食的采购、调剂与储运347
三 国营商业购销业务的发展与经营管理的改善357
第三节 合作社商业364
一 农村供销合作社发展的两个阶段364
二 城市消费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368
三 共产党和民主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植与领导372
第四节 私营商业与公私合营商业378
一 私营商业发展的两个阶段378
二 执行工商业政策中的经验与教训383
三 侨商387
四 公私合营商业389
第五节 市场与物价390
一 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八年解放区的市场与物价390
二 根据地创建初期市场与物价管理工作的经验与教训394
三 东北全境解放后的物价与市场管理工作395
四 缩小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与地区差价398
五 农村集市贸易405
第六节 解放区的对外贸易406
一 对外贸易概况406
二 对苏联的贸易407
三 对民主朝鲜的贸易413
四 对若干资本主义国家商人的贸易414
五 对外贸易的成就和经验教训416
六 对外贸易的经营管理419
本章小结424
第七章 财政426
第一节 财政工作的方针和任务426
一 分散自给时期(一九四五年冬——一九四六年末)426
二 整顿时期(一九四七年一月——一九四八年十一月)429
三 财政进入正轨时期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一九四九年十月)435
四 东北解放区两个时期的财政特点438
五 四年来东北解放区财政工作的经验440
一 公粮442
第二节 财政收入442
二 税收447
三 企业收入463
四 公债464
五 烟酒专卖467
笫三节 财政支出468
一 财政支出的原则468
二 经费供给和供给标准470
三 工薪支付办法及供给制的变革475
四 经济建设支出479
五 文教卫生和社会抚恤及救济等事业支出482
六 财政支出的节约485
一 财政规章制度的建立487
笫四节 加强财政管理487
二 健全财税机构493
三 加强财政管理,严格财政纪律496
本章小结500
第八章 金融502
第一节 解放区金融体系的建立及其发展的三个时期502
一 多种货币并存时期502
二 整顿金融时期508
三 统一金融时期514
第二节 东北银行的发行、汇兑、保险和对金银的520
管理520
一 东北币的发行和反对假票斗争的胜利520
二 购粮券、工薪券的发行和发行库的建立524
三 解放区的汇兑529
四 解放区的收金业务和对金银的管理532
五 东北银行的保险业务537
第三节 东北银行的信贷和储蓄540
一 农业信贷540
二 工商信贷547
三 吸收企业、事业单位存款,举办人民储蓄550
第四节 城乡私人信贷关系和信用合作社的产生553
一 城市的私营银行业553
二 农村的私人信贷关系561
三 农村信用合作社562
本章小结563
第一节 解放区人民翻身作主人565
一 亡国奴获得解放565
第九章 解放区人民的生活及其对解放战争的贡献565
二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573
第二节 解放区人民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健康水平的586
提高586
一 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建立和发展586
二 卫生防疫工作的开展,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594
第三节 东北人民踊跃参军参战600
一 为保卫根据地,解放全东北,广大群众踊跃参军600
二 解放区人民热烈参加战勤,支援战争605
第四节 支援战争,拥军优属611
一 解放区人民积极参加生产,纳税献物,支援解放战争611
二 妥善安置荣誉军人和复员军人614
三 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活动617
本章小结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