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赤脚医生”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赤脚医生”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2863929.jpg)
- 上海中医学院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4·4·45
- 出版时间:1970
- 标注页数:744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7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赤脚医生”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怎样预防疾病1
第一节 坚决贯彻毛主席“预防为主”的伟大方针1
第二节 防病工作必须大搞群众运动1
第三节 让群众掌握防病知识3
饮水卫生3
粪便管理7
除害9
灭蚊9
灭蝇9
灭臭虫10
灭蟑螂10
灭鼠11
灭钉螺11
杀虱12
化肥及农药中毒的预防12
第二章 怎样认识和治疗疾病14
第一节 怎样认识疾病14
进行调查研究,掌握感性知识14
综合感觉材料,作出初步诊断16
第二节 怎样治疗疾病16
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坚持四个第一17
深入事物本质,治病必须治本18
树立整体观念,反对孤立片面18
抓住主要矛盾,注意主次缓急19
区别不同情况,因时因地制宜19
坚持土洋并举,贯彻中西结合20
第三章 中医是怎样看病的21
第一节 四诊要点21
问诊21
望诊21
闻诊22
切诊22
第二节 辨证施治23
一、八纲辨证施治24
虚实24
表里24
寒热24
阴阳25
二、脏腑、气血的辨症施治25
心病25
肝病26
脾病26
胃病26
肾病27
肺病27
膀胱病28
肠病28
气证28
血证28
三、病邪的辨症施治29
风证29
湿证29
虫证30
食积30
燥证30
署证30
痰证30
四、热性病的辨证施治31
第四章 针灸与推拿32
第一节 针灸32
针刺的方法32
艾灸的方法34
常用穴位36
常见病症的针灸配穴46
穴位的经络联系51
第二节 耳针疗法55
第三节 推拿疗法61
第一节 新针疗法69
新针疗法特点69
第五章 新医疗法69
新穴介绍70
新针疗法要穴治疗歌72
第二节 卤碱疗法73
第三节 新罐疗法74
第四节 穴位埋线疗法75
第五节 穴位注射疗法76
第六节 割治和挑治疗法78
第一节 草药防治疾病的好处80
第六章 常用中草药80
第二节 中草药一般知识81
第三节 常用中草药简介85
一、解表药85
二、清热药90
三、祛风湿药122
四、利尿渗湿药128
五、化痰止咳药139
六、理气药144
七、活血药149
八、止血药160
第三节 鼻病168
九、消食药170
十、驱虫药171
十一、泻下药174
十二、清署药175
十三、祛寒药176
十四、安神、镇痉药177
十五、补益药180
十六、收敛药190
十七、炊坚药194
十八、外用药194
第七章 战地救护与三防196
第一节 火线抢救的一般原则196
第二节 火线抢救的一般方法197
止血198
第四节 战地救护四项技术198
包扎200
固定208
搬运209
第四节 原子武器的防护213
第五节 化学武器的防护218
第六节 细菌武器的防护221
第八章 常见症状的诊断与处理223
咳嗽223
胸痛226
呕吐228
腹泻230
黄疸234
肝脾肿大237
腹水239
便血242
血尿244
水肿246
头痛248
眩晕252
第九章 急症处理255
高热255
腹痛258
昏迷262
小儿惊厥265
休克267
晕厥270
中署271
呼吸困难272
气胸275
血胸276
出血276
咯血276
呕血与黑粪278
鼻出血(鼻衄)280
常用农药及除害药物中毒280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280
土农药雷公藤中毒281
常用除害药物中毒282
急性中毒282
喉阻塞287
异物287
疯狗咬伤289
毒蛇咬伤289
电击伤291
溺水293
第十章 传染病295
第一节 概说295
传染病的传播295
控制和消灭传染病296
流行性感冒303
第二节 常见传染病303
流行性乙型脑炎30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07
传染性肝炎309
细菌性痢疾310
伤寒及副伤寒313
斑疹伤寒314
结核病315
肺结核315
肾结核316
肠结核316
稻热病(钩端螺旋体病)317
结核性胸膜炎317
败血症318
第三节 其他传染病321
