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文化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治文化导论
  • 王乐理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3657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35页
  • 主题词:政治理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治文化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政治文化研究概况1

第一节 政治文化研究的兴起1

一、近现代的学术背景1

二、比较政治学的新领域7

三、对政治文化研究途径的批评11

四、政治文化研究复兴16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18

一、各种定义以及有关课题18

二、有关基本概念的辨析27

三、主要研究方法31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研究状况33

一、研究热潮的兴起34

二、概念上的歧异37

三、各种研究方法的尝试45

一、政治文化研究的功能54

第一节 政治发展中的政治文化54

第二章 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54

二、政治发展中的政治文化变迁58

三、异域政治文化的移入62

第二节 个案分析:中国政治文化69

一、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研究概貌69

二、中国传统文化心理71

三、近现代中国的制度变革与政治文化心理78

四、改革时期中国领导人的风格85

第三章 跨国比较视角下的公民文化88

第一节 公民文化的内容与类型88

一、调查研究项目与方法论简介88

二、公民文化的类型90

三、政治亚文化与角色文化92

第二节 公民文化的课题93

一、政治认知94

二、政治情感95

三、党派信仰96

四、公民责任感99

五、公民能力感100

六、臣民能力感101

七、公民能力与政治参与、政治忠诚的关系102

第三节 西方五国公民文化的特征104

一、意大利:疏远型的政治文化104

二、墨西哥:疏远与希望并存105

三、德国:政治超然和臣民能力的结合105

四、美国:参与型的公民文化106

五、英国:驯顺型的公民文化106

第四章 政治社会化、社会交往与公民合作108

第一节 政治社会化的实施机构108

一、家庭109

二、学校109

四、大众传媒110

三、同辈伙伴110

五、政党111

六、政治系统(政府)111

第二节 比较视角下的政治社会化112

一、政治社会化的一般功能112

二、政治社会化的跨国比较研究113

三、早期社会参与机会和公民能力感115

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的其他内容117

一、对政治系统的依附态度118

二、劣势社会群体的政治态度以及再社会化120

三、党派性倾向的形成121

第四节 社会交往方式与政治态度124

一、社会关系与公民合作124

二、社会态度的政治意义126

三、另一种比较视角下的社会态度127

第五节 社会组织与公民合作128

一、社会组织与公民能力129

二、发达国家中的公民文化衰弱现象130

第五章 政治文化与政治系统133

第一节 政治文化的不同层次133

一、政治系统层次134

二、政治角色层次134

三、政治结构层次135

第二节 政治过程中的政治文化137

一、系统文化137

二、过程文化139

三、政策文化141

四、政治文化的发展方面144

第三节 公民文化与政治稳定及政治效率146

一、复合型文化146

二、复合的政治文化模式147

三、公民文化的传续与未来151

一、个人现代性的研究重点154

第六章 现代人的模型154

第一节 现代人的心理特征群154

二、现代化对个人现代性的促进作用155

第二节 个人现代性的分析模型157

一、观念与行为特征157

二、宽松的人际态度159

第三节 个人现代性的专题模型160

一、妇女的地位上升161

二、传统的衰落161

三、参与程度提高162

四、对急速变动的适应163

第四节 个人现代性的行为模型165

一、自报的行为测量与补充检验方式165

二、三个模型的统一166

一、对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研究成果的质疑168

第一节 比公民文化更广泛的研究课题168

第七章 政治文化特征群与文化模式168

二、全面生活满足感是重要的文化因素170

三、人际信任感、经济发展与民主制的稳定172

第二节 文化特征群173

一、文化特征群的概念及其政治功能173

二、稳定民主制的经济与文化前提174

第三节 文化变迁与经济发展176

一、新教伦理与近代西方经济发展176

二、后物质主义对经济的制约177

第四节 文化模式与政治偏好的形成179

一、政治偏好的文化理论179

二、文化理论的验证186

第八章 政治变化的文化理论200

第一节 文化理论的前提与持续性预期201

二、持续性预期203

第二节 环境与结构的变化205

一、模式维持型变化205

二、趋向灵活性的变化206

三、社会中断时的文化变化207

一、文化理论的前提210

第三节 政治转型210

一、转型的含义210

二、短时期内的政治转型211

三、长时期内的政治转型212

四、对各种变化的总结213

第四节 政治重于文化214

一、对文化变化理论的批评214

二、政治比文化重要216

参考书目219

中文部分219

英文部分220

后记2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