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跨世纪的回顾与展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跨世纪的回顾与展望](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2830295.jpg)
- 王小鲁,樊纲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23264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53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5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跨世纪的回顾与展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 王小鲁 樊纲1
一、综合篇1
第1章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 王小鲁3
1.1 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3
1.2 制度变革:增长的动力与阻力16
1.3 结构变动: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产业科技化25
1.4 宏观环境:国际经济、宏观政策、社会稳定35
1.5 增长综述:过去20年和未来20年44
1.6 附录:数据与模型54
二、要素篇69
第2章 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 武剑71
2.1 资本形成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71
2.2 国内储蓄:经济增长的源动力77
2.3 融资机制:储蓄—投资的转化91
2.4 国内投资:资本形成的关键98
2.5 引进外资,促进经济增长110
2.6 储蓄和投资的动态分析118
2.7 结论及其政策含义130
第3章 中国经济增长:劳动力、人力资本与就业结构 蔡昉 王德文 张车伟 谢建华134
3.1 传统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利用模式135
3.2 劳动使用模式与结构变化137
3.3 劳动力、人力资本和就业转变对增长的贡献142
3.4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趋势147
3.5 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结构变化151
三、制度篇155
第4章 论体制转轨的动态过程——非国有部门的成长与国有部门的改革 樊纲157
4.1 渐进改革与经济的“体制结构”158
4.2 结构改变与国有部门改革条件的变化162
4.3 增长停顿以至发生危机的可能性:J值是否会逆转170
4.4 银行债务与金融风险178
4.5 小结:改革与增长184
第5章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与非国有经济 夏小林187
5.1 非国有经济的增长态势188
5.2 影响非国有经济增长的宏观政策、市场、结构因素202
5.3 影响非国有经济增长的制度因素206
5.4 几个基本结论219
四、结构篇227
第六章 农村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王小鲁229
6.1 改革期间的农村工业化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火车头230
6.2 非农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因——关于制度变革的模型分析231
6.3 对农业和乡镇企业资本积累与转移的计算237
6.4 农村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制度变革、生产率提高、要素增长241
6.5 农村工业化还能继续带动经济高速增长吗?242
6.6 从农村工业化到城市化:关于中国农村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讨论247
第7章 城市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王小鲁 夏小林254
7.1 城市化的理论、历史与现状255
7.2 导致城市化滞后的主要制约因素263
7.3 城市规模优化模型267
7.4 城市规模收益的数量分析271
7.5 政策选择:大城市与小城镇276
7.6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279
7.7 加速城市化建设的若干政策考虑283
7.8 附录:关于城市规模收益和外部成本的计量分析285
第8章 国内市场需求与中国长期经济增长 贺力平291
8.1 基本前提和问题提出: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市场制约291
8.2 概念框架:影响市场需求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295
8.3 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的长期趋势300
8.4 国内投资需求展望309
8.5 结束语和政策建议321
五、宏观环境篇323
第9章 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贺力平325
9.1 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制度和政策转变的简要历史回顾325
9.2 世界经济增长前景与中国出口增长333
9.3 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吸引外资的前景345
9.4 全球化、产业冲击和中国经济增长355
9.5 结束语和政策建议361
第10章 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稳定增长 张晓晶365
10.1 90年代初以前的宏观调控366
10.2 1993年以来的宏观调控371
10.3 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宏观调控376
10.4 结论399
第11章 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周天勇406
11.1 20年稳定与增长的回顾及增长的可能突变模型406
11.2 金融资产质量与社会不稳定和增长可能发生的断层411
11.3 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社会不稳定413
11.4 收入差距与社会不稳定418
11.5 腐败滋生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424
11.6 社会稳定的前后比较和未来的稳定因素431
11.7 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的思路与对策437
11.8 未来社会稳定与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判断和结论447
六、背景篇449
第12章 对中国经济增长统计数据可信度的估计 孟连 王小鲁451
12.1 文献452
12.2 通过两个不同角度,大致估计全国GDP增长统计数据是否存在误差及其趋势454
12.3 根据168种工业产品产量数据估计工业增长统计误差457
12.4 根据货物运输业增长与工业增长的相关分析,电力、能源消费量增长与工业增长之间的相关分析,来估计工业增长速度统计误差460
12.5 生产函数分析463
12.6 统计体系中出现数据偏差的原因分析471
12.7 结论476
13.1 高经济增长和增长方式的转变482
第13章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其因素分析 杜方利482
13.2 促进总和要素生产率迅速增长的主要因素488
13.3 制约当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497
第14章 日本战后经济增长与制度变革 黄晓京509
14.1 序论509
14.2 日本经济的持续增长:过程和要因515
14.3 日本式的制度体系:政企关系519
14.4 日本式的制度体系:企业组织与“业界”组织525
14.5 国际化和日本的市场化改革528
第15章 韩国经济的兴旺与危机 黄晓京539
15.1 韩国问题再思考的意义539
15.2 持续增长的轨迹和危机540
15.3 财阀企业的成长和危机546
15.4 政府指导下的改革:新的“增长路线”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