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因特网高级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因特网高级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2821742.jpg)
- (美)Uyless Black著;宋建平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6603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24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3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因特网高级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概述1
1.1 基本术语和概念1
1.2 Internet的特性2
1.3 接入Internet2
1.4 Internet的分层体系结构4
1.5 Internet的发展、现状及其原因5
1.6 近期发展情况11
1.7 挑战:从单一面向数据到面向多种服务11
1.8 高级Internet特性预览15
1.9 小结17
第2章 Internet:体系结构和通信特征18
2.1 协议族18
2.2 名字和地址20
2.3 ARP25
2.4 IP简介27
2.5 TCP和UDP简介30
2.6 数据怎样通过Internet传输34
2.7 域名系统42
2.8 上层标识符43
2.9 Internet数据特征44
2.10 小结46
第3章 数字语音和视频47
3.1 VoIP语音数字化标准47
3.2 模/数转换概述48
3.3 G.711 PCM编码器51
3.4 其他方法概述51
3.5 无线应用中的G.721.3可扩展编码55
3.7 专用编码器56
3.6 速度编码器的比较56
3.8 数据传送57
3.9 语音分组57
3.10 再论同步与异步、CBR与VBR62
3.11 数字化视频:MPEG-2标准62
3.12 MPEG-2的基本操作63
3.13 MPEG-470
3.14 MPEG-771
3.15 小结71
4.1 关于VoIP的市场预测72
第4章 在IP上传送语音72
4.2 三个关键因素73
4.3 VoIP的配置74
4.4 评估标准75
4.5 关于评估标准的另一种看法77
4.6 单向延迟79
4.7 忽视的因素:高性能的本地环路79
4.8 四个VoIP网关的比较80
4.9 小结83
5.1 H.323协议结构84
第5章 H系列协议:视听和多媒体系统84
5.2 编码解码器的需求86
5.3 H.323协议栈86
5.4 注册、准入控制和状态(RAS)操作87
5.5 其他RAS过程96
5.6 关于H.323协议和H.225.0协议96
5.7 T.12097
5.8 H.24597
5.10 小结98
5.9 H.32498
第6章 路由、路由发现和数据完整性操作99
6.1 面向连接的和无连接的网络99
6.2 标记和地址100
6.3 管理用户数据101
6.4 网络上的转发通信103
6.5 交换和路由技术的发展105
6.6 路由和交换协议的对比106
6.7 网桥和路由器107
6.8 路由通知108
6.9 小结110
第7章 IP路由和标记交换111
7.1 术语解释111
7.2 IP路由过程111
7.3 IP路由表112
7.4 网络掩码113
7.5 地址聚集114
7.6 无类域间路由116
7.7 变长子网掩码116
7.8 重负荷的IP路由118
7.9 源路由120
7.10 路由和标记交换的比较122
7.11 标记交换123
7.12 标记的定义123
7.13 标记交换:转发与控制123
7.14 边界设备的作用126
7.15 概述:YANKEE小组和TOLLY小组的分类方法126
7.16 三种方法剖析128
7.17 逻辑IP子网128
7.18 IP交换129
7.19 标签交换133
7.20 信元交换路由器141
7.21 CSR的主要特性142
7.22 MPOA142
7.23 小结145
第8章 IPv6146
8.1 IPv4的不足146
8.2 IPv6的设计原则146
8.4 IPv6地址147
8.3 所做修改的总结147
8.5 IPv6数据报149
8.6 IPv6和IPv4的比较151
8.7 IPv6扩展首部152
8.8 分组大小155
8.9 IPv6与ATM156
8.10 IPv6和ICMP156
8.11 IPv6和TCP/UDP157
8.12 IPv6对巨型分组的支持157
8.13 从IPv4向IPv6过渡158
8.14 小结160
第9章 点对点协议161
9.1 PPP的开发背景161
9.2 PPP和HDLC161
9.3 LCP163
9.4 PPP操作实例163
9.5 PPP相位图164
9.6 LCP分组165
9.7 网络层协议170
9.8 PPP上的IPv6171
9.10 小结172
9.9 IPv6CP配置选项172
第10章 Internet多媒体协议173
10.1 定义173
10.2 IP组播173
10.3 IGMP操作176
10.4 MBONE177
10.5 实时协议177
10.6 实时控制协议182
10.7 资源预约协议186
10.8 小结192
第11章 移动IP193
11.1 市场前景193
11.2 连接方法194
11.3 使用移动IP的理由194
11.4 移动IP实体、地址和操作196
11.5 移动IP服务196
11.6 基本操作概述197
11.7 新报文和协议扩展198
11.8 代理发现198
11.9 路由器发现协议199
11.10 代理通告201
11.11 移动节点203
11.12 注册204
11.13 安全参数索引206
11.14 外埠代理207
11.15 本埠代理208
11.16 IP/UDP字段208
11.18 组播数据报路由209
11.19 ARP、代理ARP和自发ARP209
11.17 广播数据报209
11.20 TCP问题210
11.21 小结214
第12章 结论216
12.1 本地环路中的问题216
12.2 Internet中的问题216
12.3 永恒环路216
12.4 下一步是什么217
12.5 如何达到目标217
12.6 局面将变得混乱217
缩略语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