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吉尧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ISBN:7506533502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18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1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中国近代军事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1
二、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研究的对象和目的5
三、《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的结构体系6
第一章 太平天国的军事教育7
第一节 太平天国军事教育的地位、目的和内容7
一、太平天国军事教育的地位7
二、太平天国军事教育的目的和内容8
第二节 太平军的军事教育8
一、思想政治教育8
二、军事思想及技能教育12
第二节 蔡锷的军事教育思想13
三、军纪教育13
四、法制教育16
第三节 太平天国对民众的军事教育17
五、科技教育17
一、礼拜堂教育18
二、讲道理19
三、带徒弟20
四、其他形式的教育21
第四节 科举取士和招贤制度22
一、科举取士制度22
二、招贤制度26
第一节 洋务军事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主导思想28
一、洋务运动及其军事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28
第二章 洋务运动中的军事教育28
二、洋务派军事教育的主导思想30
第二节 湘军和淮军的训练31
一、湘军的组建和训练32
二、淮军的组建和训练36
第三节 新式军事学堂的创办38
一、军事技术学堂39
二、军事指挥学堂49
三、洋务军事学堂的成效55
第四节 军事留学生的派遣57
一、派遣幼童留美57
二、船政学堂生的留欧62
第五节 洋务派与顽固派在军事教育问题上的争论69
一、西艺的引进之争69
二、武科改革之争72
第六节 张之洞的军事教育思想76
一、政治与教育相表里,主张大力兴办教育77
二、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变器不变道78
三、变法必自变科举始80
第七节 洋务军事教育的特点及挫折81
一、洋务军事教育的特点81
二、洋务军事教育的挫折及其原因83
第三章 维新派的军事教育86
第一节 维新派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教育思想86
一、教育为本87
二、废除八股取士,改良科举制度87
三、广设学校,提倡新学88
第二节 维新派的军事教育89
一、停止武科举考试89
二、广设军校90
三、军官必自军校出91
四、派遣军事留学生91
五、新法练兵91
第四章 清末新军的军事教育93
第一节 清末新军的编练93
一、清末新军编练的历史背景93
二、新军的创立和发展94
一、武科的废止与军事学堂的兴起96
第二节 军事学堂的兴办96
二、北洋军事学堂99
三、南洋军事学堂104
四、其它陆军学堂106
五、海军学堂111
第三节 清政府对新军教育的极力控制112
一、创办陆军贵胄学堂112
二、统一规范全国陆军军事教育体制113
三、筹划统一的海军教育体系115
四、北洋大型军事学堂管辖权的收回116
第四节 军事留学的热潮118
一、赴日留学的热潮118
二、军事留日学生的派遣120
三、赴西方的军事留学123
第五节 袁世凯的军事教育思想124
一、坚持军官必须通过军事学校培养125
二、较为完整的军校教育体系构想127
三、重视文化素质的培养128
四、极力模仿日本军事教育制度128
五、注重灌输封建意识,禁锢学生思想129
六、牢固掌握办学之权129
第五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军事教育131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军事教育活动131
一、徐锡麟、秋瑾的军事教育活动132
二、黄兴早期的军事教育活动133
三、蔡元培早年的军事教育活动134
四、孙中山早期的军事教育活动134
五、南京陆军军官学校136
一、强调军队纪律的教育138
三、要进行爱兵爱民的教育139
二、练兵要从战争需要出发139
第三节 孙中山的军事教育思想140
一、注重革命精神教育140
二、以三民主义为中心进行政治教育143
三、提倡武力与国民相结合,加强国民军事教育144
四、学以致用,注重实践146
第六章 北洋政府前期的军事教育147
第一节 北洋政府的中央军事教育机构147
一、北洋政府的军人统治147
二、军事教育的统领机构148
第二节 对前清陆军学堂及其学员的接管150
一、收束前清陆军学生、军人的学堂151
二、续办军事学堂154
第三节 新创办的陆军学校158
一、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58
三、陆军军需学校167
二、陆军讲武堂167
四、地方军事实力派的学校168
第四节 海、空军学校169
一、海军学校169
二、航空学校172
第五节 对士兵的常年训练教育175
一、陆军士兵的训练教育175
二、海军士兵的训练教育178
第六节 北洋政府前期军事教育的特点179
一、国家实施和军阀私属的双重性179
二、军事教育的系统化和规范化180
三、注重士兵教育181
四、奠定了中国军事教育近代化的格局181
结语182
一、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发展历程182
二、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