第十一章 寄生虫病323
血吸虫病324
急性血吸虫病326
慢性血吸虫病326
晚期血吸虫病333
蛔虫病342
钩虫病344
蛲虫病346
绦虫病347
丝虫病347
疟疾350
阿米巴痢疾352
姜片虫病353
中华支睾吸虫病(中华肝吸虫病)354
肺吸虫病354
解剖生理知识356
第一节 呼吸系统356
第十二章 内科疾病356
体格检查方法357
上呼吸道感染359
急性支气管炎361
慢性支气管炎361
哮喘362
支气管扩张364
大叶性肺炎365
病毒性肺炎366
呼吸系统其他疾病367
第二节 消化系统368
解剖生理知识368
体格检查方法370
急性胃肠炎371
慢性胃炎373
溃疡病374
慢性肠炎375
胃肠神经官能症376
肝硬化377
消化系统其他疾病379
第三节 循环系统379
解剖生理知识379
体格检查方法382
风湿病383
慢性风湿性瓣膜病(风心)385
高血压病与高血压性心脏病(高心)385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387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388
心律失常389
心力衰竭391
循环系统其他疾病393
第四节 泌尿系统394
解剖生理知识394
体格检查方法395
肾小球肾炎395
急性肾炎395
慢性肾炎397
急慢性尿路感染399
泌尿系结石400
泌尿系统其他疾病401
第五节 血液系统402
贫血403
缺铁性贫血403
再生障碍性贫血404
紫癜405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05
过敏性紫癜406
白血病406
急性白血病407
慢性白血病408
血液系统其他疾病408
第六节 神经系统409
解剖生理知识409
体格检查方法410
三叉神经痛411
坐骨神经痛412
面神经瘫痪414
癫痫414
脑血管意外416
偏头痛417
神经系统其他疾病418
糖尿病419
第七节 内分泌系统419
单纯性甲状腺肿420
甲状腺机能亢进421
内分泌系统其他疾病423
第八节 其他424
神经衰弱424
癔病(歇斯底里)425
精神分裂症426
暑湿病428
类风湿性关节炎428
小儿保育431
第一节 概说431
小儿的生长发育431
第十三章 小儿常见病431
小儿诊断的特点432
小儿治疗的特点433
新生儿脐炎434
新生儿颅内出血434
第二节 新生儿疾病434
新生儿败血症435
新生儿破伤风435
新生儿硬皮症436
第三节 小儿传染病436
麻疹436
水痘438
猩红热439
流行性腮腺炎439
百日咳440
白喉441
脊髓灰质炎443
第四节 小儿各系统疾病444
支气管肺炎444
口腔炎445
鹅口疮445
疱疹性口腔炎446
溃疡性口腔炎446
婴儿腹泻447
佝偻病449
遗尿451
婴儿手足搐搦症451
低血糖症451
暑热症452
第十四章 妇女病和接生常识453
第一节 概说453
女性生殖器解剖453
女性生殖器生理454
阴道检查455
第二节 妇女病456
月经不调456
闭经458
痛经459
带下460
盆腔炎462
急性盆腔炎462
慢性盆腔炎462
子宫脱垂463
子宫肌瘤464
女生殖器肿瘤464
卵巢囊肿465
子宫颈癌466
第三节 接生知识466
产前检查466
流产470
妊娠中毒病473
早期妊娠中毒病(妊娠剧吐)473
晚期妊娠中毒病473
产前出血474
前置胎盘474
胎盘早期剥离475
正常分娩(顺产)475
异常分娩(难产)478
胎头方位异常479
臀位479
横位481
内外倒转术482
双胎484
子宫收缩乏力484
脐带脱垂485
子宫破裂485
产后出血485
产褥感染486
产后恶露不绝487
新生儿处理488
第十五章 计划生育490
提倡晚婚490
避孕491
人工流产494
绝育496
概说499
第一节 外科感染499
第十六章 外科病症499
疖502
痈502
丹毒503
蜂窝组织炎503
急性淋巴管炎504
急性淋巴结炎505
乳腺炎505
手指的化脓性感染506
甲沟炎507
脓性指头炎507
化脓性腱鞘炎507
下肢溃疡509
下肢静脉曲张509
化脓性骨髓炎509
化脓性关节炎510
全身化脓性感染511
淋巴结结核512
骨与关节结核513
第二节 急腹症514
急性阑尾炎514
急性腹膜炎516
胆道蛔虫病518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519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520
肠梗阻521
急性胰腺炎523
第三节 肛门病524
内痔525
血栓性外痔527
外痔527
结缔组织性外痔528
混合痔(内外痔)528
息肉痔(直肠息肉)529
