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文字学指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古文字学指要
  • 王世征,宋金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 ISBN:7503211830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211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古文字学指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古文字概述1

第一章 汉字的起源与汉字的性质1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1

一、汉字产生的条件1

二、汉字产生的时间3

三、汉字形成的过程6

第二节 汉字的性质7

一、从汉字使用的字符看汉字的性质8

二、从汉字音符的特点看汉字的性质9

三、从汉字的构形看汉字的性质11

四、从汉字的形音关系看汉字的性质12

第二章 汉字的构形及形体演变17

第一节 汉字的构形17

一、汉字构形的特点17

(一)具象式构形17

(二)经验式构形18

(三)象征式构形19

二、汉字字符的生成功能20

(一)变通性20

(二)整体性21

三、汉字字符的生成模式23

(一)组合式23

(二)排列式24

一、汉字形体演变的内部机制25

第二节 汉字形体的演变25

(四)变易式25

(三)重叠式25

二、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规律27

(一)类化27

(二)简化28

(三)繁化28

(四)定型29

(五)讹变30

第一节 汉字类型的划分32

一、「六书」说32

第三章 汉字的基本类型(上)32

二、「三书」说33

第二节 象形字和指事字34

一、象形字34

二、指事字36

第三节 会意字37

一、会意字的特点37

二、会意字内部的组合关系37

第四章 汉字的基本类型(下)41

第一节 形声字41

一、形声字的构造方式41

二、形声字意符的表义作用42

三、形声字音符的表音作用44

四、形声字音符的表义作用45

(一)形声兼会意字45

(二)「右文」说46

一、「转注」歧说47

第二节 转注字47

二、转注字释例48

三、转注字辩证50

第三节 假借字50

一、假借字与本字51

二、假借字的类型51

第五章 甲骨文54

第一节 甲骨文的名称及其他54

一、甲骨文的名称与占卜54

二、非卜辞甲骨与周原甲骨55

第二节 甲骨文的著录与研究56

一、甲骨文的著录56

二、甲骨文的研究58

第三节 甲骨文的书刻、格式及形体特点60

一、甲骨文的书刻格式60

二、甲骨文的形体特点61

第六章 金文66

第一节 金文与青铜器66

一、金文的名称与内容66

二、青铜器69

第二节 金文的著录与研究70

一、金文的著录71

二、金文的研究72

第三节 金文的体例及形体特点75

一、金文的体例75

二、金文的形体特点76

第七章 战国文字与小篆79

第一节 六国文字79

一、实物文字79

(一)简帛文79

(二)金文80

(三)货币文80

(四)玺印文81

(五)陶文81

(六)玉石文81

(二)《说文》古文82

(一)古文的界说及性质82

二、传钞古文82

(三)三体石经古文83

(四)《汗简》和《古文四声韵》古文83

三、六国文字形体的基本特点84

第二节 秦系文字及小篆的形成85

一、秦系文字及其特点85

二、小篆的形成87

二、构形系统化89

一、字形线条化89

第三节 小篆的形体特点89

三、字系有序化90

四、书体匀整化90

第八章 古文字研究的方法92

第一节 古文字研究中的分析方法92

一、字形分析法92

二、字音分析法93

三、语境分析法95

一、系联比较法96

第二节 古文字研究中的比较方法96

二、比较互证法97

第三节 古文字研究中的综合方法99

一、借助古代史实99

二、参照礼俗文化100

三、吸取考古成果100

四、结合文物资料101

第一章 主要部首形义说解103

第二编 古文字释例103

第二章 表意字形义释例145

附:主要部首与常用表意字索引198

第三编 古文字选篇及译文201

第一章 甲骨文201

一、?我年(图一)201

二、?方?我(图二)201

三、妇好娩(图三)202

四、?王车(图四)202

七、五日卜雨(图七)203

六、伐下危(图六)203

五、ㄓ疾自(图五)203

八、祭祖兄(图八)204

九、隹商?(图九)204

十、干支表(图十)204

第二章 金文205

一、利簋(图十一)205

二、天亡簋(图十二)205

三、大盂鼎(图十三)205

五、班簋(图十五)206

四、令簋(图十四)206

六、墙盘(图十六)207

七、大克鼎(图十七)208

八、多友鼎(图十八)208

九、散盘(图十九)209

十、虢季子白盘(图二十)209

第三章 篆文210

一、石鼓文·车工(图二十一)210

二、会稽刻石(图二十二)2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