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担保法新问题与判解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担保法新问题与判解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2854469.jpg)
- 高圣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780161104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710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7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担保法新问题与判解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担保法总论1
第一节 担保与担保法1
一、担保1
(一)担保的意义1
(二)担保的形式4
二、担保法9
(一)担保法的意义9
(二)担保法的基本原则10
第二节 担保法的适用14
一、担保法的适用14
(一)《担保法》适用的原则14
(二)《担保法》的适用范围22
(三)《担保法》实施前发生的担保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23
二、《担保法》的解释35
(一)文理解释35
(二)论理解释35
(三)解释实例36
第三节 担保合同的无效及其法律后果一、担保合同概述二、担保合同的成立43
三、担保合同的无效47
(一)《合同法》对合同效力的分类59
(二)合同生效要件60
(三)合同的无效61
(四)担保合同的无效66
二、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的法律后果70
(一)我国《合同法》关于合同被确认无效的法律后果的规定80
(二)担保合同无效后的法律后果84
第四节 反担保制度92
一、反担保制度概述92
二、反担保的成立96
(一)反担保的成立条件96
(二)反担保合同97
三、反担保的方式98
(一)求偿保证98
(二)求偿抵押99
(三)求偿质押99
(四)求偿留置99
四、反担保的实现101
第二章保 证104
第一节 保证概述104
一、保证的意义104
二、保证法律关系106
三、保证的特征108
(一)从属性108
(二)相对独立性111
(三)单务性和无偿性113
(四)补充性114
第二节 保证人与保证合同115
一、保证人115
(一)保证人的资格115
(二)保证人的范围120
二、保证合同136
(一)保证合同及其种类136
(三)保证合同的内容138
(四)保证合同的成立141
第三节 无效保证合同及其民事责任158
一、保证合同无效的确认158
(一)保证合同因主合同无效而无效158
(二)保证合同因自身原因而无效159
二、无效保证合同民事责任的性质和范围163
(一)无效保证合同民事责任的性质163
(二)无效保证民事责任的构成167
(三)无效民事合同民事责任的范围169
三、保证合同无效民事责任承担的具体情形171
(一)主合同无效引起保证合同无效时的责任承担171
(二)主合同有效但保证合同因保证人不适格而无效时的责任承担182
(三)主合同有效但保证合同因意思不真实而无效时的责任承担190
(四)主合同与保证合同均无效的责任承担206
第四节 保证责任207
一、保证责任及其内容207
二、保证责任的范围209
(一)约定的保证责任范围209
(二)法定的保证责任范围209
(三)约定保证范围和法定保证范围的关系211
三、保证期间212
(一)保证期间及其性质212
(二)保证期间的计算216
(三)保证期间的效力225
(四)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230
四、主合同的变更对保证责任的影响242
(一)我国《担保法》施行前后关于主合同变更对保证责任的影响的主要变化243
(二)债权让与对保证责任的影响248
(三)债务承担对保证责任的影响251
(四)主合同的变更对保证责任的影响258
五、保证责任的承担272
(一)保证方式对保证责任的影响272
(二)保证担保与物的担保并存时保证责任的承担279
第五节 保证人的权利281
一、保证人的一般抗辩权281
(一)抗辩权、保证人的抗辩权和保证人的一般抗辩权281
(二)保证人一般抗辩权的种类283
二、保证人的专属抗辩权286
(一)关于保证人的专属抗辩权的讨论286
(二)保证人先诉抗辩权的性质288
(三)保证人先诉抗辩权的成立289
(四)保证人先诉抗辩权的行使条件290
(五)保证人先诉抗辩权的行使效果294
(六)保证人先诉抗辩权的限制295
三、保证人的求偿权297
(一)保证人行使求偿权的条件298
(二)保证人求偿权行使的范围303
(三)保证人求偿权的预先行使304
第五节 保证责任的消灭318
一、保证责任消灭的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318
二、保证期间届满而债权人不为请求319
三、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323
四、主债务承担而未经保证人同意326
五、主合同内容变更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327
第三章抵 押330
第一节 抵押与抵押权330
一、抵押330
二、抵押权331
(一)抵押权的性质331
(二)抵押权的特征332
三、抵押权的种类341
(一)不动产抵押权342
(二)权利抵押权342
(三)动产抵押权342
第二节 抵押权的设定343
一、抵押当事人343
(一)抵押权人343
(二)抵押人344
二、抵押标的物349
(一)抵押标的物的条件350
(二)抵押标的物的范围356
三、抵押合同363
(一)抵押合同的订立364
(二)抵押合同的形式368
(三)绝押合同的禁止369
四、抵押登记372
(一)抵押登记概述372
(二)抵押登记的效力373
(三)抵押登记机关377
(四)抵押登记程序379
第三节 抵押权的效力390
一、抵押担保的债权范围390
