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修辞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修辞学导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2852059.jpg)
- 王希杰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 ISBN:753382931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616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629页
- 主题词:汉语(学科: 修辞学 学科: 概论) 汉语 修辞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修辞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引言1
一 一样话百样说1
二 修辞、修辞学和修辞学学4
三 修辞的重要性5
四 修辞家和修辞学家8
五 普通修辞学和汉语修辞学12
六 古代汉语修辞学和现代汉语修辞学13
七 不需要学习的和永远学不完的修辞学14
第一章 语言、交际和文化25
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财富25
二 汉语是中华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工具27
三 汉字和汉字文化圈以及东方修辞观29
四 现代汉语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32
五 交际活动的重要性和多样性33
六 交际活动中的矛盾35
七 话语的形成37
八 话语的运用39
九 修辞结构43
十 交际效果、表达效果和最佳表达效果44
十一 话语和物理世界47
十二 交际和文化心理48
十三 修辞和人格建设52
一 修辞学的定义和性质60
第二章 修辞学60
二 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同义手段61
三 修辞学的参考框架:语言环境67
四 修辞学的最高原则:得体性72
五 修辞学在科学中的地位76
六 修辞学和语法学78
七 修辞学和逻辑学81
八 漏洞和修辞84
九 修辞学和文学86
十 修辞学的内容88
十一 修辞学和民族文化的复兴90
十二 修辞学的研究方法93
十三 修辞学和辩证法94
第三章 词和词义100
一 词和词义:从词汇、语法到修辞100
二 词语的理性意义103
三 理性意义的转移111
四 词语的附加意义116
五 词语附加意义的偏离122
六 词语间的相互关系123
七 词性和词义127
八 多义词语和话语多义129
九 模糊词语和模糊话语131
十 词语的创造是修辞学的重要内容134
十一 创造词语的规则和艺术139
十二 词语的超常运用142
十三 词语和歧义146
十四 潜在意义的开发和利用146
第四章 特殊词语149
一 文言词语和文化词语149
二 方言词语153
三 外来词语156
四 成语161
五 谚语164
六 歇后语167
七 行话和科技术语170
八 委婉语174
九 称谓语176
十 敬辞和谦辞182
十一 俚俗语185
十二 詈辞(骂人话)和脏话186
十三 隐语(黑话)190
十四 代语异称193
第五章 句子和句子成分197
一 语言的句子和言语的句子197
二 简单而复杂的句子200
三 单音词和双音词204
四 主语207
五 谓语215
六 宾语219
七 定语225
八 状语230
九 补语235
十 并列成分238
十一 列举的交错、选择和分承246
第六章 句型和句子的选择251
一 句型和句子修辞251
二 句子的选择253
三 句子的变异和创新256
四 同义句259
五 多义句262
六 肯定句和否定句268
七 主动句和被动句272
八 疑问句278
九 口语句281
十 方言句283
十一 文言句式286
十二 欧化句式290
十三 长句和短句296
十四 紧句和松句305
第七章 比喻311
一 比喻的定义和本质311
二 比喻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315
三 比喻的文化制约319
四 比喻的民族色彩322
五 比喻的时代色彩323
六 比喻表层结构的多样性326
七 比喻的组合331
八 比喻和汉文化338
九 同义比喻341
十 比喻的多义和歧义343
十一 比喻的创新344
十二 比喻的得体性347
十三 比喻的功能348
十四 比喻和比拟350
十五 比喻和通感352
十六 比喻与篇章352
一 对偶的定义和规则356
第八章 对偶、对照和映衬356
二 偶的语义类型359
三 对偶的形式类型361
四 对偶的变式和复杂化363
五 对偶的艺术化366
六 偶和文化369
七 对偶和骈文371
八 对偶和律诗374
九 对偶和标题375
十 互文376
十一 合掌和对偶的误区377
十二 对照379
十三 对照的类型382
十四 映衬385
十五 抑扬387
第九章 双关391
一 双关的定义391
二 双关和多关394
三 谐音双关397
四 谐音文化399
五 汉字和双关402
六 双关和多义词语403
七 双关和多义结构405
八 双关和上下文407
九 双关和交际情景408
十 双关和反切410
十一 藏词、歇后和歇后语412
十二 镶嵌和用典413
十三 夸张414
十四 反语417
十五 双关和歧义及误解420
十六 双关和话语的深层含义421
十七 双关的民族差异423
第十章 话语衔接427
一 话语衔接的意义427
二 话语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432
三 话语的结构类型437
四 并列式441
五 顺承式444
六 辐射式449
七 词语连接法451
八 语法连接法456
九 辞格连接法460
十 语音连接法464
十一 话语衔接和语体467
十二 衔接的规则和偏离473
第十一章 修辞格480
一 辞格在修辞学中的地位480
二 辞格的研究482
三 辞格的数量483
四 辞格的交错与划分485
五 语音与辞格488
六 语义与辞格495
七 语法与辞格500
八 篇章与辞格506
九 辞格与逻辑509
十 汉字与辞格516
十一 辞格和游戏521
十二 兼格和变格534
十三 辞格复杂化和艺术化537
十四 辞格运用的原则538
一 语音与修辞544
第十二章 言语音乐美544
二 语言的音乐美与语法和语义547
三 节奏与节拍551
四 押韵555
五 平仄559
六 摹音562
七 协音和衬音565
八 联绵568
九 叠音571
十 音节574
结束语 修辞和修辞学与辩证法581
一 方法的重要性581
二 方法和方法论与方法的多样性582
三 方法的选择和运用583
四 辩证法584
五 语言的辩证法585
六 语言运用的辩证法587
七 修辞的辩证法589
八 修辞学的辩证法591
九 得体性原则:以善为统帅的真善美的统一595
十 科学和常识598
十一 例子和态度600
十二 体系和例子605
十三 修辞知识和修辞实践607
后记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