肛裂529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530
肛瘘530
肛门直肠脱垂531
第四节 肿瘤532
临床分类532
临床常见的肿瘤532
良性肿瘤532
恶性肿瘤533
第五节 其他537
烧伤537
疝541
睾丸鞘膜积水545
破伤风547
第十七章 伤科549
第一节 骨胳系统解剖生理概说549
第二节 骨折553
锁骨骨折558
肱骨外科颈骨折559
肱骨干骨折561
肱骨髁上骨折563
前臂双骨折564
桡骨下端骨折566
股骨颈骨折566
股骨粗隆间骨折567
股骨干骨折568
髌骨骨折569
胫腓骨骨折570
踝部骨折571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573
指(趾)骨骨折573
第三节 脱位577
下颌关节脱位577
肩关节脱位578
肘关节脱位579
髋关节脱位580
牵拉肩580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580
髌骨脱位581
第四节 软组织损伤581
颈部扭伤582
肩关节周围炎583
肱骨外上髁炎584
腕部与手指的狭窄性腱鞘炎584
腱鞘囊肿585
膝部扭挫伤585
踝部扭伤586
胸部迸挫伤587
附:肋骨骨折588
第五节 颅脑损伤589
第六节 腰部急性扭伤和慢性劳损592
眼的附属器598
第一节 眼的简单结构598
第十八章 眼病598
眼球598
第二节 眼的一般检查方法599
第三节 常见眼病600
麦粒种600
霰粒肿601
睑缘炎601
倒睫与眼睑内翻602
泪囊炎603
沙眼604
流泪症604
结膜炎605
翼状胬肉606
角膜炎607
巩膜炎608
虹膜睫状体炎609
青光眼610
白内障611
眼外伤611
附:几种眼药水配制法612
第十九章 耳鼻咽喉病及口腔病613
第一节 耳鼻咽喉的简单结构613
第二节 耳病614
外耳道疖、外耳道炎614
耵聍阻塞614
化脓性中耳炎615
耳原性眩晕(美尼尔氏病)616
聋哑617
鼻前庭炎、鼻前庭疖618
鼻粘膜慢性炎症(慢性鼻炎)619
副鼻窦炎620
急性副鼻窦炎620
慢性副鼻窦炎620
急性扁桃体炎621
第四节 咽喉病621
鼻息肉621
慢性咽炎623
喉炎623
第五节 口腔病624
牙痛624
简易拔牙626
第二十章 皮肤病627
第一节 概说627
临床表现627
外用药的剂型及常用药物介绍627
中医辨证施治627
局部治疗原则629
脱(过)敏疗法630
第二节 常见皮肤病630
农业皮肤病630
湿疹632
荨麻疹633
瘙痒病634
神经性皮炎635
接触性皮炎636
药物性皮炎637
癣638
脓疱疮640
单纯疱疹641
带状疱疹641
痒疹642
扁平疣642
寻常疣642
银屑病643
结节性红斑644
冻疮645
皲裂645
第三节 其他皮肤病的简易治疗646
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649
第一节 常用诊疗技术649
第二十一章 附篇649
体温、脉博、呼吸和血压测量方法651
冷敷法与热敷法652
眼部用药和冲洗法653
鼻滴药法654
耳滴药法654
消毒与灭菌654
注射技术655
输液和输血657
输血前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合试验660
静脉切开术661
常用穿刺技术663
洗胃法664
灌肠法665
导尿法666
常用药物过敏试验667
伤口处理668
麻醉法671
第二节 常用中成药673
第三节 常用西药679
中枢兴奋药679
催眼药、抗惊厥药680
镇静药、安定药682
解热镇痛药、抗风湿药684
镇痛药687
抗癫痫药688
兴奋横纹肌与平滑肌药689
祛痰镇咳药689
止喘药691
消化健胃药692
制酸药693
解除平滑肌痉挛药695
泻药696
止泻药697
强心与纠正心律紊乱药698
抗高血压药701
升血压药702
补血药703
止血药704
抗凝血药705
补充血容量药706
利尿药与脱水剂707
抗过敏药708
驱肠道寄生虫药710
抗血吸虫及丝虫药711
抗疟药712
抗阿米巴药714
磺胺及呋喃类药物715
抗菌素717
抗结核病药721
抗肿瘤药722
维生素724
激素727
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用药732
解毒药733
子宫收缩药734
避孕药736
眼科用药737
耳鼻喉科用药738
外科用药738
一十五种常用静脉滴注药物配伍禁忌表740
附一:常用静脉滴注药物配伍禁忌表740
十八种静脉滴注药物的配伍实验结果741
附二:常用临床化验正常值742
血液742
血液化学742
肝脏功能试验743
肾脏功能试验744
尿液744
脑脊液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