(一)主债权390
(二)利息391
(三)违约金392
(四)损害赔偿金392
(五)实现抵押权的费用393
(六)保全抵押权的费用393
二、抵押权效力所及的标的物的范围395
(一)抵押物396
(二)从物、从权利396
(三)附合物401
(四)孳息403
(五)代位物406
三、抵押权和租赁权410
(一)抵押权对抵押物上已存在的租赁权的影响411
(二)抵押权对抵押物上后设立的租赁权的影响412
四、抵押物的转让与重复抵押414
(一)抵押物转让的限制415
(二)抵押物的再次抵押419
五、抵押权的处分424
(一)抵押权不得与主债权分离而予以单独转让425
(二)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425
第四节 抵押权的实现433
一、抵押权实现的条件433
二、抵押权实现的途径436
三、抵押权实现的方式439
(一)抵押物的折价439
(二)抵押物的拍卖441
(三)抵押物的变卖444
四、抵押权的次序445
(一)采登记生效主义的抵押物上的抵押权的次序446
(二)采登记对抗主义的抵押物上的抵押权的次序448
(三)同一物上成立的多个抵押权实现时的特殊问题451
五、抵押权的消灭452
(一)因主债权的消灭而消灭452
(二)因抵押权的行使而消灭456
(三)因抵押物的灭失而消灭457
(四)抵押权是否因一定期间的经过而消灭457
第五节 房地产抵押权464
一、房地产抵押权的设定464
(一)房地产抵押权设定的一般规定464
(二)以无地上定着物的土地使用权设定抵押466
(三)房地产抵押权设定时的“房随地走”、“地随房走”规则467
(四)农村村民的房屋是否可以抵押权470
(五)预售商品房和在建工程是否可以设定抵押权471
(六)《担保法》生效前未登记的房地产抵押的效力474
二、房地产抵押权的实现475
(一)对房地产抵押后土地上新增房屋,抵押权实现时的处理476
(二)以房屋为标的的抵押权的实现476
(三)划拨土地使用权抵押权的实现477
(四)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权的实现479
第六节 动产抵押481
一、动产抵押概述481
二、动产抵押之设定485
(一)动产抵押的要式性485
(二)动产抵押的标的物486
(三)动产抵押的登记与公示491
三、动产抵押之效力505
(一)动产抵押的对内效力506
(二)动产抵押的对外效力509
第七节 最高额抵押513
一、最高额抵押的意义513
(一)最高额抵押的界定513
(二)各国对最高额抵押的态度521
(三)最高额抵押权的制度价值525
二、最高额抵押权的设定529
(一)可设定最高额抵押权的债权529
(二)最高额抵押合同532
(三)最高额抵押权设定登记535
三、最高额抵押权的效力536
(一)最高额抵押权担保债权的范围536
(二)最高额抵押合同条款的变更539
(三)最高额抵押权的处分541
四、最高额抵押权的确定543
(一)最高额抵押权确定的意义与必要性543
(二)最高额抵押权确定的事由544
(三)最高额抵押权的效力547
五、最高额抵押权的消灭549
(一)最高额抵押权的消灭原因549
(二)日本民法中的最高额抵押权消灭请求制度及其借鉴意义550
第四章 质押554
第一节 质押概述554
一、质押与质权554
(一)质权作为物权,具有法定性、排他支配性和特定性555
(二)质权作为担保物权,具有从属性、不可分性、物上代位性和优先性556
二、质押的特征558
第二节 动产质押562
一、动产质押的当事人562
(一)质权人562
(二)出质人562
二、动产质押的标的564
三、动产质权的设定568
(一)动产质押合同的订立568
(二)动产质押合同的内容569
(三)动产质押合同的生效572
(四)动产质押合同的无效574
四、动产质权的效力575
(一)动产质权担保的债权范围575
(二)动产质权所及标的物的范围577
(三)动产质权对于质权人的效力578
(四)动产质权对于出质人的效力582
五、动产质权的实现583
(一)动产质权实现的条件583
(二)动产质权实现的方法584
六、动产质权的消灭588
(一)被担保债权的消灭588
(二)质物灭失588
(三)质物的返还589
(四)质物占有的丧失589
(五)质权的实现589
第三节 权利质押590
一、权利质押概述590
(一)权利质押与动产质押590
(二)可以质押的权利591
二、票据质押597
(一)票据质押的设定597
(二)票据质押的实现602
三、存单质押603
(一)存单质押的设定和效力603
(二)存单质押的实现615
四、股权质押617
(一)股权质押的设定618
(二)股权质押的效力624
(三)股权质押的实现626
五、知识产权质押627
(一)商标专用权质押的设定627
(二)专利权质押的设定629
(三)著作权质押的设定633
(四)知识产权质押的效力636
第五章 留置640
第一节 留置制度概述640
一、留置与留置权640
二、留置权的性质和特征642
第二节 留置权的成立644
一、留置的适用范围644
二、不得留置的物647
三、留置权的成立条件648
(一)留置权成立的积极条件649
(二)留置权成立的消极要件657
第三节 留置权的效力659
一、留置权的效力范围659
(一)留置权所担保的债权范围659
(二)留置权所及的标的物的范围661
二、留置权对于留置权人的效力662
(一)留置权人的权利662
(二)留置权人的义务664
三、留置权对被留置人的效力666
第四节 留置权的实现667
一、实现留置权的条件667
二、实现留置权的程序669
三、实现留置权的方法670
第五节 留置权的消灭671
一、留置权的消灭原因671
二、留置权消灭的后果673
第六章定金676
第一节 定金制度概述676
一、定金的概念和特征676
二、定金的种类678
三、定金的性质682
第二节 定金的成立687
一、定金合同概述687
二、定金合同的订立691
(一)定金合同的适用范围691
(二)定金合同的内容693
三、定金合同的生效695
(一)定金合同以主合同的有效为生效前提695
(二)当事人须实际交付定金695
第三节 定金的效力698
一、定金抵作价款或者收回698
二、定金罚则699
(一)定金罚则的适用条件699
(二)定金罚则的具体适用703
主要参考书目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