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何沁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60779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548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1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的准备1
一、为建立新中国进行的艰难曲折的斗争1
二、人民共和国方案的形成4
三、新中国成立时的国际国内条件8
第二节 新中国的诞生12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2
二、《共同纲领》的制定17
三、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开国大典21
第三节 新中国的初步巩固24
一、全国大陆的解放,各级地方人民政权的建立24
二、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29
三、整顿经济秩序,财政经济状况开始好转33
四、剿匪反霸,清除旧社会遗毒37
第四节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42
一、新中国外交方针、政策的制定42
二、对外关系的初步展开44
第二章 共和国民主改革的全面展开与国民经济的恢复48
第一节 抗美援朝与各项民主改革48
一、建国初期战略策略方针的确定48
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52
三、土地改革运动57
四、镇压反革命运动59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63
一、恢复国民经济的艰巨任务63
二、合理调整工商业与“三反”“五反”运动69
三、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76
第三节 旧有文化教育事业的改革78
一、新中国文化教育方针的制定78
二、旧有文化教育制度的改革83
三、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88
第三章 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94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94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与贯彻94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中国工业化的起步100
三、统购统销的实施105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施108
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机构的全面建立108
二、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阶段114
三、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119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122
一、对个体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22
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28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和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的形成134
四、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140
第四节 思想和文化建设的发展142
一、普遍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教育。《毛泽东选集》第一、二、三卷的出版142
二、思想文化领域的批判147
三、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152
第五节 国防建设与和平外交的成就156
一、国防建设的初步开展156
二、和平外交的重大成就163
第四章 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6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开始167
一、《论十大关系》的发表167
二、中共“八大”的召开172
三、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理论的创立177
四、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18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与“大跃进”、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89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189
二、“大跃进”运动193
三、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8
第三节 纠正“左”倾错误的开始。全国人大二届一次会议的召开204
一、纠正已经觉察到的“左”倾错误204
二、全国人大二届一次会议的召开209
三、庐山会议,“反右倾”斗争211
第五章 在调整政策、战胜困难中进一步探索建设道路218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与“八字”方针的制定218
一、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218
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制定与贯彻221
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整工作的初步展开224
第二节 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调整,十年建设的成就227
一、“七千人大会”的召开,各项政策的全面调整227
二、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的召开235
三、十年建设的成就238
第三节 政治上“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245
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的召开245
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252
三、思想文化领域的错误批判258
第四节 保卫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反对霸权主义对外关系的发展264
一、反对美国侵占台湾和援越抗美的斗争264
二、中苏关系破裂与反对大国沙文主义的斗争270
三、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277
四、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280
第六章 共和国发展中严重曲折的十年284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与发展。全国性的大动乱。284
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284
二、上海“一月风暴”与全面夺权。“二月抗争”及其夭折292
三、国家政治制度的被冲击和法制的被践踏297
四、国民经济的动荡与恶化300
五、动荡中的文化、教育和科学事业302
第二节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纠正“左”倾错误努力的受挫307
一、中共九大的召开。“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与实践的合法化307
二、林彪反革命集团抢班夺权阴谋的被揭露和武装政变的被挫败309
三、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及其中断313
四、国民经济在动乱中艰难举步317
五、国防战线的斗争与外交工作的新局面320
第三节 全面整顿的成效及其挫折。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327
一、“批林批孔”运动,江青反革命集团“组阁”阴谋的破产。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的召开327
二、全面整顿,国内形势明显好转。“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及其恶果332
三、天安门事件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342
四、“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及其历史教训346
第七章 共和国发展的历史性转变349
第一节 在徘徊中前进349
一、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349
二、国民经济的恢复。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的召开352
三、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358
第二节 拨乱反正,实现国家战略的根本转变361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的伟大转折361
二、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制定369
三、全面平反冤假错案,调整社会政治关系375
四、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完成380
第三节 改革开放的起步384
一、农村改革的兴起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384
二、对外开放政策的初步实施394
三、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初步改革,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加强398
第八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创40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纲领的制定407
一、中共十二大的召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407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和全国人大六届一次会议的召开410
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党415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与统一战线的新发展422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427
一、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427
二、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431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437
四、科技、教育体制的改革441
五、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军队改革整编的成就446
第三节 “六五”计划的完成与“七五”计划的制订。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450
一、“六五”计划的超额完成450
二、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七五”计划的制定453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457
第四节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对外关系的发展460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460
二、中英、中葡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协议的签订466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471
四、对外关系的发展与对外政策的调整475
第九章 共和国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48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定与贯彻482
一、中共十三大的召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定482
二、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的召开。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487
三、国民经济治理整顿的开始495
四、1989年政治风波。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的召开499
五、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中继续前进。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开始执行510
六、外交工作的新格局517
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526
一、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的发表526
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党和国家工作指导方针的确定535
三、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召开。为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奋斗543
后记547